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模糊匹配)
224条记录
改性磷尾矿粉对红壤生境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通过玉米田间试验,研究改性磷尾矿粉对红壤生境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磷尾矿的合理利用以及酸性红壤农田防治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供试玉米试验地位于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镇,设置如下处理:(1)当地习惯施肥(CK);(2)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3000 kg/hm2(T1);(3)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6000 kg/hm2(T2);(4)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9000 kg/hm2(T3);(5)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12000 kg/hm2(T4);(6)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15000 kg/hm2(T5),每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玉米产量和pH、有机质、交换性钙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施用改性磷尾矿粉显著提高土壤pH,较CK最高提高了23.20%,显著降低了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含量和有效锰含量,最高分别降低了79%、70%和29.18%;施用改性磷尾矿粉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钙,较CK,最高显著提升了38.19%;施用改性磷尾矿粉的百粒重最高较CK处理提高了4.03%,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用改性磷尾矿粉可通过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钙来消减土壤酸化,不同施用量的改性磷尾矿粉对土壤和玉米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施用6000 kg/hm2的改性磷尾矿粉(T3处理)是最优的施肥方案,它可以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关键词: 改性磷尾矿粉 磷素 酸性土壤 土壤团粒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摘要:为了解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 85 的产量特性,利用 2019-2021 年 2 个年度的云南省地麦区域试验和 2021-2022 年度云南省地麦生产试验数据,分析云麦 85 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云麦 85 2 个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 4 804.5 kg/hm2、5 488.5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5 488.5 kg/hm2,均高于对照品种云麦 56 且排名靠前,表明其丰产性优;云麦 85 2 个年度的产量变异系数(Shukla)分别为 13.9%、9.4%,均低于对照云麦 56,高稳系数(HSC)分别为59.7%、62.0%,2 年HSC平均值高于云麦 56,表明其稳产性优;云麦 85 的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穗粒数变异系数(CV)较大,说明云麦 85 的穗粒数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影响;相关性分析中,穗粒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0.76**),其余相关性皆不显著;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中,云麦 85 的穗粒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82),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方程为Y=-5 718.809+8.08X1+162.601X2+9.712X3(Y代表产量,X1、X2、X3 分别代表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说明在保证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情况下,增加穗粒数是云麦 85 增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旱地小麦 云麦85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薯-稻轮作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高地力条件下旱直播水稻播种密度对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冬马铃薯—水稻(以下简称“薯—稻”)轮作高地力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以超级杂交籼稻F优498为供试品种,设置行穴距30 cm×13 cm (CK)、30 cm×11 cm (D1)、30 cm×15 cm (D2)、30 cm×17 cm (D3)和30 cm×19 cm (D4)共5种播种密度,比较不同密度对出苗质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小,有效穗数逐渐减少,单穴茎蘖数逐渐增加,每穗粒数显著增加,使总颖花量维持在4.4×108/hm2以上。不同播种密度在维持适宜LAI的同时,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率增加,提高了收获指数,从而使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12.0 t/hm2以上)。【结论】在薯—稻轮作模式下,将旱直播水稻播种密度调减至30 cm×19 cm,有利于齐穗后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每穗粒数,实现产量的稳定高效,并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密度 产量 干物质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镁、硼、氯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镁、硼、氯肥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的效应,为文山烤烟生产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在文山喀斯特烟区红壤上,采用L9(3~4)正交大田试验,研究镁、硼、氯肥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土壤、营养生长、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T1(CK)相比,根区施用镁、硼、氯肥及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均不同程度提升了土壤pH,提高了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和水溶性氯含量,其中以处理T4、T5和T8较优;同时可显著提高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速率(Tr),以处理T5、T8效果较优;而且可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其中处理T5、T8产值较T1(CK)分别显著提高15.01%、21.36%。与T1(CK)相比,各处理对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氧化钾、水溶性氯、钙、镁和硼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尤以处理T2、T5、T8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结论】在文山喀斯特烤烟栽培区,组合施用硫酸镁150 kg/hm~2,硼砂15~30 kg/hm~2、氯化钾60~90 kg/hm~2及钾长石土壤调理剂600~900 kg/hm~2,能改善土壤pH和土壤主要有效态养分含量,可提升烤烟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关键词: 烤烟 中微肥 钾长石土壤调理剂 光合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冬作表现及种薯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23

