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镉(模糊匹配)
25条记录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和吸收Cd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选取生物炭(SWT)、硅藻土(GZT)、沸石粉(FSF)和石灰粉(SHF)4种改良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它们对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玉米籽粒吸收(Cd)与土壤有效态Cd的影响。结果表明,除SHF处理外,添加SWT、GZT、FSF 3种改良剂均能促进玉米株高、叶面积与生物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玉米产量。4种改良剂可升高土壤的pH值,较对照分别升高了1.44、1.36、1.46和1.55单位。除SHF处理外,添加其他3种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SWT处理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最显著(P<0.05),较对照CK提高了22.19%。添加4种改良剂导致土壤有效态Cd降低30.92%~41.27%,其中SWT处理降低效果最明显,硅藻土处理次之;4种改良剂均能降低玉米籽粒对Cd的吸收,其中SWT处理降低玉米籽粒中Cd含量最明显,较对照降低85.90%。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原位钝化修复污染农田土壤时,SWT的添加效果最佳。

关键词: 改良剂 土壤 玉米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柚子皮渣吸附扇贝加工废弃溶液中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17

摘要:水产品营养丰富,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其中扇贝是我国大范围养殖的水产品,更是珍贵的水产资源。扇贝柱是扇贝中主要的可食部分,其加工过程中剩下的贝边及内脏作为废弃物被丢弃。这些加工废弃物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脱处理后的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不能够直接排放,需要对其进行吸附处理。采用生物吸附法,以扇贝废弃物脱除的废弃液为原料,设置了不同p H值,使用天然柚子皮渣和改性后的柚子皮渣作为吸附剂,以6%添加量和10%添加量2种方法,对废弃液中的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液中的脱除率高达62.04%。此结果在合理、高效利用扇贝废弃物的同时,为残留重金属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贝类废弃物 吸附 柚子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光谱法对牛肝菌种类鉴别及含量预测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并与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Cd限量标准比较,评价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以食用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机理为切入点,将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和Cd含量数据进行拟合,用PLS模型快速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结果显示:(1)牛肝菌红外光谱经过适当的预处理进行PLS-DA,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9.3%,PLS-DA的三维得分图能明显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2)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存在差异,其含量在0.05~23.41mg·kg~(-1) dw之间,除了采自昆明五华区的灰疣柄牛肝菌外,多数样品的Cd含量超过GB2762-2012的限量标准,食用有一定的健康风险;(3)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与Cd含量拟合后进行正交信号校正-小波压缩优化处理,用PLS模型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851 9和0.882 4,RMSEE和RMSEP分别为2.59和2.67,大部分牛肝菌的Cd含量预测值与真实值较接近,表明PLS模型可用于牛肝菌Cd含量快速预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实现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及Cd含量准确预测,为牛肝菌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牛肝菌 定量预测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地区糖料甘蔗营养及重金属状况调研初报

甘蔗糖业 2017

摘要:通过取样检测我国糖料生产基地甘蔗的重金属和营养含量状况,为制定紧密联系生产的糖料产品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问卷和走访调查及取样检测3种方法,在我国糖料主产区广西和云南调查甘蔗生产情况,取甘蔗样本82份检测叶片的全氮、全磷、全钾,原料茎的铬(Cr)、(Cd)、铅(Pb)含量。检测结果:8月份甘蔗叶片全氮平均含量为1.433%,全磷平均含量为0.186%,全钾平均含量为1.613%。甘蔗在11月份成熟期Cr平均含量小于0.5 mg/kg,Cd平均含量小于0.03 mg/kg,Pb平均含量小于0.2 mg/kg。

关键词: 甘蔗 营养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药)用真菌矿质元素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药)用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本研究对2011—2015年有关食用菌中必需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和有毒元素砷(As)、(Cd)、铅(Pb)、汞(Hg)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Fe元素含量最高为4 200mg/kg,最低为2 mg/kg,多数食用菌中Fe的含量范围在50~200 mg/kg之间;Mn元素含量可高达286 mg/kg,最低为0.09 mg/kg,大部分食用菌中Mn的含量范围为10~50 mg/kg;Cu元素最高含量为360 mg/kg,最低含量为0.34 mg/kg,多半食用菌中Cu元素含量小于50 mg/kg;Zn元素最高含量为420 mg/kg,最低含量为1.61mg/kg,Zn元素含量在20~100 mg/kg之间。红蜡蘑、酒色蜡蘑和紫蜡蘑中As元素含量严重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限量标准,食用过程适当注意;Cd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食用时应加以选择;Pb和Hg含量也有超标。食用菌中必需元素与有毒元素的含量和产地显著相关;同一产区不同物种间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一些食用菌中有毒元素含量超出人体允许摄入的最大值,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食用过程中应小心谨慎。

