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模糊匹配)
224条记录
17份国内甘蔗种质三年宿根性的产质量评价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从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内繁殖更新的54份种质中筛选出三年宿根性表现比较好的17份种质进行糖分化验、产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有8个种质表现优异,其中,强宿根性、高产、高糖的有1个;强宿根性、高产的有5个;高糖的有2个;可用于甘蔗遗传改良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蔗种质 宿根性 产质量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提取率影响因素初探

广西农业科学 2010

摘要:以云南小粒咖啡生豆为试材,采用传统浸泡法探讨水温、料液比、焙炒度对咖啡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提取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当水温超过90℃时,咖啡提取率升高趋势不明显;咖啡提取率和咖啡因含量均随料液比增加而升高,当料液比为1∶14~1∶15时,二者趋近饱和;咖啡提取率随焙炒度加深而升高,但杯品口感明显下降。综合考虑得出试验最佳工艺参数:水温95~100℃,料液比1∶14~1∶15,焙炒度中度。

关键词: 咖啡 提取率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重楼高产栽培施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肥料施用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梯度施肥水平研究有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NPK无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重楼的高产需要较高的肥力条件,在中等以下的土壤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最佳农家肥施肥量为3000~4500kg/667m2之间。N素和P素是云南重楼生长的养分限制因子。可见,施用适宜有机肥和N、P无机肥可以大幅度提高云南重楼单位面积产量

关键词: 云南重楼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花蒿为材料,在瑞丽进行黄花蒿田间试验,研究了冬春抑期栽培黄花蒿主要物候期和生长发育情况、植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青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比正季栽培生育期偏短29 d;黄花蒿干品产量为1140 kg/hm2,青蒿素含量为0.607%,在瑞丽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冬春抑期于未进入雨季的5月中旬收获,很容易利用日晒干燥,且一年两季种植黄花蒿,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减少原料贮藏时间。

关键词: 黄花蒿 冬春抑期栽培 青蒿素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AM真菌对苍术根茎生长及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摘要:目的:研究4种AM真菌对苍术根茎生长及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接种AM菌剂,测定苍术地下部分生长状况和根茎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AM真菌对苍术根茎的侵染率不同,接种AM真菌能显著降低苍术根茎的折干率,而对根茎挥发油中5种主要成分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AM真菌与植物之间具有选择性。不同AM真菌对苍术地下部分的营养生长存在差异,但对苍术挥发油的品质无显著性影响(P>0.05)。

关键词: 丛枝菌根 苍术 生物量 挥发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杜鹃‘Boursault’幼苗对容器栽培的生长响应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杜鹃幼苗的生长直接关系到成苗后品种特征的充分表达,其中容器大小的选择是杜鹃幼苗盆栽的基础环节。试验采用C1(140mL,6.5cm×6.5cm)、C2(350mL,10cm×10cm)、C3(850mL,13cm×12cm)、C4(1400mL,15cm×13cm)和C5(2850mL,18cm×16cm)5种规格的黑色塑料盆,对常绿高山杜鹃(Rhdodendron catawbiense‘Boursault’)1年生幼苗实施容器生长响应试验。结果显示幼苗的生长对容器容积的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1)容器容积的梯度变化对幼苗光合同化产物积累、株高和叶片数的动态增长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在140~1400mL(C1~C4)的容积范围内,幼苗的生理及形态响应与容器容积成正相关变化,以C4(1400mL)处理生长最为强壮;(2)容器容积的适当增大使在遮荫环境中生长的幼苗降低了光补偿点,能够在低光强下启动光合作用以增加同化产物的合成;(3)容器容积的适当增大提升了幼苗结构和功能器官的构建速度;(4)容器容积的梯度增大使幼苗地上—地下器官的生物量增加,但对改变生物量分配比例作用甚小。

关键词: 杜鹃 容器 生物量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开展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植株生长、产量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菊花生长的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菊花花中P和Mg养分含量增加,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提早菊花的花期,从而显著提高菊花植株的鲜花产量,并提高菊花的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磷肥施用量超过0.30 g P2O5/kg土时,会开始抑制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即磷肥过量,会导致植株N、K元素含量及N/P、N/Mg比大幅降低,引起植株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变小,并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植株过早成熟(花期提前),从而降低菊花产量。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菊花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5~0.27g P2O5/kg土时为适宜,此时菊花单株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最高,可分别达到527.83朵和434.37 g/株。

关键词: 药用菊花 磷肥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肥料对月季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月季(Chinese rose)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缓释肥料在月季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改善月季主要的农艺性状;与Conv-F相比,缓释肥处理增加月季产量7%~14%,经济效益增加874.18元/667m2,产投比提高达24.46%;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条件下,缓释肥处理增加月季产量1.7%~8.33%,经济效益增加522.66元/667m2,产投比提高达11.6%;提高了氮、磷、钾当季养分利用率,其中Opt-F-8‰处理的氮、磷和钾养分利用率较Opt-F处理分别提高了7.96、1.31和3.9个百分点。

关键词: 缓释肥料 月季 产量 经济效益 养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对优质水稻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栽培试验,揭示了氮、磷、钾施用量对水稻内在品质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粘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对蛋白质及直链淀粉的需求高时,可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磷、钾肥的施用量;当对淀粉与粘稠度的需求高时,可增加磷肥的用量,适当减少氮、钾肥的施用量。本试验可为实现不同水稻内在品质需求的栽培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施肥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1~2008年云南省粳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粳稻新品系产量及其结构与对照品种产量及其结构差异变化。分析显示,云南省新育成品系产量总的趋势是增加,但与对照比,产量增加幅度不大,产量差异中部在359.25~850.95 kg/hm2,中北部在141.7~927.5 kg/hm2,影响其产量差异的主要结构因素是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其次是群体结构。千粒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稳定,变异小,遗传性强,提高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产量与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确定后,穗粒数成了产量构成中的决定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单产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云南省 粳稻品种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