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加强小米辣资源的研究利用.[方法]对调查收集的云南86份小米辣资源2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云南小米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17个质量性状,叶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4.439,茎茸毛多样性指数最低为4.325;10个数量性状,单株果数变异系数最大为45.12%,果肉厚最小为13.80%;基于各种质之间的遗传差异,把86份小米辣种质聚类划分为6大类群:第Ⅰ类群32份材料,占37.21%;第Ⅱ类群16份材料,占18.60%;第Ⅲ类群28份材料,占32.56%;第Ⅳ类群6份材料,占6.98%;第Ⅴ类群2份材料,占2.33%;第Ⅵ类群2份材料,占2.33%.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累计达88.76%,第一、二、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产量构成因子、株型、果实性状、熟性.[结论]云南小米辣地方种质资源间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SSR标记在辣椒DUS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SSR分子标记在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中的应用潜力,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辣椒SSR引物进行筛选,采用入选的30对核心引物,构建130份不同来源品种的指纹图谱。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63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变幅为2~15,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43,多态信息量(PIC)的变异范围为0.17~0.76,平均为0.43。聚类分析表明,该套引物可以将所有参试品种区分开来,遗传基础相近的品种优先聚在一起。130个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1~0.91。有20对品种遗传距离小于0.10,其中3对品种有1个位点的差异,采用差异位点数判断品种特异性更适合目前辣椒品种现状。采用10对引物对品种0313963-4进行了一致性检测,综合一致性比率R值为96.5%,低于DUS测试中对表型性状一致性的要求。因此SSR标记直接用于辣椒DUS判定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是可用于近似品种筛选。
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与分布特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以实地调查为主,基层农科人员座谈和走访农户为辅的方式对云南13个地州29个县市小米辣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云南小米辣资源分布特点、种类和民族利用现状,摸清云南小米辣分布特征及资源应用状况,保护云南小米辣遗传多样性并进一步科学开发利用.调查收集到小米辣资源86份,分属黄白壳、浅绿壳、绿壳、深绿壳、紫黑壳、金黄色6种类型,其中黄白壳、浅绿壳资源类型分布地域广泛,紫黑壳、金黄色资源类型分布区域狭窄;滇南低海拔区域小米辣资源分布种类最为集中,分布数量及种类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低海拔气温高的地区小米辣果形小,果味辣;随海拔的逐渐升高,果形逐渐增大,果肉增厚,辣味逐渐减少.傣族、哈尼族对小米辣资源的利用最为普遍,资源保存最为丰富,回族、傈僳族小米辣资源利用较少,资源保存较少.本研究为云南小米辣资源分类、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建议和基础数据.
辣椒雄性不育系250-2-S-S-2-2-6 A的选育
《陕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杂交种F1-250通过自交后代分离后经单株选择,选育出自交系250-2-S-S,并以自交系为轮回亲本,利用引进的不育源432A母本,经过杂交和多代回交,育成了辣椒雄性不育系250-2-S-S-2-2-6A,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该不育系适于用作酱制、干椒或鲜食型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是一个多用途的不育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系 250-2-S-S-2-2-6A选育
泡椒专用新品种云辣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云辣1号是以078-2-3为母本、250-4-1-1-S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泡椒专用品种.植株生长势及分枝性强,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光滑有光泽,商品果长14.5 cm,果肩宽1.6 cm,单果质量19 g,果肉厚0.26 cm,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味微辣,口感脆、无渣.突出特点是长期泡制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脆感和适度的辣味,皮肉不分离.田间较对照二金条抗病毒病和疫病,坐果率高,从定植到始收70~75 d(天),一般每667 m~2红熟果产量3 000 kg左右.经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适于我国西南地区作为泡椒加工型品种栽培.
泡椒专用新品种云辣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云辣1号是以078-2-3为母本、250-4-1-1-S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泡椒专用品种。植株生长势及分枝性强,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光滑有光泽,商品果长14.5 cm,果肩宽1.6 cm,单果质量19 g,果肉厚0.26 cm,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味微辣,口感脆、无渣。突出特点是长期泡制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脆感和适度的辣味,皮肉不分离。田间较对照二金条抗病毒病和疫病,坐果率高,从定植到始收70~75 d(天),一般每667 m~2红熟果产量3 000 kg左右。经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适于我国西南地区作为泡椒加工型品种栽培。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ZSV)侵染对辣椒防御相关物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侵染后辣椒和健康辣椒植株(CK)叶片中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jalicylic acid,SA)和茉莉酸-异亮氨酸(jasmonoyl isoleucine,JA-Ile)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A含量在TZSV侵染24、48、96、120、144、168、192、216、240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JA含量在TZSV侵染8、24、72、96、144、216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JA-Ile含量在TZSV侵染24、48、72、96、144、216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TZSV侵染可使辣椒SA、JA及其衍生物JA-Ile含量增加。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辣椒 茉莉酸 水杨酸 茉莉酸-异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