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采收成熟度对百香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以云南德宏主栽百香果品种'台农一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皱缩指数、果皮色泽、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TSS/T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10成熟果实的果皮皱缩最快,皱缩指数变化最大;8成熟果实的果皮皱缩最慢,皱缩指数变化最小;7成熟果实的果皮一直为绿色或红绿色,转色较差,而8成熟以上果实均能正常转色;在采收时,7成熟果实的TSS含量和TSS/TA显著低于其他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而T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4个成熟度果实的可食率没有显著差异.7成熟果实的TA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TSS/TA显著低于其它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8成熟果实的TA含量和TSS/TA在贮藏2 d后与9成熟和10成熟果实没有显著差异.在贮藏后期,10成熟果实的TSS/TA显著降低(P<0.05),7成熟果实的可食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8成熟和9成熟是百香果较合适的采收期,8成熟果实适于较长距离的贮运和销售,9成熟果实适于短距离的贮运销售或产地销售.

关键词: 百香果 采收成熟度 常温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茶树品种感染茶饼病后酶活性的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不同茶树品种感染茶饼病前后保护酶活性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保护酶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活性变化有差异,感病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CAT、POD、PPO、GR活性发生变化但是变化均无规律;APX和AAO活性很低均视为未检出。感病后抗病品种的PAL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后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PAL活性和SOD活性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保护酶 抗病性 酶活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份魔芋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和ISSR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研究不同品种魔芋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对15份魔芋的形态、农艺性状和亲缘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5份魔芋中有6份具有花魔芋的形态特征,4份具有白魔芋的形态特征,2份具有滇魔芋的形态特征,1份为勐海魔芋,1份为珠芽魔芋,1份为甜魔芋。15份魔芋材料的株高、叶柄周长、开展度以及产量都存在差异。42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31条引物共扩增得到49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48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9.80%。15份魔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 1~0.942 9。聚类分析显示花魔芋、白魔芋、勐海魔芋、珠芽魔芋、滇魔芋、甜魔芋各自聚为一类,远杂1号在遗传上更接近于白魔芋。这为今后开展魔芋种质资源的分析评价和魔芋品种选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魔芋 种质资源 生物学性状 I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酚类化合物与两种化学杀菌剂的联合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探索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百菌清、啶酰菌胺混配的增效作用,筛选出能够防治灰霉病的混剂,本研究将百里香酚、和厚朴酚分别与百菌清、啶酰菌胺以不同比例混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并将Bliss法、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结合,以优化筛选方案,评价混剂的联合毒力。实验结果表明:将Bliss法、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结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筛选工作量,且准确率较高;百里香酚和百菌清以质量比5:1、2:3、1:5和1:10比例混配,和厚朴酚和百菌清以质量比10:1、5:1、3:2、2:3和1:10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和厚朴酚和百菌清以10:1比例混配时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其CTC值为309.15,以1:10比例混配时抑菌活性最高,其对B. cinerea的EC50为0.29 mg/L,高于杀菌剂百菌清。因此,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是筛选杀菌剂混剂配方的合理方案,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百菌清以合理比例混配所得混剂具有防治灰霉病的潜力。

关键词: 天然酚类化合物 百里香酚 和厚朴酚 合成杀菌剂 协同作用 灰葡萄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Bsr-d1的SNP区域在地方品种中的变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地方水稻品种中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Bsr-d1序列变异类型,本研究以收集到的缅甸、老挝和越南共79份地方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计抗稻瘟病Bsr-d1基因特异引物对Bsr-d1基因启动子功能位点区段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研究表明,79份地方水稻均持有抗稻瘟病Bsr-d1或bsr-d1等位基因,品种间存在18个变异位点和22个碱基的差异,根据差异所有品种可归为6种单倍型,其中H4和H6为优势单倍型,分别占测试品种的20.25%、58.23%;6种单倍型中仅H3单倍型携带抗性位点,有8个材料归为此类型,占10.13%。缅甸地方品种拥有H120(15.79%)、H220(2.63%)、H320(13.16%)、H420(18.42%)、H620(50%)等5种单倍型,优势单倍型为H6;老挝地方品种有H120(2.56%)、H320(7.69%)、H420(23.08%)、H520(2.56%)、H620(64.10%)205种单倍型,H6为优势单倍型,表明缅甸、老挝间在单倍型种类和抗性品种比例上均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缅甸、老挝水稻资源携带持久抗性基因Bsr-d1的品种比例远高于中国品种,对中国选育稻瘟病持久抗性品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应加强对该地区种质的引进和分析评价。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21

摘要:菌核形成与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子实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其他物质培养羊肚菌菌丝,观察菌核生长情况,从而初步判断其形成菌核的培养基限定条件.结果表明,碳源营养添加物为淀粉和乳糖,浓度为10 g·L-1;氮源添加物为NH4HCO3、KNO3和甘氨酸,浓度为250 mg·L-1;添加KH2PO4,浓度为1 g·L-1,均能较好地促进羊肚菌菌核的形成.

关键词: 羊肚菌 菌核 生长影响 培养基 添加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流域6个杧果品种成熟果实挥发物成分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研究了怒江流域6个杧果品种成熟果实挥发物成分,为云南省杧果品质评价、杧果病虫害的防治与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杧果品种主要挥发物成分有单萜、倍半萜类、酯类、硅氧烷类等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是杧果香气成分中较多的物质,主要为3-蒈烯、萜品油烯、蒎烯、柠檬烯及其同分异构体等物质,且不同杧果品种之间挥发物成分存在差异,金煌、三年杧等含有蒈烯,帕拉英达、三年杧中含有丙位辛内酯等酯类物质。

关键词: 杧果 挥发物 萜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分为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三个大类22个小类。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最多的年份为2012年和2013年的15件,新增占比最高的为2012年的7.08%,累计占比最高的为2014年的3.96%。建议加强省级农业机构(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的统筹规划作用。

关键词: 云南省 农产品地理标志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Epagri108铁毒胁迫条件下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是水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但是土壤中积累过量亚铁盐会对水稻造成毒害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水稻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的数据,研究水稻种质Epagri108在铁毒胁迫处理和对照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筛选到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基因407个,以对照处理组作为参照,铁毒胁迫条件下上调基因330个,下调基因77个。Gene Ontology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通过挖掘这些数据,初步探讨水稻在铁毒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揭示水稻耐受铁毒胁迫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铁毒胁迫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桑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初报

蚕桑通报 2021

摘要:果桑园是以果叶兼用、生产生态无公害桑果及其系列产品为主,带动休闲采摘、绿色观光等旅游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目标。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蚕桑科技示范园以打造人们吃得放心、玩得开心,养蚕蚕作安全的休闲采摘、绿色观光、网红打卡旅游景点和蚕丝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在园区果桑病虫草害防控方面主导绿色综合防控,践行生态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安全合理使用低毒无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突发病虫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现将绿色防控应用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