摘要:马铃薯作为云南省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业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采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51个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马铃薯冬作代表区域德宏自治州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种薯在不同处理方式下打破休眠对出苗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采用二因素条区试验设计.A因素为品种,51个品种依据其相应特性分成5组,即示范组、加工组、冬作组、大春组和特色组;B因素为种薯处理方式,分为3种方法,即种薯在室温下自然打破休眠、使用1%硫脲+20 mg/L GA3浸泡30 min催芽打破休眠和收获后放入4~6℃冷库自然打破休眠.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进行农艺性状与产量综合评价.3种不同处理方式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F=9.713,P<0.001),不同分组之间的产量差异也极显著(F = 17.134,P<0.001).苗势与长势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苗势与单株结薯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大薯率、块茎大小以及商品薯率4个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长势与收获成熟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在综合评价中,'云薯902'(综合得分Y = 0.850)和'云薯108'(综合得分Y = 0.608)获得较高得分,'云薯506'(综合得分Y = 0.010)和'云薯401'(综合得分Y =-0.011)获得中等得分,'云薯103'(综合得分Y =-0.905)和'云薯701'(综合得分Y=-0.964)得分较低.试验分析了在特定条件下51个马铃薯品种的表现差异,有助于优化品种选择和种植管理策略,为进一步优化马铃薯区域品种布局结构,加速新品种更新换代,提升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实际种植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比较 产量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

中国马铃薯 2023

摘要: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用‘滇薯6号’作母本、‘S04-827’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马铃薯(2021)530114。该品种晚熟,大春生育期107~118 d;块茎圆形、薯皮光滑、黄皮黄肉、芽眼浅、蒸煮口感好。干物质含量19.60%~23.20%,淀粉含量12.32%~14.82%,蛋白质含量2.20%~2.62%,维生素C含量8.70~15.20 mg/100 g鲜薯,还原糖含量0.10%~0.28%。‘云薯108’植株抗晚疫病、抗Y病毒病。2019~2021年极量攻关中产量最高97 196 kg/hm~2,3次打破云南大春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同时创西南地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该品种适宜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马铃薯大春作区推广种植,可用于鲜食、饲料和淀粉加工。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抗病 高产 云薯1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减量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产质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氮磷钾减量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产质量及肥料利用率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烟农常规施肥T1(CK1)、土壤调理剂+烟农常规施肥(T2)、土壤调理剂+减施氮磷钾20%(T3)、土壤调理剂+减施氮磷钾40%(T4)、土壤调理剂+不施肥(T5)、不施肥(T6,CK2)6种施肥方式对云南曲靖黄壤土壤养分含量及烤烟产质量、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T1(CK1)相比,T2、T3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3.07%~42.28%;T2、T3促进烟株生长明显,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显著增加4.37%、5.65%、3.62%、5.26%;T2、T3增产率分别为11.82%、17.13%,其产值分别显著提高32.91%、28.99%;T2、T3和T4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氧化钾升高,总氮、烟碱含量下降,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T2、T3和T4显著提高氮素表观利用率33.43%~36.21%,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31.49%~33.18%;T2、T3和T4磷素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14.09%、6.62%和4.07%,而磷素生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20.14%、13.58%和5.62%;T2、T3和T4钾素表观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10.53%、4.39%和3.97%,而显著增加钾素生理利用率分别为9.94%、4.72%和2.79%。【结论】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改良土壤pH及土壤肥力提升,且在当前氮磷钾施用量(N 82.5 kg/hm~2、P2O5 123.75 kg/hm~2、K2O 247.5 kg/hm~2)的基础上,等量或减施氮磷钾20%并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可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促进烟株对氮、磷、钾肥的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 烤烟 氮磷钾减量 钾长石土壤调理剂 品质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心火龙果品质产量对有机肥复配生物炭的响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红心火龙果品质和产量对有机肥料复配生物炭的响应,以5年生"台农二号"红心火龙果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稻壳有机肥施肥量和3个生物炭复配比例2个因素,调查了不同处理对火龙果全年6批次果实中4批次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含量及可食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显著影响火龙果果肉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食率(P<0.05);生物炭显著影响第一批火龙果果肉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第二批的还原糖和Vc含量(P<0.05);有机肥和生物炭交互作用仅显著影响最后一批火龙果果肉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及Vc含量(P<0.05).在相同的施肥量下,施用生物炭的火龙果果肉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可食率较未施生物炭的显著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还原糖含量在低施肥量(22500 kg/hm2)下显著降低,而中施肥量(45000 kg/hm2)下显著增加(P<0.05).在相同的施生物炭比例下,增加施肥量显著减少火龙果果肉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食率(P<0.05).火龙果年产量虽然未受试验处理显著影响,但是在中和高施肥量(90000 kg/hm2)下复配3%生物炭的产量增加,且高施肥量下复配3%生物炭处理的年产量最高为34.18 t/hm2.基于产量及品质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在4批火龙果果实中,低、中施肥量下不复配生物炭和高施肥量下复配3%生物炭处理的果实综合评价较优.在火龙果生产中,推荐施用不复配生物炭的低和中施肥量及复配3%生物炭的高施肥量.

