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质量评价(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传统中药灵芝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特征分析

分析测试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灵芝及11种伪品为研究材料,比较了样品的紫外光谱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灵芝及其伪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显示,薄盖灵芝、广西假芝、黑假芝、昆明灵芝、小孔栗褐灵芝、假芝和多分枝灵芝的紫外光谱在220~255 nm范围与灵芝的差异较大;树舌灵芝、橡胶灵芝、褐孔灵芝和亮盖灵芝的整体化学成分与灵芝有较大差异。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薄盖灵芝、广西假芝、小孔栗褐灵芝、假芝的紫外光谱与传统中药灵芝的相似度最高,Pearson相关系数(rr)分别为0.949,0.961,0.948和0.919;橡胶灵芝、褐孔灵芝与灵芝的紫外光谱相似度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和0.299。对13批样品的紫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SG+SNV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经SG+SNV处理后,PCA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4.24%,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6.45%,累计贡献率达90.69%,较其它光谱预处理方法有明显提升。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所有样品聚为7类,灵芝与伪品可被明显区分。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灵芝的真伪鉴别,为灵芝药材的质量评价与用药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灵芝科 紫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属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参属植物在中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之前主要利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人参属植物资源进行质量评价和药理机制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能有效弥补该方法的不足.该文阐述了代谢组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代谢组学在人参属植物资源鉴定、质量评价、生态因子、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人参属 质量评价 药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HPLC-DAD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质量

中国现代中药 2009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的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0.5%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检测波长为325nm。结果:同一产地不同等级的当归药材中,归尾中藁本内酯和阿魏酸含量均比归头高。综合比较不同产地的当归(全归)藁本内酯的含量,发现云南当归藁本内酯含量略高于甘肃当归。不同产区的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等级当归药材中有效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临床处方应当区别应用。

关键词: 当归 HPLC 阿魏酸 藁本内酯 质量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