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从人类经济形态发展过程,分析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人类经济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气候变化、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人文手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人文途径
《作物研究
》
2001
摘要:选用云南生产上种植的硬粒小麦品种“780”为材料 ,通过 3个不同生态试点、两种栽培方式对硬粒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得出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评价值、耐揉指数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出粉率、吸水率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稳定时间、弱化度、和面时间、断裂时间等表现为中海拔高于低海拔、高海拔。总的来看 ,硬粒小麦品质性状表现为田麦栽培方式优于地麦栽培方式
关键词:
硬粒小麦
品质
生态环境
云南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 ,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态试点、水、旱地栽培条件下小麦品质变化的分析 ,初步研究了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生态条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受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的影响 ;出粉率同时受生态环境和品种遗传的影响 ;沉淀值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 ;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所决定 ,但也受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生态环境与栽培方式互作的影响。
关键词:
云南
生态环境
小麦品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云南生产上推广品种为材料 ,种植在云南三个不同生态试点和采用两种栽培方式对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小麦 ,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 ,出粉率表现为中、低海拔高于高海拔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则随不同品种而在不同海拔点表现不一。栽培方式也对小麦的品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田麦栽培方式明显优于地麦栽培方式 ,适当的灌溉和合理的施肥 ,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品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品质性状
生态环境
栽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