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ntrol(模糊匹配)
195条记录
冬春香料烟苗床杂草萌发规律及其防除技术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两个香料烟主产区苗床杂草的调查,明确了冬春香料烟苗床主要杂草的种类及其萌发规律。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播种前7 d,用50%萘丙酰草胺(大慧利)400倍液喷雾处理苗床土壤1次,外加塑料薄膜覆盖保湿7 d后再播种,防除单子叶杂草效果达90%以上,防除双子叶杂草效果达70%以上。

关键词: 香料烟 杂草 萌发 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病虫害防治探讨

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 2012

摘要:现代蚕业规模宏大,连片作业,相互影响大,只有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本文探讨了桑树病虫害防治,主要从桑树病虫害预防预报、桑树病虫害系统防治等角度探讨了桑树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 桑树 病虫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与技术 2012

摘要:对云南蚕蜂所饲养原种桑园的桑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表明此病在本地具有扩展的趋势;对发病区的线虫种类进行鉴定,明确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危害;根据当地情况,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桑根结线虫 发生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的使用对桑天牛防治效果的影响

农业与技术 2012

摘要: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别名褐天牛,幼虫称钻心虫、老母虫等,属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天牛科(Cerambycidae),分布广泛,是桑树和多种经济林木之严重蛀干害虫,素有"十桑九空"之说[1]。据调查,桑天牛被害株平均条长减少20左右,每只成虫啮食树皮可导致春叶减产1.5kg左右,秋叶减产5kg左右。桑天牛成虫常在新枝上啃食皮层,形成不规则状伤口,一旦皮层被啃食成环状,枝条立即枯死[2];产卵时在枝条基部咬食成伤痕,易使枝条折断,并同时在产卵处上部皮层咬成环状,使上段枝条枯死[3];幼虫蛀食枝干,有的深入根部,导致被害株生长不良,直至全株枯死[4],是造成桑园缺株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桑天牛 药剂影响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粒咖啡园杂草发生危害及防除

杂草科学 2012

摘要:简要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园主要发生危害的杂草及不同气候类型下咖啡园杂草群落结构,提出了相应的防除措施。并根据周年杂草发生危害特点提出有效药剂和科学的用药方法等。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杂草 发生 危害 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自地区桑园朱砂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北方蚕业 2012

摘要:介绍了蒙自地区桑园朱砂叶螨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指出化学防治的效果好、见效快。

关键词: 蒙自地区 朱砂叶螨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人事档案管理

办公室业务 2012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 人事档案 管理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德宏柠檬园害虫种类及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对云南德宏柠檬园主要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明确了危害柠檬的害虫有2纲9目30科58种;其中主要害虫有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锈壁虱、柑橘粉蚧、白粉虱、蓟马、角肩蝽、柑橘潜叶蛾;同时对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害虫综合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 柠檬园 害虫种类 发生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至2010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小区试验和多点对比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稻瘟病发病程度。结果表明,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叶瘟和穗瘟均有控制作用,在发病前期、中期较明显,并可推迟10 d左右发生叶瘟,其中在水肥调控的前提下,扩行处理(26.4 cm×9.9 cm、33 cm×16.5 cm、29.7 cm×13.2 cm、19.8 cm×19.8 cm)对穗瘟的控制率在36.04%~53.15%,与其他处理控制率差异显著;而到发病后期,尤其是在稻瘟病偏重发生年份和感病品种中,差异则不明显。生产上应用该技术作为控制稻瘟病的综合措施之一,对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安全稻米、保护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稻瘟病 水稻精确定量技术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

摘要:三七是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它的根是著名、传统的重要中药材,云南文山是中国三七的道地产区,也是主要种植区。目前,三七种植在文山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三七生产上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云南三七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三七连作障碍产生的机制和控制的方法,并从病原微生物和土传病害增加、土壤盐分累积和酸化、养分失衡和植物自毒效应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三七连作障碍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七连作障碍的防治途径。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产生机制 控制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