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切花非洲菊多倍体诱变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涵 1 ; 鄢波 1 ; 张婷 1 ; 蒋亚莲 1 ; 张颢 1 ; 于丽霞 2 ; 李绅崇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2.西南林学院

关键词: 非洲菊;多倍体;倍性鉴定;诱变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605-6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非洲菊‘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2n=2x=50)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对其组培丛生芽进行离体诱导,成功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0·02%、0·05%、0·10%和24、36、48h。试验结果表明,以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h诱导效果最佳,‘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的丛生芽变异率分别为16%和10%。总体上看,非洲菊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较低。经气孔鉴定、染色体计数和形态学观察,变异材料染色体数加倍(2n=4x=100)。与二倍体相比,变异材料气孔面积增大,花序变大,叶色变深,叶尖变钝圆,叶片质感变厚,花梗直径变粗,花梗基部花青素着色变深。最终分别获得稳定的‘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多倍体植株200余株和300余株。

  • 相关文献

[1]非洲菊大孢子再生植株倍性的快速鉴定方法. 王丽花,杨秀梅,吴学尉,王继华,瞿素萍,李绅崇,张艺萍. 2013

[2]腋花杜鹃多倍体诱导和鉴定. 彭绿春,陶俊锋,段修安,宋杰,解玮佳,关文灵,李世峰. 2018

[3]基于SCAR分子标记和倍性鉴定兰属花卉的研究. 罗富寻,杨小丹,李枝林,和凤美,瞿素萍,李叶芳,王玉英. 2024

[4]非洲菊品种间杂交主要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 李绅崇,吴丽芳,李淑斌,蒋亚莲,杨春梅. 2006

[5]非洲菊叶外植体组培中影响褐化因素及机理初探. 夏小环,王静,尹梅,陈志伟,陈善娜. 2006

[6]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生长特性初报. 单芹丽,阮继伟,吴丽芳,张松,汪国鲜,李绅崇,杨春梅. 2016

[7]GPA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非洲菊的遗传转化. 尹梅,程在全,夏小环,张伟媚,陈善娜. 2007

[8]施肥过量对无土栽培非洲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单芹丽,李绅崇,汪国鲜,吴丽芳,阮继伟,余蓉培,曹桦,杨春梅,蒋海玉. 2018

[9]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生根研究. 单芹丽,李绅崇,吴丽芳,余蓉培,李帆,吴旻,阮继伟,汪国鲜,杨春梅. 2019

[10]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培育的关键技术. 单芹丽,汪国鲜,吴旻,吴丽芳,方洪兵,李绅崇,杨春梅. 2020

[11]非洲菊CAD基因的克隆及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 郭烨,李绅崇,王星淇,樊玥,武欢,卢珍红,杨春梅,程春振. 2021

[12]小细胞团为受体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非洲菊基因转化体系. 叶华,陈善娜,陈苇,李劲峰,李根泽,王敬乔. 2006

[13]利用卡那霉素筛选非洲菊转基因植株的技术研究. 张宝琼,范眸天,屈云慧,于丽霞,李涵. 2009

[14]PBI121/GPAT质粒的构建及对非洲菊转化. 尹梅,程在全,夏小环,陈志伟,陈善娜. 2009

[15]基因型和预处理对非洲菊胚珠离体培养的影响. 单芹丽,李绅崇,王继华,吴丽芳,汪国鲜,王丽花,吴旻,杨春梅. 2015

[16]昆明地区非洲菊疫病的PCR技术检测. 冯光恒,王继华,王丽花,毕云青. 2004

[17]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非洲菊苗期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段玉云,桂敏,曾黎琼,程在全. 2008

[18]非洲菊良种保持及繁育技术. 李绅崇,蒋亚莲,吴丽芳,曹桦. 2008

[19]一种新的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非洲菊基因转化受体体系. 叶华,朋金娥,程在全,陈善娜,黄兴奇. 2004

[20]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菊生根的影响. 单芹丽,杨春梅,李绅崇,王继华,屈云慧,汪国鲜,蒋海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