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麦(模糊匹配)
99条记录
云南小麦品种(系)株高和粒重相关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矮秆基因Rht-B1、Rht-D1和千粒重功能基因TaCwi-A1、TaGW2-6A、TaSus2-2B的KASP标记,对云南省育成的4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单倍型检测,旨在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优异小麦种质,为云南省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材料和方法。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株高基因组成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Rht-B1a/Rht-D1a(40.48%)、Rht-B1a/Rht-D1b(23.81%)、Rht-B1a+197bp/Rht-D1a(4.76%)、Rht-B1b/Rht-D1a(28.57%)、Rht-B1b/Rht-D1b(2.38%)。供试材料中TaCwi-A1基因TaCwi-A1a高粒重单倍型的分布频率为42.86%,TaGW2-6A基因Hap-6A-A高粒重单倍型的分布频率为38.10%,TaSus2-2B基因Hap-H高粒重单倍型的分布频率为71.43%。5份品种(系)为3个千粒重基因的TaCwi-A1a/Hap-6A-A/Hap-H高粒重单倍型组合,频率为11.90%。研究表明,云南小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关键词: 小麦 矮秆基因 千粒重基因 KAS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覆盖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20

摘要:为了研究免耕覆盖模式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为免耕覆盖旱地小麦提供优化的养分管理。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的方法,得到传统耕作和免耕覆盖下种植土壤温度、水分、小麦株高、产量、效益和对NPK养分利用的数据。结果表明,免耕覆盖N2P2K2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小麦株高、种植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均高于传统耕作N2P2K2(CK)处理,免耕覆盖N2P2K2处理的小麦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比传统耕作N2P2K2(CK)处理高366.9 kg/hm~2(13.14%)和503.05元/hm2(12.80%);免耕覆盖N2P2K2处理的NPK肥料利用均高于传统耕作的N2P2K2(CK)处理。在免耕覆盖的模式下,N0P0K0处理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N3P2K2处理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免耕覆盖小麦的NPK肥料农学效率和NPK肥偏生产力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该试验中,N3P2K2处理(纯N225.00 kg/hm~2、P_2O_575.00 kg/hm~2和K_2O 75.00 kg/hm~2)的肥料利用效率高和产量效益好,是较佳处理。

关键词: 氮磷钾 旱地 小麦 免耕覆盖 产量 经济效益 养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活性蛋白在云南旱地小麦上的应用

云南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为提高云南旱地种植小麦的产量和产值,通过在曲靖和文山开展植物活性蛋白对小麦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曲靖越州、文山德厚和文山盘龙3个点蛋白处理FP分别比非蛋白处理FP小麦产量高17.13%,9.39%和7.44%,收益分别高19.47%,9.84%和5.93%;曲靖茨营点蛋白处理ST比非蛋白处理ST小麦产量高8.34%,收益高8.72%.由此可见,在适宜的肥料用量基础上使用植物活性蛋白均可增加云南旱地小麦的产量和收益.

关键词: 小麦 植物活性蛋白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育成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云南育成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综合品质,为拓宽云南小麦品质遗传基础和选育不同类型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8—2018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171份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计算、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对云南育成小麦的13个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并剖析主要品质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云南育成小麦品种(系)13个品质性状的H'为1.555~2.060,平均为1.916,其中粗蛋白含量的H'最大,稳定时间的H'最小,且地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高于田麦品种(系)。在欧式距离3.0处可将171份云南育成小麦品种(系)分为六大类群,大部分供试小麦按栽培类型聚类在一起,少部分交错分布在每个类群中。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综合评价值(D)越高,其综合品质性状越优,具体排序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容重、粗蛋白含量、吸水率、评价值和延伸性等5个品质性状作为自变量的变化能解释D总变异的97.83%,可作为云南小麦品质综合表现的评价指标,其中,吸水率随参试年度推移呈不明显的降低趋势,容重、粗蛋白含量、评价值和延伸性均随参试年度推移呈上升趋势。【结论】云南育成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容重、粗蛋白含量、吸水率、评价值和延伸性等5个品质性状可作为云南小麦品质综合表现的评价指标。综合品质性状较优的云麦109和凤1128可作为云南小麦品质育种的首选亲本资源。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演变规律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为小麦品系综合评价及其在云南省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DTOPSIS法(以下简称为DTOPSIS法)对2018─2019年度云南省区域试验中11个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小麦品系不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并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系.[结果]11个小麦新品系产量排序为云152-484>云麦110>临麦22>玉18-2>云麦56>蜀麦1767>德1733>云184-13>文2-396>滇麦13号>保15J-8>云杂19号,超过对照品系云麦56的品系共有4个,分别为云152-484、云麦110、临麦22和玉18-2.8个农艺性状的权重值排序为基本苗>产量>最高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生育期.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小麦品系与理想品系的关联度(Gi)排序为云152-484>玉18-2>云麦110>云麦56>滇麦13号>保15J-8>蜀麦1767>德1733>文2-396>临麦22>云杂19号>云184-13.D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小麦品系与理想解的Ci排序为云152-484>云麦110>玉18-2>云麦56>蜀麦1767>滇麦13号>德1733>临麦22>文2-396>保15J-8>云184-13>云杂19号.虽然2种方法评价结果整体趋势较相似,但也存在差异,与按产量表现的排名结果相比,按DTOPSIS法的排名结果较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排名结果更吻合.此外,Ci差异大于Gi差异和产量差异,且按DTOPSIS法Ci排名与按产量表现排名和按灰色关联度分析Gi排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1和r=0.895,P<0.01),进一步说明DTOPSIS法较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产量表现评价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更充分、更合理.[结论]综合评价云南小麦品系时不仅要重视品系的产量,还应重视小麦的基本苗、最高分蘖和有效穗等性状的考察.云152-484、云麦1102和玉18-2在云南省适应性和丰产性均较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及推广.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DTOPSIS法更适于综合评价云南省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