关键词: 有机肥 生物炭 火龙果 品质 产量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粪肥替代对稻田土壤氮素、有机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猪粪、牛粪、鸡粪全量替代化肥对稻田土壤氮素、有机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等氮全量替代原则,在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进行水稻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CK1:不施肥处理,CK2:单施化肥处理,T1:猪粪全量替代化肥处理,T2:牛粪全量替代化肥处理,T3:鸡粪全量替代化肥处理.[结果]与CK2相比,T1和T3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89%和3.83%;粪肥全量替代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降低19.36%~29.18%,土壤硝态氮含量呈相反结果,且T3>T2>T1>CK2,表明鸡粪全量替代处理增加土壤氮素淋失风险.3个粪肥全量替代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随粪肥的碳氮比增大而增大,提高37.52%~85.98%.水稻产量排序为T3(10 399.92 kg/hm2)>CK2(9690.85 kg/hm2)>T1(9512.39 kg/hm2)>T2(8241.55 kg/hm2)>CK1(7985.96 kg/hm2),T2 处理水稻产量较 CK2 处理显著降低14.96%,T1和T3处理较CK2处理差异不显著.各粪肥全量替代处理水稻产量构成较CK2处理均无显著差异.T1和T3处理水稻植株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较CK2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肥料投入成本,猪粪全量替代处理在稳产的前提下提高土壤全氮(TN)、有机质(SOM)含量,既稳产又能改善土壤供肥能力.相较鸡粪全量替代处理,降低氮素的淋溶流失风险,是较优的可全量替代化肥的备选粪肥种类.

关键词: 粪肥替代 稻田 土壤氮素 有机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商品有机肥对黏性红壤团聚体分布、烤烟产质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黏性红壤施用不同有机物料特制的商品有机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团聚体分布、烤烟产质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曲靖市烟区烤烟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100为材料,在云南曲靖红壤上,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化肥常规用量(T1, CK1),以及在配施化肥常规用量70%的基础上,分别配施商品有机肥A(T2)、商品有机肥B(T3)、商品有机肥C(T4),不施肥(T5,CK2)共5个处理。【结果】与处理T1(CK1)相比,T2、T3、T4处理的土壤pH增加0.14~0.31个单位,并提高了烟田土壤肥力,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6.47%~42.79%;而施用3种有机肥处理的电导率较处理T1(CK1)显著下降20.03%~26.73%。T2、T3、T4处理的中大粒径团聚体(>5 mm、2~5 mm)含量较处理T1(CK1)分别显著增加69.28%、172.67%、90.89%,粉黏粒(<0.25 mm)含量较处理T1(CK1)分别降低4.61%、13.73%、7.37%。T3、T4处理促进烟株生长明显,其叶面积系数较处理T1(CK1)分别显著增加15.55%和10.60%。与处理T1(CK1)相比,T2、T3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13.19%、9.09%,其产值较处理T1(CK1)分别显著提高25.49%、20.35%。与处理T1(CK1)相比,T2、T3和T4处理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升高,总氮、烟碱含量降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T2、T3和T4处理的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较处理T1(CK1)分别显著提高13.48%~27.46%和5.42%~17.81%。T2、T3、T4处理均能促进磷钾肥料吸收利用,以T3处理作用效果最好,T3处理磷素表观利用率和磷素生理利用率较处理T1(CK1)分别显著增加35.44%、36.07%;而T3处理钾素表观利用率与钾素生理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12.16%、13.08%。【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30%化肥有利于提高耕层土壤pH及土壤肥力,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改善烤烟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 烤烟 土壤性质 商品有机肥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