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蚕豆(模糊匹配)
30条记录
广适、高蛋白优质蚕豆新品种"云豆690690"选育

中国科技成果 2016

摘要:中国是全球蚕豆生产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2014年中国干蚕豆种植面积达92.5万公顷,产量159万吨.云南省是我国秋播蚕豆主产区、是我国秋蚕豆种植和生产最大的省份,占全国生产面积的38.5%.适应性狭窄是蚕豆种质资源应用和成果转化引种种植生产的技术瓶颈,"云豆690"是以云南省地方资源"K0285"作为母本与引自叙利亚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种质资源"8047"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来,属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在适应性、产量及品质方面创新性突出,具有优质、广适、高产、耐寒等优点,极适宜我国南方秋播蚕豆产区生产种植.

关键词: 蚕豆 云豆690 远缘杂交 广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对冬季显花植物蜜粉组合的选择偏好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探明昆虫的授粉行为与不同粉蜜组合模式植物间的关系,采用野外考察法研究冬季昆虫对油菜(含大量花蜜与适量花粉)、芥蓝(含大量花蜜与少量花粉)、蚕豆(含少量花蜜和大量花粉)等不同花蜜和花粉组合模式显花植物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昆虫对油菜的访花频次为(591±11.83)只/d,显著高于蚕豆的(127±1.90)只/d和芥蓝的(180±2.53)只/d。蜜粉组合方式(油菜)比仅提供粉源(蚕豆)更能吸引授粉者。优势访花昆虫1d的最大访花量及其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中蜂和食蚜蝇的最大访花量分别为(34±9.80)只和(14±0.56)只,出现在12:00~13:00;意蜂为(39±9.17)只,出现在12:30~14:30;家蝇为(12±1.34)只,出现在16:00~18:00。最大访花量及其出现时间的差异能减少授粉者间的取食竞争,提高显花植物的授粉率。

关键词: 访花昆虫 访花偏好 授粉组合 油菜 芥蓝 蚕豆 冬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形态学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分析了云南省202份地方蚕豆资源10个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2份资源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株高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7%。1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84,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78。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蚕豆地方资源分为3个大组群,以株高为主要聚类依据,综合聚类和Simpson指数结果可以知道株高是衡量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性状。聚类的结果同时表明: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的株高、生育期、百粒重有一定内在联系性,生育期(158.59 d)长的群体则株高较高(81.13 cm),但是百粒重偏低(95 g),反之亦然。本研究将云南省蚕豆种质资源类型划分为滇西北以丽江、中甸地区为代表是中等株高(74.82 cm)、小粒种(101 g)、晚熟种质资源富集地;滇中的楚雄以及滇东北的曲靖市周边为代表是大粒种(105 g)种质资源富集区域;矮株高,中粒早熟资源分布区域则以滇南的红河州和思茅为代表。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多样性 云南省

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入侵植物小子虉草(Phalaris minor Retz.)为农田恶性杂草,对其科学、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是世界性难题。本文以小子虉草为试验对象,在温室条件下采用de Wit取代法,研究了其与小麦、蚕豆和油菜3种农作物在不同混种比例下,小子虉草的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对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控制能力。结果表明,除混种比例对小子虉草的分枝数和主穗长度影响不显著外(P≥0.05),作物种类、混种比例以及二者交互对小子虉草的株高、主穗种子数、剑叶面积和生物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0.001)。在油菜混合种群中,小子虉草的株高显著大于按同等比例与小麦、蚕豆的混合种群及其单一种群的株高,但分枝数、主穗长、主穗种子数、剑叶面积和生物量则显著小于按同等比例与小麦、蚕豆混种时植株的上述指标。3种作物按不同比例与小子虉草混种时,小麦、蚕豆和油菜的相对产量均小于1.0,表明3种作物与小子虉草在田间以种间竞争为主;小子虉草与蚕豆以各种比例混种、与小麦以1∶1和1∶2混种时,其相对产量均大于1.0,表明此时以其种内竞争为主;油菜混合种群中小子虉草的相对产量均小于1.0,表明此时以种间竞争为主。在混种比例大于1∶1时,小子虉草与油菜的竞争平衡指数显著小于0,表明此时油菜的竞争能力大于小子虉草,而供试其他条件下小子虉草与供试作物的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大于0,说明小子虉草对小麦、蚕豆及低密度种植条件下的油菜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油菜对小子虉草具有较强的竞争抑制作用,在油菜混合种群小子虉草的分枝数、主穗长、主穗种子数、剑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降低,因此在小子虉草入侵地大面积种植油菜有抑制小子虉草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子虉草 小麦 蚕豆 油菜 混种 表型可塑性 竞争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洱海北部地区大蒜‖蚕豆模式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经济效益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适应性角度分析了大蒜‖蚕豆模式在当地种植的适宜性。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经田间测定和样品经室内分析化验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干物质累积规律、根瘤菌变化、根系分布、作物群体生长率土地当量比等状况。结果表明,间作能增加后期干物质累积量,能提高大蒜叶绿素含量,提高后期光合利用效率。间作模式可以促使大蒜和蚕豆的根系向下生长。间作比单作效率高,间作的增产率为15%。本研究为增加当地农田生物多样性,合理安排当地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 蚕豆 间作系统 生长发育 经济效益

基于大蒜‖蚕豆间作模式环境效益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滇北洱海流域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蒜‖蚕豆间作模式的环境效益,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作物养分利用状况、土壤养分残留状况、地下水氮磷含量、后茬水稻田土壤养分和田面水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大蒜‖蚕豆土地当量比(LER)为1.15,增产效果显著。大蒜‖蚕豆间作模式显著提高大蒜和蚕豆对氮的吸收利用,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也显著降低地下水的硝态氮和可溶性氮的残留量,并且减少了后茬的土壤中无机氮残留,降低后茬水稻泡田期的氮磷流失风险。研究结果证实大蒜‖蚕豆间作模式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本研究对推广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等面源污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蒜 蚕豆 间作系统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洱海流域

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大麦/蚕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在土壤水势变化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麦/蚕豆间作中,大麦抽穗期之前蚕豆土壤水势下降速度比大麦快,而大麦抽穗期之后大麦土壤水势下降速度比蚕豆快。这证明大麦抽穗期之前土壤水分是从大麦向蚕豆迁移,而大麦抽穗期之后土壤水分是从蚕豆向大麦迁移。大麦/蚕豆间作中的大麦除了在苗期前期对土壤水分的竞争弱于单作大麦外,其余生育期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相比存在着对土壤水分更为强烈的竞争。

关键词: 大麦 蚕豆 间作 单作 土壤水势 土壤水分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蚕豆 间作 单作 耗水量 水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中小麦和蚕豆、间作与单作在土壤水势变化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蚕豆间作中,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小麦土壤水势下降速度都快于蚕豆,而且在小麦孕穗期下降速度最快,这证明土壤水分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都由蚕豆向小麦迁移,而且迁移速度在小麦孕穗期最快。间作小麦和单作小麦相比,除小麦苗期前期,间作小麦与蚕豆对土壤水分的竞争较弱,其它生育期间作小麦与蚕豆对土壤水分的竞争都比较激烈。

关键词: 小麦 蚕豆 间作 土壤水势 土壤水分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以及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后期至抽穗期,蚕豆土壤含水量下降比大麦快。而在苗期前期和成熟期,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比蚕豆快。在大麦整个生育期中,间作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都比单作大麦快,尤其是在拔节至孕穗期下降最快。

关键词: 大麦 蚕豆 间作 单作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