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黄酮(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柚皮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及测定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对柚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表明,碱法提取柚皮中黄酮物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50 min,此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8.95%,显色时间在40 min内。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可以广泛应用于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测定。

关键词: 碱法 黄酮 提取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本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后代黄酮含量高于粳稻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世代的黄酮含量(mg/100g)情况籼稻后代是轮回亲本(236.26)>BC2F4(224.69)>BC4F2(222.36)>BC3F3(210.19),但差异不显著;粳稻后代是BC4F2(244.42)>BC2F4(239.58)>轮回亲本(227.21)>F6(220.03)>BC3F3(190.91),其中BC3F3代极显著低于BC2F4,BC4F2代.筛选出的粳稻后代(白镰刀谷/合系353)是供试材料中含量最高的,达到1267.62±54.79mg/100g.

关键词: 黄酮 核心种质 云南稻 回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矿质营养对药用植物黄酮类成分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受各种环境条件的调控。矿质营养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合成代谢的调控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作者阐述了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综述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合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质营养对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矿质营养 药用植物 黄酮 次生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磷肥对菊花活性成分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用磷肥对菊花活性成分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制定菊花科学施肥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培养试验,在采收期进行采样测产,分别测定药材总黄酮、绿原酸、可溶性糖、可溶性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以及药材提取物对羟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适量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菊花药材产量,增产幅度达130%。适量施用磷肥还可显著提高菊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累积量,从而显著增强了菊花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即抗氧化活性。而菊花中可溶性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磷肥(P2O5)施用量过高(>0.20 g.kg-1)会导致菊花早熟,从而降低菊花产量,并也导致菊花活性分含量、累积量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菊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及菊花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等指标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菊花种植生产上应重视施用磷肥,综合比较菊花产量、活性成分含量与累积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等因素,建议菊花全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6~0.28 g.kg-1为适宜。

关键词: 菊花 磷肥 黄酮 绿原酸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覆盖地膜对福田河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中草药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肥和覆盖地膜等农艺措施对福田河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福田河菊花的规范化栽培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不同农艺措施下菊花的产量,用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结果偏施氮肥时,菊花产量和品质均较低;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氮、磷、钾、硼、锌等)配合施用时,菊花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均大幅提高。高氮配方的肥料可显著提高菊花产量,但降低了其品质;而高钾配方的肥料可显著提高菊花中总黄酮与绿原酸的量,且菊花产量也较高。采用覆盖地膜栽培时,可促进菊花花期提前,并显著提高菊花前期花产量与总产量,从而也提高了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结论在福田河菊花生产上,应采用覆盖地膜栽培,并应施用高钾配方的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

关键词: 菊花 施肥 覆盖地膜 产量 黄酮 绿原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桑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中国蚕业 2009

摘要:对鸡桑、瑞穗桑、滇桑3个桑品种枝条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与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个桑品种枝条的内生真菌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鸡桑为0.0104mg/mL、瑞穗桑为0.0143mg/mL、滇桑为0.0101mg/mL,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皆能产生黄酮类物质。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内生真菌 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AE-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白口蘑中总黄酮含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用微波辅助萃取(MAE)法提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白口蘑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对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大白口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对微波法与乙醇浸提法、超声波萃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微波萃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60%、液固比40∶1、微波功率255 W、微波时间5 min。最优条件下,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4%(n=6),回收率在98.1%~103.7%。微波法优于乙醇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结论]MAE-分光光度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可广泛用于各种食用菌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分光光度法 大白口磨 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