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郭咏梅(精确检索)
作者:卢义宣(精确检索)
20条记录
云南软米资源研究与利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软米是云南省特有的优质米资源,但目前对云南软米的研究甚少。因此,开展云南软米资源研究很有必要,就近年来对软米资源的分布、主要农艺性状、品质特征、分类指标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5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加快云南软米资源研究的建议及育种方向的探索。旨在为加快软米育种与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米 稻种资源 直链淀粉含量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旱稻品种IRAT109与水稻品种越富杂交构建的DH群体的116个株系及其亲本,在水、旱2种栽培条件下种植,研究了稻米加工、外观、蒸煮和营养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1个稻米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等4个性状,水、旱2种不同栽培条件下差异较大,说明这些性状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率也有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受土壤水分环境影响。旱栽条件下稻米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37.9%,平均增加3.02个含量百分点,而垩白率下降,稻米米粒变小,总体上旱栽稻米品质有变优趋势。糙米率、精米率和长宽比在2种栽培条件下没有差异,基本上不受土壤水分环境影响。此外,对同一品质性状在水、旱2种不同栽培条件下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品质性状的基因与环境互作较大,外观、蒸煮和营养等品质性状比较稳定。因此,通过水稻和旱稻相互杂交,可将旱稻的抗旱基因导入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优良的目标水稻亲本中,选育出抗旱、优质的水稻或旱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 水、旱种植 品质性状 双单倍体(DH)群体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环境下籼粳中间型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以籼粳杂交后代选育出稳定的13个偏粳型恢复系R1~R13;14个偏籼型恢复系R14~R27作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株高、穗长、粒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8个农艺性状在昆明、玉溪、弥勒、开远4个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主要是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株高、粒长、穗长随海拔的降低而增大;在不同海拔条件下株高、粒长、穗长、千粒重相对而言易受环境影响,其次是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而有效穗相对比较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关键词: 籼粳杂交水稻 恢复系 主要农艺性状 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种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策略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分析了云南种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结合云南金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自身实践,提出了云南种业发 展趋势、市场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种业 市场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摘要: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亲本;③要提高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协调杂交稻优质与高营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杂交稻米 品质性状 遗传改良 亲本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籼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共7项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亲本;③要提高优质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通过选育适当的亲本来实现。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品质性状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摘要:对籼型核不育系蜀光612S、蜀光357S、泸光2号、2301S,粳型核不育系N5088S、N7001S、N95076S、N94S的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籼型还是粳型,育性转换在不同的环境因子条件下表现明显,其规律除了受品种特性主导外,温度对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在云南省水富县自然光温条件下,通过不同海拔分期播种试验,对籼型不育系蜀光612S、蜀光357S、泸光2号、2301S,及粳型核不育系N5088S、N7001S、N95076S、N94S的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籼型还是粳型,育性转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明显,其育性转换规律除了受品种特性主导外,温度对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光照对其影响较小。

关键词: 海拔 核不育系 光温敏性 育性转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两系杂交稻抗瘟性育种对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CSCD

摘要:针对云南的立体稻作生态环境 ,导致了稻瘟病发病轻重及生理小种差异较大 ,对两系杂交稻抗瘟性要求较高 ,为此我们提出培育多系品种。以优良的两系杂交稻恢复系为公共轮回亲本 ,与多个抗源亲本杂交、回交 ,转育成具有不同抗性遗传背景的系列恢复系 (简称多系 ) ,再经测配筛选 ,配制出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系列两系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实现抗性多样化

关键词: 高原两系杂交稻 抗瘟性 育种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粳稻抗瘟性鉴定初报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光 9号等 6个优质两系杂交粳稻组合和冬繁 1号等 14个优质粳稻恢复系进行抗病鉴定 ,筛选出高抗组合云光 9号、70优 9号、70优 0 4,中抗组合云光 8号可应用于生产 ;高抗恢复系冬繁 1号、冬繁 4号、冬繁 2 3、冬繁 85 ;中抗恢复系冬繁 2号、冬繁 3号、冬繁 5号、冬繁 47、冬繁 5 4、冬繁 86用于新组合测配选优 ,为两系杂交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批优良的后备亲本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稻瘟病 抗病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