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utant(模糊匹配)
32条记录
水稻赤霉素缺失突变体gid2-1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突变体研究赤霉素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水稻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的数据为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研究水稻gid2-1突变体与野生型差异表达基因,初步探讨赤霉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网络。

关键词: 水稻 赤霉素 突变体 表达谱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早熟优质芽变新品种昭富2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昭富2号是苹果品种红盖露的早熟芽变品种。果实短圆形至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0.0g,最大单果重260.0 g;果实鲜红色,色相条纹;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液多,有淡香,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0%,果肉硬度8.20 kg/cm2;在云南省昭通市,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芽变 昭富2号 早熟 红盖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马铃薯A病毒分布及其外壳蛋白分子变异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云南马铃薯A病毒(PVA)分布及其外壳蛋白的分子变异,2007年至2011年分别从云南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及滇南马铃薯种植区采集381份马铃薯样品,进行马铃薯A病毒D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PVA阳性样品共43份,其中滇西北22份,滇中17份,滇东北4份,滇南未检出。对带有PVA的部分样品进行电镜负染色观察,电镜下观察到长约750 nm、直径约15 nm的线状粒子。根据已报道的PVA外壳蛋白基因(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带毒样品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得到807 bp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并对其推导的外壳蛋白(CP)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区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分子变异。结果表明,云南不同地区PVA分离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部分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3%~100%,依据不同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云南PVA分离物与中国福建分离物(AF483279)亲缘关系较近,形成一个进化簇。PVA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分子变异分析表明,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分布在氨基酸序列的N端。

关键词: 马铃薯A病毒 分布 外壳蛋白 系统进化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针对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的特征规律,采用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份不同来源地余甘子的18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在一年生结果母枝上雄花数变异范围最大(14.25~2 010.5朵),变异幅度最小的为雌花萼片数(6~6.2个);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余甘子叶片形态、雌花和雄花性状的特点均是造成余甘子形态变异的因素,其中以叶宽、叶柄长、雌花萼片长对第1主成分影响最大,贡献率达24.17%;第2主成分主要由雄花性状构成,以涉及雄花花梗长的成分最多,其次是雄花花朵长度,对各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达18.84%,累积贡献率达43.01%;以17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4份余甘子种质分为3类。

关键词: 余甘子 形态特征 变异 种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交叉接种对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株变异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影响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变异的因子,以2个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菌株2001-2、K-1为供试菌株,在毫糯扬、金南风、滇粳优5号和合系41等不同品种组合上连续接种或连续交叉接种后分离菌株,利用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和分子检测手段,对获得的菌株的致病型及基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始菌株2001-2与其7个获得菌系(23个菌株)的致病型都不同,其中,除获得菌系6-2的3个菌株致病力增强外,其他6个获得菌系的20个菌株致病力均减弱;而原始菌株K-1的抗感反应模式与其获得菌系6-8的7个菌株完全相同。利用IS1112、hrpF引物进行菌株PCR扩增以及UPGMA聚类分析并将相应序列测序,结果显示,供试菌株IS1112、hrpF分子谱型的遗传分簇与菌株致病型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在基因序列上,各菌株的IS1112和hrpF的两个序列片段表现出不同的碱基变化特征。两个原始菌株接种在不同抗性品种组合上获得的菌系的致病性变异具有特殊性和不定向性。

关键词: 云南高原 白叶枯菌 交叉接种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叶枣芽变单芽——“金粟枣”的选育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毛叶枣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早从国外引种栽培的热带果树之一。干热区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项目组,在品种改造过程中发现芽变单芽——金粟枣,其植物学特征、产量与长果形毛叶枣差异不大,但果实品质方面的可食率、果实硬度、果实耐贮藏期、蛋白质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当地种植的高朗1号、滇刺枣、圆果形毛叶枣、长果形毛叶枣品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芽变单芽。

关键词: 毛叶枣 金粟枣 芽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桐子居群种子表型变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小桐子8个居群种子表型进行研究,测量种子长度、宽度、重量等11项形态学指标。种子表型性状,居群间的变异系数c.v.%=10.64~19.33,表型频率分化系数平均Pst=10.02%,表型方差分化系数平均Vst=14.27%,表明小桐子种子表型居群内变异是其变异的主要来源。居群间欧氏距离Q-聚类分析表明,种子表型分化基本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远近相关联。11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种子长度、宽、厚、周长和种子百粒重为小桐子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

关键词: 小桐子 居群 种子 表型性状 变异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海棠~(60)Co-γ射线照射诱变效应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秋海棠属的5个种进行了60Co-γ射线照射诱变研究。结果表明,秋海棠的半致死剂量在10~20 Gy之间。60Co-γ射线照射秋海棠容易造成植株普遍的矮化,茎变弯;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部分叶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照射易延迟植株的花期,辐射的剂量越高,花期越晚。60Co-γ射线照射有利于发生较多形态的观叶秋海棠植株变异,在诱变育种中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秋海棠 60Co-γ射线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楝种仁中印楝素含量的变异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通过多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同株印楝的印楝素A、印楝素B含量年际间差异显著,印楝素(A+B)含量差异不显著;嫁接株与母株间印楝素含量差异显著,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嫁接株间印楝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印楝素A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印楝素B含量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先增加后降低;花期对植株施肥会降低印楝素含量;果实采摘后5~10 d脱洗时,种仁内印楝素含量最高;脱洗后种子日照10~20 d时,印楝素含量最高。

关键词: 印楝 印楝素 嫁接株 母株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非洲菊多倍体诱变初报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非洲菊‘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2n=2x=50)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对其组培丛生芽进行离体诱导,成功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0·02%、0·05%、0·10%和24、36、48h。试验结果表明,以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h诱导效果最佳,‘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的丛生芽变异率分别为16%和10%。总体上看,非洲菊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较低。经气孔鉴定、染色体计数和形态学观察,变异材料染色体数加倍(2n=4x=100)。与二倍体相比,变异材料气孔面积增大,花序变大,叶色变深,叶尖变钝圆,叶片质感变厚,花梗直径变粗,花梗基部花青素着色变深。最终分别获得稳定的‘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多倍体植株200余株和300余株。

关键词: 非洲菊 多倍体 倍性鉴定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