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昆明小白谷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状的相关性及遗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用孕穗期耐冷性极强的昆明小白谷作供体亲本,十和田作轮回亲本配制的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同时在两种冷害条件下对其耐冷性状进行相关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昆明冷害条件下,研究了13个性状,78对性状间的相关性,在群体1中,有51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在群体2中,有47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尤其是主穗结实率与花药长、花药宽、花药体积、实粒数、秕粒数之间达极显著相关;极端冷害的阿子营条件下,研究了13个性状,79对性状间的相关性,其中31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尤其是主穗结实率与花药长、花药宽、花药体积、实粒数、秕粒数之间达极显著相关,揭示了结实率、花药长、花药宽、实粒数、秕粒数可作为耐冷性的评价指标,在培育NIL初期可把穗颈长作为耐冷性间接指标。(2)昆明小白谷孕穗期耐冷性NIL的耐冷基因属于主效基因;花药长可能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3)主穗结实率可直接作为孕穗耐冷性的评价指标,花药长、花药体积可间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指标。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夏播油菜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省1998—1999年度夏播油菜多点试验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夏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为单株生产力>植株高度>千粒重>每角粒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分枝数。在夏播油菜品种选育中应注重对单株生产力、植株高度和千粒重这3个经济性状的选择。


云南光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程氏籼粳分类和俞履圻的变种变型分法对 2 0份云南光壳稻品种及籼粳测验种 0 2 42 8、Dular进行籼粳亚种、变种变型分类 ,并对其形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2 0份云南光壳稻包括 1 3个变种 6 9个变型 ,以偏粳型品种占较高比例 ,籼粳分类品种中偏粳型品种的广亲和性较好。籼粳分类性状间及其与其他形态性状尤其是花药长度、穗下节长和株高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推断原始的云南光壳稻的籼粳分化取决于温度 ,并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


联合提取法与常规提取法提取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不同类型25个土壤样品,分别用AB/D、MII两种联合提取法和Olsen法、AAC法、HCl法、Ca(H_2PO_4)_2法、H_2O和Tamm试剂六种常规提取法提取土壤有效养分。提取液经酸化、稀释2~4倍,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加入相应提取刺进行基体匹配,减少来自提取剂和土壤的盐分及有机物对测定的干扰。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土壤提取液中矿质元素。对不同提取法作相关分析和比较,探讨AB/D、MII联合提取,ICP-AES同时测定P、K、Ca、Mg、Zn、Cu、Fe、Mn兼测S、Mo、B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联合提取法中以AB/D最好。
关键词: 土壤 有效养分测定 联合提取 相关性 干扰因子 ICP-AES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