关键词: 食用真菌 必需元素 有毒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山区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汞和来源分析及食用安全评估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联系,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Cd和Hg的来源;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Cd或Hg的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牛肝菌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产地牛肝菌中Hg和Cd含量具有差异,菌盖中Hg、Cd的含量分别在0.92~16.00 mg·kg~(-1)dw,4.97~24.07 mg·kg~(-1)dw之间,菌柄的Hg、Cd含量分别介于0.46~8.2mg·kg~(-1)dw和2.11~22.08 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中Hg或Cd的含量均高于菌柄(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Hg和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2)牛肝菌菌盖和菌柄对Hg的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分别在1.72~19.12和1.30~6.40之间,菌盖、菌柄的Hg含量均高于相应生长土壤的含量,其中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菌盖的Hg含量是土壤的19.12倍,表明牛肝菌中的Hg不仅来自土壤,根据山地"Hg诱捕效应"及云南大气Hg升高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3)牛肝菌菌盖、菌柄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16~1.82和0.07~1.67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低于土壤含量,表明牛肝菌中的Cd主要来自生长土壤。(4)假设成年人(60 kg)毎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牛肝菌菌盖、菌柄的Hg摄入量低于PTWI(Hg)标准,Hg的暴露风险较低(假设未通过其他途径摄入Hg);食用300 g黑粉孢牛肝菌菌盖或菌柄摄入的Cd达到0.722 mg和0.662 mg,超过PTWI(Cd)标准,食用有Cd暴露风险。

关键词: 重金属 野生牛肝菌 食用菌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食用牛肝菌中含量测定及食用安全评估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自云南不同地区17种野生食用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及土壤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及与生长土壤之间的联系;根据GB 2762-2012和FAO/WHO规定的每周Cd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云南野生牛肝菌的Cd暴露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量具有明显差异,菌盖、菌柄的Cd含量分别在3.03~18.89 mg/kg干重(dw)和2.13~10.03 mg/kg dw之间;除黄网柄粉牛肝菌外,菌盖与菌柄的Cd含量比值均大于1(Q_((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不同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08~1.55和0.06~0.71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与其生长土壤的Cd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表明牛肝菌对Cd的富集程度与种类和土壤背景有关;分析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表明,17种牛肝菌菌盖、菌柄的Cd平均含量均超过GB 2762-2012规定的Cd限量标准;假设成年人(60 kg)每周食用500 g新鲜牛肝菌,则部分牛肝菌摄入的Cd超过FAO/WHO规定的允许摄入量标准,应避免长期或过量食用。

关键词: 野生食用牛肝菌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对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富集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年生三七为试验材料,水培条件下研究了胁迫(0,2.5,5,10μmol·L-1)对三七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及三七对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5μmol·L-1处理可诱导SOD,POD,APX等酶活性的升高,10μmol·L-1处理则对SOD,POD,APX,CAT均产生抑制作用;处理对三七各部位CAT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三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三七各器官含量表现为须根>剪口>主根>叶片>茎;叶,茎,剪口,须根,主根富集系数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器官中含量与迁移系数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上升。综上所述,胁迫可对三七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系统产生影响,三七对具有富集作用,应合理选择三七种植基地以减少对的吸收,合理选取三七入药部位,以降低摄入风险。

关键词: 三七 抗氧化酶 光合参数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Pb,Cd的条件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湿法消解技术处理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Pb、Cd的测定,对消解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表明,以HNO3+H2O2作为消解试剂用蛋白质消解仪进行消解,Pb的灰化温度为700℃,Cd的灰化温度为350℃,Pb的原子化温度为1800℃,Cd的原子化温度为1650℃。该方法用于食用植物油中Pb、Cd的测定,RSD≤5.0,回收率≥90%。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用植物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铅、、砷、铜、锌和铬

光谱实验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微波消解法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快速测定黑木耳中zn、Cu、Pb、Cd、cr、As等重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法采用内标法校正监测和校正信号的短期和长期漂移,提高仪器的稳定性,改善测定的精密度.校正一般样品的基体影响,建立了测定~(208)Pb、~(114)Cd、~(75)As的干扰方程以消除同质异位素重叠和多原子粒子的干扰。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大米粉标准物质(GBW 10010)和茶叶标准物质(GBW 10016)中Pb、Cd、Cr、zn、Cu、As的含量,黑木耳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0%-107.3%,RSD为2.5%-5.2%。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黑木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