关键词: 小麦 灰色关联度分析 DTOPSIS法 适应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麦品种(系)抗逆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云南小麦品种中抗旱和抗穗发芽等抗逆性状相关基因的组成分布,为云南小麦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个抗旱和3个抗穗发芽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对云南育成的4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3份品种(系)为TaDreb-B1基因的TaDREB-B1a耐旱单倍型,频率为54.76%;24份品种(系)为1-feh w3基因的Westonia type抗旱单倍型,频率为57.14%;35份品种(系)为TaCwi-4A基因的Hap-4A-C抗旱单倍型,频率为83.33%.29份品种(系)为TaVp-1B基因的Vp1B1c抗穗发芽单倍型,频率为69.05%;35份品种(系)为TaPHS646基因的RioBlanceo type抗穗发芽单倍型,频率为83.33%;17份品种(系)为TaSdr-B1基因的TaSdr-B1a抗穗发芽单倍型,频率为40.48%.11份品种(系)为3个抗旱基因的抗性单倍型组合,频率为26.19%;10份品种(系)为3个穗发芽抗性基因的抗性单倍型组合,频率为23.81%;2份品种(云麦76、保麦2号)为3个抗旱性和3个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有利单倍型组合,频率为4.76%.[结论]充分利用这些含有优异抗逆基因资源的品种(系),在云南小麦抗逆育种中聚合应用上述基因有利单倍型的,可有效的综合提高云南小麦抗逆性.

关键词: 小麦 基因 抗旱性 穗发芽抗性 KASP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和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氮高效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7个高产小麦品种为材料,在丽江和昆明2地进行田间试验,综合分析基因型、环境对小麦氮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小麦氮肥生产效率和品质均显著受地点的影响,同时显著存在品种×地点的互作效应;其中,品种效应相对较小,品种×地点的互作效应对氮肥生产效率的影响较大,地点对品质的影响较大.2个地点中,丽江点的氮肥吸收和生产效率显著高于昆明点,但品质相对较差;7个品种中,不同品种氮效率因评价指标不同而存在差异,云麦77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能力均较强,且品质相对较好;云麦53、云麦64和云麦76氮素吸收能力强;云麦57和云麦68氮素利用、转运能力强,且品质好.[结论]兼顾品质和氮效率,云麦77是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其次是云麦57和云麦68.

关键词: 籽粒品质 氮素利用效率 基因型 生态条件 云南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替代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及氮流失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氮素流失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华北平原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周年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ON),减施氮肥150 kg·hm-2的条件下,单施化肥(RF)和10%比例沼液替代(RFM)不会降低小麦和玉米产量.相较于CON处理的氮素年均盈余量218.1 kg·hm-2,RF和RFM处理氮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6.7%和55.9%.CON处理总氮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为33.70 mg·L-1和22.01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氮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降低了31.45%和30.58%,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0.65%和43.39%.试验期间径流产流只发生2次,氮素淋溶发生次数和氮损失量远高于径流损失,因此淋溶是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CON处理总氮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为23.0 mg·L-1和0.095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氮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降低了32.9%和30.5%,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5.5%和50.5%.由于施肥量较高,CON处理氮淋溶表观流失率为4.19%,而RF和RFM处理氮淋溶表观流失率分别降低了2.86%和20.76%.NO-3-N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分别占淋溶和径流总氮流失量的66.3%和73.3%,其与总氮流失变化趋势一致.综上,化肥减量配施沼液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是降低氮素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减量施肥 小麦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茎泽兰水提物中化感物质的热稳定性初探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用超声波水浴法提取紫茎泽兰的地上部分,获得水提物,并用高温进行处理;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处理小麦和绿豆的种子,采用烧杯-滤纸法进行培养,测定了2种作物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根长、根数和苗高等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小麦、绿豆均有化感抑制作用,但在相同浓度条件下,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单子叶植物小麦的化感作用比对双子叶植物绿豆的化感作用更强;紫茎泽兰水提物对小麦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对绿豆种子则表现为低浓度下促进而高浓度下抑制;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经高温处理后仍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活性与常温水提物相比有所下降,且水提物的浓度越高,其抑制活性下降越显著。因此,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能抑制小麦和绿豆的生长,且提取物中的化感活性成分具有热稳定性。

关键词: 紫茎泽兰 热稳定性 化感作用 小麦 绿豆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云麦74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作物研究 2019

摘要:为全面了解云麦74品种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根据2014 ~2015年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2016年云南省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云麦74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云麦74区试平均产量463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75%,具有小的变异系数和大的高稳系数,表现出良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穗粒数是影响云麦74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云麦74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稳产性强的品种,可通过适期追施拔节肥,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

关键词: 小麦 丰产性 稳产性 产量构成 云麦7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