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1份余甘子果实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中国热带农业 》 2021
摘要:为了给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品种改良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1份余甘子果实的10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果实品质方面,变幅最大为维生素C,极差为1916,维生素C平均含量为1026.60nmol/g;变异最小的是总糖,变异系数为19.64%,平均含糖量为47.70mg/g鲜重,含量在72.91~31.10mg/g之间,极差为41.8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酸与蛋白质、总酚相关显著,与果实纵径、单果重呈负显著相关,与果实横径、果肉厚呈负极显著相关;蛋白质与总酚成极显著相关,与果实横径、果肉厚成负显著相关;SOD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显著相关;果实的横径与纵径、单果重、果肉厚成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横径、总酚、总酸和维生素C,4个主成分因子包含了同质园条件下余甘子果实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93.3%以上。在欧式距离D=1.0处将21份资源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有10份,包括9份广东卷叶种源和1份贵州种源;第Ⅱ类群有9份,包括7份云南永仁居群和2份贵州种源;第Ⅲ类群为大果,包括2份。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变异;聚类分析能把云南、福建的种质很好的区分开,但两个省和贵州种质都有交集,推测余甘子资源的表型性状可能存在地带性。


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寿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4种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成年工蜂进行饲喂,分析各提取液对不同日龄成年工蜂的存活率、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存活率最高,35日龄时存活率为56.27%。取食3种荞麦蜜提取液(乙酸乙酯、正丁醇、乙腈)的成年工蜂存活率在10~25日龄期间相对较高,25日龄后存活率急剧下降。3种荞麦蜜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Vg相对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7日龄达到峰值;Sir2相对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在成年工蜂10~25日龄采取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进行饲喂,可维持成工年蜂较高的存活率,有利于蜂群繁育。Vg相对表达量可能受到蜜蜂行为发育中保幼激素滴度水平的影响。


不同修剪方式对凤梨释迦番荔枝新稍生长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以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凤梨释迦番荔枝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促花修剪方案对萌发新稍数量、新稍长、新稍茎径的影响,并对不同方向新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树冠内堂枝条疏除,树冠外围枝条保留并摘心的修剪方式有利于萌发更多的健壮新稍,树体中部和东面的新稍长势较好,实际生产中建议采取增加树体南面、西面保留枝条数和避免株与株之间枝叶郁蔽的方式来改善新稍光合环境,促使新稍生长健壮.


齿叶蓼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材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齿叶蓼Fallopia denticulata(Huang)A.J.Li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等方法对齿叶蓼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齿叶蓼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ergosta-6,22-diene-3,5,8-triol(2)、水杨酸(3)、没食子酸(4)、epigallocatechin-3-O-(3,5-O-dimethyl)gallate(5)、儿茶素(6)、N-顺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7)、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8)、N-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N-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0)、大麻酰胺D(11)、大麻酰胺F(12).结论:其中,化合物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中国桔梗PgF3'5'H及其突变型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3’5’H是催化合成蓝色花色素的关键酶,F3’5’H蛋白序列中一段编码9个氨基酸的特殊序列区段可能与F3’5’H催化合成的蓝色花色素有关,但该特殊序列区段的催化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究PgF3’5’H中,该特殊序列结构的催化功能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去除PgF3’5’H编码的9个氨基酸特殊序列区段,获得缺失突变型基因;将PgF3’5’H野生型及其突变型基因同时导入毕赤酵母;通过qRT-PCR检测野生基因及其突变基因在酵母中转录水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通过SDS-PAGE检测PgF3’5’H野生型基因及其突变型基因在酵母中的合成蛋白量的差异。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gF3’5’H野生型基因较其突变型在酵母中呈现更高的表达量;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子分泌生成了分子量大小约为52.020k20D的目标蛋白,且野生型蛋白量相比其突变型蛋白量高。因此,推测Pg20F3’5’H蛋白序列中9个氨基酸的特殊序列与调控该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有关,进而可能影响该基因的催化功能。研究结果将为观赏植物蓝色花色形成分子机制及蓝色花色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研究基础。
关键词: 中国桔梗 PgF3’5’H 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蛋白表达


辣椒抗番茄环纹斑点病毒的种质资源筛选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是严重危害辣椒、番茄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番茄斑萎病毒科病毒,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TZSV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室内摩擦接种、病情指数调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D-ELISA)对40个辣椒栽培品种进行TZSV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丰达108、海南黄灯笼椒对TZSV表现为抗病(R);大果灯笼椒表现为感病(S);其余37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
关键词: 辣椒;番茄环纹斑点病毒;抗性鉴定;种质筛选;血清学检测


新时期如何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例
《办公室业务 》 2021
摘要:本文从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六种太空莲挥发性成分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了6种太空莲盛开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6个具有亲缘关系的太空莲品种中共鉴定出21种挥发性物质,6个品种挥发性成分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类似;烷烃类在各个品种中均含量最多,其次是烯烃类和醇类,与其他常规杂交育种形成的荷花品种的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类似.因此,不能说明太空育种、离子注入及常规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在荷花品种香气改良上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荷花香气成分的遗传改良和太空莲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太空莲;太空育种;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云南毒株的多聚蛋白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2021 CSCD
摘要:目的扩增云南地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自然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SBV)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从云南3份感染SBV的西方蜜蜂幼虫样本中扩增SBV的多聚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拼接、序列比对、基因重组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通过序列拼接得到3条云南西方蜜蜂的SBV(AmSBV-YN)序列,占SBV基因组长度的97%,包含完整的多聚蛋白基因。3条AmSBV-YN序列间的同源性大于99%,与GenBank上已知SBV序列的同源性为91%~93%。AmSBV-YN与韩国西方蜜蜂的SBV(AmSBV-Kor)KP296800可能在5′端发生重组。多聚蛋白基因构建的进化树显示,AmSBV-YN单独构成云南基因型,在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进化树中显示,AmSBV-YN与其他感染中国西方蜜蜂的SBV(AmSBV-Chn)聚集成云南基因型。结论成功扩增出SBV云南毒株的多聚蛋白基AmSBV-YN,SBV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SBV-YN可能是感染我国西方蜜蜂SBV的代表株。
关键词: 蜜蜂 囊状幼虫病病毒 多聚蛋白基因 同源性 进化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