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现行品种(模糊匹配)
192条记录
不同因素对桑叶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蚕业 2024

摘要:为了阐明桑树品种、时期、叶位对桑叶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科技示范园(蒙自市草坝镇)内的6个桑树品种[云果桑2号、云桑2号、珍珠白、台湾长果桑(紫金蜜桑)、云桑6号、粤椹大10]夏伐后4个时期(6、8、10、12月)上下叶位的桑叶为材料,对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总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类黄酮、总酚、总生物碱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方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桑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 个品种间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云果桑2号的GABA含量最高为0.63 mg·g-1,云桑2号的总酚含量、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分别为16.78 mg·g-1、9.82mg·g-1,紫金蜜桑的总氨基酸、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4μg·g-1、73.37 mg·g-1,云桑6号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139.58 mg·g-1,粤椹大10的类黄酮含量最高为34.40 mg·g-1;4个时期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6月的GABA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0.69 mg·g-1、61.46 mg·g-1,10月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97.70 mg·g-1,12月的总氨基酸、总糖、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分别为100.52 μg·g-1、53.32 mg·g-1、9.30 mg·g-1;上下叶位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GABA、总糖、类黄酮含量均为上位叶高,氨基酸、还原糖、总酚、总生物碱含量均为下位叶高;在抗氧化方面,6个品种、4个时期、上下叶位桑叶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品种、时期及叶位极大地影响桑叶的活性物质含量及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 桑叶 品种 时期 叶位 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宣威地区不同甘薯品种在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的产量表现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加快推进宣威市部分区域一年生产两季粮食作物,开展早春马铃薯夏粮收获后继续开展秋粮生产,促进耕地轮作和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引进了8个甘薯品种,采用机械化起垄、施肥、铺管、覆膜一体作业,人工扦插,水肥一体化管理,机械化收获的集成技术生产模式,研究了宣城地区不同甘薯品种在早春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烟薯25折合产量达到57388.89 kg/hm2,较对照品种商薯19增产47.57%、增收237.77%,与对照品种商薯19及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苏薯8号折合产量达到43000.00 kg/hm2,较对照商薯19增产10.57%、增收100.82%.在相同的机械化生产模式下,烟薯25、苏薯8号、商薯19、普薯32可以作为宣威市6月底移栽甘薯潜在的推广品种.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移栽 产量表现 云南宣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红花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中成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采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质量.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HPLC-Q-TOF-MS法对共有峰进行鉴定,结合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差异成分.结果 43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鉴定出6-羟基山柰酚-3,6,7-三-O-β-D-葡萄糖苷、 烟花苷等11种成分,相似度为0.919~0.998.不同品种样品聚为3类,9,12,13-三羟基-10-十八碳烯酸等6种成分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识别不同品种红花成分差异,为该药材选育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花 HPLC指纹图谱 品种 化学成分 HPLC-Q-TOF-MS 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的香气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探讨较为合适制作晒红茶的茶树品种,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10个茶树品种的香气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各品种所制晒红茶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所制的晒红茶呈香物质组成、相对含量及ROAV值存在巨大差异.10个品种所制的晒红茶均以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且在醇类物质中均以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最高.ROAV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10个品种晒红茶中均以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但芳樟醇仅作为关键呈香物质之一,并非贡献最大的物质.清水3号、73-11、群体种、云抗10号、云茶普蕊、云抗37号及73-8均为β-紫罗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长叶白毫及云抗14以β-紫罗兰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云抗43号则以1-甲基萘对呈香贡献度最高.本研究从香气成分的角度明确了清水3号、73-11及群体种更适合制作晒红茶,为云南红茶品质提升及晒红茶筛选适制性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品种 晒红茶 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对抗感品种营养生长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香蕉枯萎病不同发病程度下对抗感香蕉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抗病品种云蕉1号(YJ)和感病品种巴西蕉(B)为供试材料,在2个品种不同发病程度下(健康植株0级和发病植株1、2、3级),测定香蕉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的变化。【结果】抗病品种YJ与B的光合日变化趋势相似,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没有“光合午休”现象,且峰值均出现在13:00—14:00时;通过光合-光响应曲线得到品种YJ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分别为57.63和2630.00μmol/(m~2·s),B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为60.86和2250.00μmol/(m~2·s);得到YJ与B的暗呼吸速率(Rd)为2.98和3.29μmol/(m~2·s)。B与YJ的Pn、Gs、Tr,与0级相比1、2、3级均呈现下降趋势,1级时B的Pn、Gs和Tr下降幅度均大于YJ,但在2、3级时B与YJ的Pn、Gs和Tr均大幅下降;与0级相比B与YJ的Ci在1、2级时均下降,而在3级时急剧上升,且与0、1、2级差异显著;与0级相比B与YJ的SPAD值在1、2、3级时显著低于0级,但在1、2、3级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营养生长期未表现枯萎病症状的情况下,YJ能够更加广泛的利用光照,且暗呼吸速率(Rd)较低,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具有更佳的光合性能,更加适应云南独特的高原气候;在表现有枯萎病症状的情况下,轻度感病时YJ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随发病程度加剧,无论是易感枯萎病品种还是抗枯萎病品种,香蕉的光合作用均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词: 香蕉 品种 枯萎病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品质对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大叶种茶树品种加工成晒红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以及综合品质特点,优选出最适制晒红茶的品种.[方法]选用10个不同品种的大叶种茶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制成晒红茶并对其内含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感官审评结果表现为群体种>清水3号>73-11>云茶普蕊>73-8>云抗37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常规生化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为清水3号、云茶普蕊和云抗37号.茶色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云茶普蕊、长叶白毫和云抗43号.[结论]云茶普蕊、清水3号和云抗37号表现出较好的晒红茶适制性.

