《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关键词:
番木瓜白粉病
病原菌
鉴定
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是云南干热区危害麻疯树的主要潜叶性虫害。通过对云南干热区麻疯树柄细蛾的野外调查和生物学特性观察,了解了麻疯树柄细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和危害症状等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对麻疯树的危害特征和规律,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麻疯树
柄细蛾
危害特征
防治方法
《中国园艺文摘
》
2010
摘要:魔芋病毒病在大田生产中表现各异,主要症状包括花叶、黄化、矮化、矮缩和畸形,易与其他病害混淆,根据实践经验分析魔芋病毒病的识别,其主要传染方式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
魔芋
病毒病
识别
防治
《北方蚕业
》
2010
摘要:云南地理与气候环境特殊,高温干旱地区以红蜘蛛和桑蓟马危害严重,世代重叠,为害时间长,连续干旱少雨便有爆发成灾的可能;同一地区,一年中随着气候变化,降雨分布也将影响到该地区虫害的发生格局。由于云南有"雨便成冬"的特点,在桑树生长期如雨量充沛,普发性害虫红蜘蛛、桑蓟马为害受抑制,反之虫害上升。因此,气候变化改变虫害消长
关键词:
桑树
红蜘蛛
桑蓟马
田间调查
防治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下害虫是严重危害云南甘蔗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2006年,对11种药剂不同处理防治甘蔗地下害虫进行了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15%乐斯本颗粒剂、48%乐斯本乳油、3%呋喃丹颗粒剂、90%杀虫单原粉、8%金线辛颗粒剂、40%辛硫磷乳油等6种药剂对甘蔗地下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结合3月底4月初蔗苗松蔸除草和5月底6月初甘蔗大培土为宜。
关键词:
甘蔗
地下害虫
药剂防治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在云南蔬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限制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土壤性质及施肥水平、栽培措施和气候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特点,集成农业、生态、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
发病因素
防治技术
《甘蔗糖业
》
2009
摘要:本文分析了制糖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个采用微机系统参与制糖企业物资库存管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制糖企业
库存管理
系统
《植物保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白菜的不同生育期,采用多种杀菌剂和不同的防治方法防治大白菜根肿病,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和10%氰霜唑能有效防治大白菜根肿病,其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化学药剂。在播种前用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浸种,再用50%氟啶胺悬浮剂300倍液对苗床土壤和大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70%,比清水对照增产42.32%。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
化学防治
《中国马铃薯
》
2009
摘要:马铃薯块茎褐斑病是重要的块茎生理病害之一,褐斑表现为不规则分布干燥的褐色斑点或大斑块,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和大小不规则,是一种生理病害。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土壤成分、栽培管理等都会影响褐斑病的发生。目前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改善裁培管理是防治褐斑病较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褐斑
生理病害
发生
防治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当前蜂业企业上网现状的分析,得出目前蜂业企业网站的一些共性的特点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蜂业网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蜂业网站建设应具备的内容,蜂业网站的网页设计,蜂业网站的更新与维护以及网站推广等方面对建设一个成功的蜂业企业网站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办法.
关键词:
养蜂业
企业网站
建设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