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效唑在茄子中的消解动态与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茄子中多效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多效唑对茄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5.0 mg/L范围内多效唑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5 mg/kg,在茄子中的定量限(LOQ)为0.02 mg/kg。在0.02、0.10和0.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多效唑在茄子中的回收率为88%~92%,相对标准偏差为5.1%~6.9%。其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45 d,正常收获期茄子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2 mg/kg。多效唑可矮化茄子植株,增加产量,提高Vc、可溶性糖和黄酮含量,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g/hm2,喷施2次。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对中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暴露量为0.70~1.9μg/(kg bw·d),仅占ARf D的0.70%~1.9%,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蔬菜中多效唑残留的膳食暴露与风险评估
《现代食品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多效唑是蔬菜种植中常用的延缓类生长调节剂。为明确蔬菜中多效唑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开展了马铃薯、番茄和茄子3个蔬菜品种的规范残留试验和市场抽样监测,并基于以上数据对蔬菜中多效唑残留进行了膳食摄入慢性风险和急性风险评估,提出了蔬菜中多效唑的推荐MRL值。结果表明,蔬菜中多效唑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为0.040~0.21μg/(kg bw·d),仅占ADI的0.04%~0.21%,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为0.070~0.95μg/(kg bw·d),仅占ARf D的0.07%~0.95%,基于规范残留试验和市场监测得到的评估结果相一致,蔬菜中多效唑残留对我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慢性风险极低,急性风险水平虽在不同人群和不同蔬菜品种中有差异,但整体风险也非常低,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蔬菜中多效唑残留的建议MRL值为0.5 mg/kg,该值对我国各类人群多效唑暴露的保护水平为12.5~50倍。
关键词: 多效唑 风险评估 蔬菜 膳食暴露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分析


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暴露与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5
摘要:目的为明确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残留的风险,对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实行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整合3年的市场监测数据,利用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摄入量计算方法和@risk定量风险评估专用软件,对我国各类人群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较低,为0.0109~0.182 mg/kg,辣椒中主要检出矮壮素和甲哌啶残留,番茄中主要检出2,4-滴残留,马铃薯中主要检出甲哌啶和矮壮素残留;短期膳食摄入结果显示,辣椒、番茄和马铃薯3个蔬菜品种消费带来的有检出PGR残留短期膳食摄入量在0.0957~11.0?g/(kg bw·d),仅占其急性参考剂量的0.0319%~22.0%,急性风险较低。结论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虽在不同蔬菜品种、不同风险因子和不同人群之间有差异,但整体风险水平不高,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3种评估方法对呈贡蔬菜铅的风险评估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对蔬菜中铅的风险评估结果的适应性。[方法]以文献报道的呈贡土壤、蔬菜铅数据为基础,用THQ法、%ADI法、HQ蔬菜法对呈贡蔬菜铅含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THQ、%ADI的结果表明,6年大棚和6年以上大棚已经不适宜种植叶菜类蔬菜;HQ蔬菜的结果表明,在6年以下大棚叶菜类蔬菜只能少量食入,而6年大棚和6年以上大棚的已经不可食入。全部结果显示,棚龄越长给其消费人群铅摄入的风险强度越大;儿童的风险强度大于成人。[结论]从计算结果、对ADI的贡献率和公式本身对蔬菜铅的限量看,HQ蔬菜法过于严格,THQ法略显宽松,%ADI法相对适宜用于叶菜类蔬菜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关键词: 铅 蔬菜 THQ法 %ADI法 HQ蔬菜法 风险评估


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云南省黑木耳56份材料的重金属元素铅、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市场和不同产地的黑木耳重金属铅、镉含量变异大(2.20%~64.6%);云南省黑木耳的重金属铅的背景值为3.00 mg/kg,镉的背景值为0.176 mg/kg;云南省黑木耳中铅的安全指数大于镉,铅的风险大于镉的风险。黑木耳的消费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金属铅、镉对消费者的整体危害程度(IFS),食用黑木耳为平均消费量时,IFS几乎均小于1;食用黑木耳为最大消费量时,IFS均大于1。本研究为探讨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