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树叶片响应茶饼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茶叶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被茶饼病病菌侵染的茶树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差异基因359个,其中248个上调表达,111个下调表达.差异基因中有216个获得GO(Geneontology)数据库功能注释,主要涉及到生物合成过程、催化活性、细胞过程等诸多生理生化过程;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 genomes)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有106个基因被注释到47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单萜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核糖体、氮代谢、双萜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互作等通路显著富集.有32个差异基因被鉴定为转录因子,分布在16个转录因子家族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qRT-PCR)验证了随机挑选的差异基因在感病叶片和未感病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茶树响应病原菌侵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量基因被诱导或抑制表达,与抗病相关的转录因子被大量激活且上调表达.本研究为深入挖掘茶树抗病基因及进一步研究抗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云茶红1号茶树嫁接试验初报
《陕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云茶红1号为接穗,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为砧木,采用切接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说明两个品种间的亲和力较好。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饼病抗性鉴定初探
《辽宁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通过对14个不同茶树品种开展了不同年度田间抗性鉴定工作,结果表明:1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茶饼病,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按照抗性分级标准分别属于高抗或中抗品种。
茶饼病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 》 2017
摘要:结合茶产业生产实际和前期工作经验,从选用抗性品种、植物检疫、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和不同茶园药剂防治等方面,初拟茶饼病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旨在为茶饼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多功能静电喷雾器防治茶轮斑病试验初报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采用3WBJ-16DZ多功能静电喷雾器进行茶轮斑病防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采用静电喷雾器喷药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优于手动喷雾器,而且用静电喷雾器喷药农药的持效性和稳定性优于用常规手动喷雾器喷药,用水量和用药量均比手动喷雾器减少25%。
关键词: 3WBJ-16DZ多功能静电喷雾器 茶轮斑病 防治效果 生化成分
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结合我国茶叶生产的实际,从抗性品种的选用、深耕培土、茶树修剪、茶叶采摘、生物多样性、农药和新一代高新技术喷雾器的选择方面,综合叙述了茶园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生态园中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良好的技术支撑。
5种杀虫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5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防效,发现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最好,药后3 d防效达100%,药后14 d防效仍在90%以上。其次是15%茚虫威EC和24%虫螨腈SC,药后1、3、7 d的防效均约90%,药后14 d防效仍在80%以上。而25%吡蚜酮WP和24%氰氟虫腙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虽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总体防效较差。
地方品种“老班章”老树茶HPLC指纹图谱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云南地方品种"老班章"老树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茶样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5个样品HPL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7个色谱峰作为"老班章"老树茶的特征指纹峰,其出峰顺序依次为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各茶样的内含成分高低差异较大,但均有稳定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重复性较好。
不同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对6种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ZC、15%茚虫威EC、24%虫螨腈SC、2.5%联苯菊酯EC均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优良药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5%吡蚜酮WP、24%氰氟虫腙SC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持效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