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比例配施对文山三七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施肥对于三七产量的影响,为减少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文山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试材,设计5个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的氮肥处理,分别为T1硝态氮∶铵态氮=100∶0、T2硝态氮∶铵态氮=75∶25、T3硝态氮∶铵态氮=50∶50、T4硝态氮∶铵态氮=25∶75、T5硝态氮∶铵态氮=0∶100,分析比较在不同追肥时期施用不同配比的硝态氮与铵态氮对植株农艺性状、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三七生物量及产量最高;随着施用NH+4-N比例的增加,植株根茎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皂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皂苷含量在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及皂苷含量积累有显著影响;单一施用NO-3-N或NH+4-N效果差,混合氮源施肥更利于二年生三七生长,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二年生三七生长和药用成分积累状况最佳。

关键词: 三七 硝态氮 铵态氮 生长发育 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适应性马铃薯鲜食品种'云薯902'

中国马铃薯 2021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云薯902'近年来在内蒙古、山东、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产量略高于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但是品质优于'费乌瑞它',耐肥性较好.'云薯902'适宜各种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建议种植时,施足基肥,以取得良好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鲜食品种;适应性;云薯9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炮制方式的续断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炮制方法续断指纹图谱,为评价续断炮制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15批续断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中23个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结果】15批不同炮制加工后的续断样品间相似度在0.853~0.99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分为2类。【结论】建立的续断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续断 炮制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式细胞术测定5种苔藓植物的基因组大小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藻类和维管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苔藓植物不仅占有重要的进化地位,它同时可作为园艺上的观赏植物。目前对很多苔藓植物的培养条件、基因组大小等信息非常缺乏,且已进行基因组测序的苔藓物种较少,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苔藓植物系统学的研究和资源利用。本研究以基因组大小为942 Mb的野生番茄(Solanum pennellii)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种苔藓植物的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拟短月藓(Brachymeniopsis gymnostoma)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91.40 Mb,绒叶青藓(Brachythecium velutinum)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86.96 Mb,尖叶梨蒴藓(Entosthodon wichurae)的基因组大小约为441.01 Mb,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um)的基因组大小约为493.21 Mb,明叶藓(Vesicularia montagnei)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37.94 Mb。本研究为苔藓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研究、亲缘进化研究以及园艺苔藓品种开发和育种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苔藓 流式细胞术 基因组大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蔷薇属黑斑病抗性与叶片结构及酶活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黑斑病是月季露地种植中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种质资源是月季抗病育种的物质基础.[方法]为了筛选出高抗黑斑病月季种质资源,于月季黑斑病盛发期,对野生蔷薇属9个组的46份野生种进行黑斑病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的抗病性评价.对筛选出的免疫材料和高感材料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3种酶活性的测定,并利用电镜扫描对其进行叶片组织结构形态观察.[结果]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46份蔷薇属种质资源中鉴定出2份免疫材料,13份高抗材料.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抗病品种均比感病品种高,感病野生种粉红香水月季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最大,达到767.78%.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免疫材料金樱子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蜡质层密质均匀,气孔开合度小,叶片结构不易感染黑斑病原菌;高感材料粉红香水月季叶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蜡质层疏散不均匀,气孔开合度大,叶片结构较易感染黑斑病原菌.[结论]叶片酶活性、叶片表皮蜡质层和气孔开合度可以作为黑斑病抗性筛选的初步鉴定指标.筛选出的黑斑病免疫及高抗野生种质资源,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材料,利用杂交育种或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高抗黑斑病的月季新品种.

关键词: 蔷薇盘二孢;蔷薇属;抗病性评价;电镜扫描;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的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枯萎病菌株的抗性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引进的11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内接种不同浓度的云南枯萎病菌野生型菌株TR4(15-1),通过球茎解剖调查和病情指数分析,结合已报道香蕉种质资源对其他来源TR4菌株的抗病性评估,筛选对云南菌株TR4(15-1)抗性较好的香蕉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接种菌株TR4(15-1)常规浓度(1×106个孢子/mL)条件下,Kazirakwe、Igitsiri、Mbwazirume、Inkira、Pahang是云南菌株TR4(15-1)的抗病种质,接种20 d的病情指数范围为20.31~29.27;Akpakpak、GCTCV-119和Gros Michel为中抗种质;Baxi Jiao、Banksii和Ibwi是感病种质。在TR4(15-1)高浓度(1×108个孢子/mL)侵染下,常规浓度筛选到的5份抗病种质仍然表现为抗病,GCTCV-119、Gros Michel、Baxi Jiao、Banksii和Ibwi为感病种质。结合不同浓度病原菌侵染的病害调查分析,11份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菌株TR4(15-1)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TR4(15-1)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 Mbwazirume。本研究筛选的6份香蕉种质资源,即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Mbwazirume对云南菌株TR4(15-1)具有较好抗病性,为广谱性抗病资源。

关键词: 香蕉种质资源 枯萎病菌 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TR4 抗病性 云南 强致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寄主选择性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选择压力 非选择压力 危害指数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蔬菜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瓜菜 2021

摘要:为进一步延长蔬菜产业链,提升"云菜"市场竞争力,找出当前"云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云南蔬菜加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笔者对云南省蔬菜加工业进行调查研究,2018年以来云南省蔬菜加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加工量不到蔬菜总产量的10%;蔬菜加工低档产品和原料型产品多;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加工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不够等。因此建议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开发营养健康的加工产品、健全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提升加工技术装备水平等促进全省蔬菜加工业发展。

关键词: 蔬菜 云南省 加工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优质种薯的主要获得途径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多年生块茎草本植物,又被称为土豆、洋芋等。中国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小麦、玉米,列第4位。马铃薯要获得高产,种薯质量很关键。而要获得马铃薯优质种薯,则必须遵循严格的种薯繁育技术规程,主要途径如下:通过组培技术对马铃薯进行脱毒,通过病毒检测淘汰带毒试管苗,获得核心脱毒种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亲本材料的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中国糖料 2021

摘要:甘蔗优异亲本材料的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是抗黑穗病育种的基础.采用浸渍接种法与田间自然感病法相结合,对54个自育的甘蔗新亲本进行抗黑穗病鉴定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浸渍接种条件下参试品种平均发病率为29.76%,比自然感病率4.94%增加了24.82个百分点.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的亲本有'云蔗14-1006'、'云瑞11-254'和'云瑞17-32'三个;抗性水平为抗的亲本有'云蔗15-505''、云瑞16-42''、云蔗12-1573''、云瑞15-52'和'云瑞17-82'五个;抗性水平为中抗的亲本有'云蔗12-1220'、'云蔗12-1197'、'云蔗13-1098'、'云蔗13-1211'、'云瑞11-252'五个;抗性水平为中感、感和高感的亲本分别有11个、23个和7个.黑穗病抗性评价为中抗及以上的有13个,占总体24.07%;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的有41个,占总体75.93%.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性鉴定 浸渍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