关键词: 晒红茶 品种 内含成分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牡丹新品种'丽丹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牡丹新品种‘丽丹1号’是从滇牡丹野生种群中的优良单株选育而来的新品种。花小、数量多,花色红、艳丽,花下垂,开花时花瓣平展,花梗细,直径1.49~3.04 mm,心皮数2~3。花期6月,果期8—9月。病虫害极少,易繁殖。适宜的生态幅广,可以在温带、寒温带地区栽培,也可盆栽观赏。

关键词: 滇牡丹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长根菇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中国食用菌 2023

摘要:云鸡(土从)1号(YJZ01)、云鸡(土从)4号(YJZ04)和云鸡(土从)5号(YJZ05)是由野生长根菇菌株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系统选育获得的新品种品种特征差异显著,稳定性好,出菇期短,产量比对照露水鸡(土从)分别增产28.28%、33.10%及36.21%,是品质较优的中高温型抗性品种。YJZ01、YJZ05分别来源于大理州鸡足山、普洱市锦屏镇,抗逆性和适应性强,适于在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栽培;YJZ04来源于保山市潞江坝,耐热性和抗性好,适宜在海拔1 700 m以下地区栽培。

关键词: 长根菇 系统选育 品种 中高温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肥料和品种对红花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红花高产,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氮磷钾肥和品种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茎粗影响不显著,对百粒重、含油量影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氮肥对株高、含油量影响不显著,对茎粗、果球着粒数影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磷肥对单株及小区花瓣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株高、茎粗及含油量影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钾肥对株高、果球着粒数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影响不显著,对其余性状影响极显著;品种对所有性状影响极显著。通过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综合平衡分析比较,在云南红花主产区采用1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40 cm×20 cm)、375 kg/hm~2的施氮量、225 kg/hm~2的施磷量、240 kg/hm~2的施钾量以及选用品种云红三号的红花生产技术模式,可达到增产增效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红花 密度 肥料 品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高山杜鹃品种对碱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碱性评价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高山杜鹃园艺品种'Cosmopolitan'Lord Roberts'Scintillation'Polaris'的试管苗为试材,采用试管内耐碱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形态指标(碱害指数、株高增长量、芽增殖数)观测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研究了5个pH水平的培养基对高山杜鹃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高山杜鹃耐碱性室内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高山杜鹃品种中'Cosmopolitan'耐碱性最强,培养基中pH 8.9时,碱害指数为13,pH为8.1时,株高增长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Lord Roberts',p H 8.9时,碱害指数为62,p H为4.8和7.0时,株高增长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Scintilla-tion'和'Polaris'最不耐碱,pH 8.9时,碱害指数分别为97和100.除pH 8.9的处理外,同一品种在其余pH水平下芽增殖系数差异不大.'Cosmopolitan'和'Polaris'在pH 7.0时,SOD活性开始显著降低;'Scintillation'则在pH 5.9时,SOD活性开始显著降低;而'Lord Roberts'自pH 8.1开始,SOD活性已显著低于pH 4.8和5.9时.4个高山杜鹃品种为应对不断增强的碱胁迫在p H 8.1~8.9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品种 耐碱性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