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外猕猴桃研究特征与演进比较
《中国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猕猴桃论文,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机构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突现关键词图谱,对比分析中外猕猴桃研究现状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外猕猴桃研究学科相似度较高,国外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更为显著;中外猕猴桃研究机构特征差异明显,国内机构呈现省域内集聚,省域间及全国范围内关联松散,而国外机构间合作更为紧密;中外猕猴桃研究热点集中在种植与加工技术,国内侧重应用研究,国外则侧重基础研究;中外猕猴桃研究前沿演变路径不同,国内由关注种植技术转向加工技术,国外由关注产量转向品质。对此,建议国内猕猴桃研究注重跨学科发展、跨地域合作,提升多主体联合研究力度,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猕猴桃新品种“云猕1号”的选育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云猕1号"为鲜食和加工兼用中华猕猴桃品种,果实品质好。单果质量102.2g,果实近圆柱形,果形指数1.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7%,总糖含量11.8%,总酸含量1.34%,维生素C含量159.5~172.1mg/100g。


云南省5种野生猕猴桃的果实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掌握云南野生猕猴桃的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价值,为猕猴桃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猕猴桃的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观测了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黄毛猕猴桃、绵毛猕猴桃、毛花猕猴桃5种野生猕猴桃果实种子的形态,对前4种野生猕猴桃果实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果实大,被毛少,果形好,外观佳,种子大而饱满;黄毛猕猴桃果实表面光滑,果形较长;绵毛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果实小,表面被有浓密的绒毛;美味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4.88%、7.97%、3.58%;黄毛猕猴桃的糖酸比最大,为2.73;绵毛猕猴桃的维C含量最高,为426.70 mg/100 g;综合营养品质评价结果为美味猕猴桃>绵毛猕猴桃>黄毛猕猴桃>中华猕猴桃.


EM菌的制作及其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
《热带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将EM菌应用在猕猴桃种植上,分析土壤氮、磷数值,以及物候期、生长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产量、果实品质等.结果发现,在猕猴桃种植生产上施用有机肥后,加施EM菌,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增加猕猴桃枝条生长长度,增粗猕猴桃枝条,提早展叶和开花,提高单株产量和单果重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提早采收期.


新西兰猕猴桃“伞”形棚架建设图解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新西兰是世界猕猴桃生产大国,出口量和667m2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栽培管理水平居世界前列。"伞"形棚架是目前新西兰黄肉猕猴桃及新建果园普遍采用的新型栽培模式。该研究就"伞"形棚架的构造特点及建造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配以图解予以说明,为生产提供指导。


猕猴桃有机栽培对鲜果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14
摘要:本地区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猕猴桃的栽培比较多。猕猴桃有机栽培的目的是协调各种养分在不同生育期的合理供给,从根外叶面补充多种养分和抗逆因子,以弥补部分稀缺营养,促进鲜果品质的提高。基于此,首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猕猴桃的有机栽培措施,然后探讨了对鲜果品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