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399条记录
烤烟品种NC10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烤烟品种NC102在云南烟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云南省石林县板桥镇马街村进行了施氮量、株行距、留叶数、打顶时期4因素3个水平对该品种产量、产值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施氮量与株距互作对NC102产量的影响极显著,株距、留叶数的影响显著;施氮量、株距、施氮量与互作株距对产值的影响极显著,留叶数的影响显著;各因素对NC102产量与产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施氮量>施氮量与株距互作>株距>留叶数。NC102品种的田间最佳技术措施组合为施纯氮量6.5kg/667m2、株距0.6m、留叶数20片、现蕾打顶。

关键词: 烤烟品种 NC102 栽培技术 产量 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缓释肥料对大棚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空白(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夏秋番茄上研究了5种缓释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主要病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植株生长初期,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等未产生明显差异;施用5种缓释肥后的发病情况普遍较施用常规肥料轻微;5个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超过2个对照,其中桂湖18-8-15的产量最高,俩控的品质最好。综合研究结果与成本分析,最终筛选出适宜云南省夏秋番茄生产使用的缓释肥品种2个(桂湖18-8-15和俩控)。研究结果可为缓释肥在夏秋番茄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缓释肥 番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免耕覆盖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水热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云南冬春季节旱区农作物因干旱造成的农业损失,采用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免耕+塑料地膜覆盖(处理2)、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处理3)、免耕+水稻秸秆覆盖(处理4),比较对小麦土壤耕层含水率、温度变化以及对小麦株高、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各层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均高于不覆盖处理(CK)。0~10 cm土层,处理2、处理3和处理4与CK间的土壤含水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4.41%,比CK提高17.75%,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12.03%和12.77%;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0.66%,比CK提高2.86%,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2.07%和2.58%;0~1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7.39℃,比CK提高2.18℃,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65和0.96℃。10~2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6.97℃,比CK提高2.12℃,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52和0.96℃。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处理2的保水保温效果都明显优于处理3和处理4;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的株高和产量影响显著。小麦增产顺序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3,其中处理2增产率最高达20.46%。产量提升的短期效果可考虑采用免耕+塑料地膜覆盖模式,但从可持续和无污染农业发展的长期效果考虑推荐免耕+秸秆覆盖模式。

关键词: 免耕覆盖栽培模式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晚播条件下为了实现‘云荞1号’的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云荞1号’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密度(70万株/hm2、95万株/hm2、120万株/hm2、145万株/hm2),研究了苦荞晚播条件下,密度对苦荞产量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株高、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等植物学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产量有显著差异;在1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2424.17 kg/hm2。晚播的‘云荞1号’在云南秋播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是145万株/hm2。

关键词: ‘云荞1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肥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瑞88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施用尿素与海藻肥对玉米云瑞88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千粒重是影响云瑞88号产量最关键因子,另外产量还与出籽率、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用尿素和海藻肥显著提高了云瑞88号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出籽率和产量,而施用尿素与海藻肥2个处理间除了穗位高外,产量和其他农艺性状都没有显著差异。可用海藻肥代替尿素,形成环境友好型玉米海藻肥施肥技术模式。

关键词: 海藻肥 尿素 云瑞88号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以前期构建的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材料161份为研究对象,测定甘蔗品种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品种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在苗期相关性状之间,出苗率和主茎苗占总苗数比例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分蘖苗相关性状表现出负相关关系;(2)在产量性状之间,株高与单茎重和蔗茎产量,茎径与单茎重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茎径与蔗茎产量表现为负相关关系;(3)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与蔗茎产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出苗率(0.576)>分蘖苗成茎率(0.243)>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0.180);(4)分别筛选出82份、10份和30份在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指标上表现优异的材料。以上结果的获得将为品种早期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为品种产量改良提供优异亲本。

关键词: 甘蔗 苗期相关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苦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苦荞品种在云南昆明周围夏播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以3个品种(‘云荞1号’、‘迪苦一号’、‘晋苦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迟延,3个苦荞品种的生育期均明显缩短,而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随着播期的迟延,没有规律性的减少或增加,而株粒数、千粒重、株粒重及产量都随着播期的推后均有降低的趋势。并且3个品种在产量上分别与早播(6月25日)比,7月5日减产69.4%~74.8%,7月15日减产61.4%~93.3%,7月25日减产88.3%~94.7%。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夏播苦荞的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最佳播期是6月25日,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关键词: 苦荞 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控释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控释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参试籼稻在控释肥用量为60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为12.20 t/h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89 t/hm2,差异显著,其抽穗后干物质最大积累量为595.36 g/m2,肥料最大贡献率为48.23%;参试粳稻在控释肥施用量为75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为9.33 t/h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33 t/hm2,差异显著,其抽穗后干物质最大积累量为566.62 g/m2,肥料最大贡献率为25.00%;籼稻控释肥用量超过600 kg/hm2,粳稻控释肥用量超过750 kg/hm2,均不利于其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控释肥 施肥量 干物质 产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花椰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指导花椰菜杂交种规模化生产,以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开展种植方式对棚室蜜蜂授粉花椰菜杂交制种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亲的种植方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双亲行比1∶1的种植方式较2∶2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花椰菜网室杂交制种种子的产量,种子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单株产量提高15.08g,种子产量提高了316.65kg·hm-2。

关键词: 花椰菜 棚室 蜜蜂授粉 杂交制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的产量与糖分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对44份新入圃的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经过连续2年(1新1宿)的产量及糖分评价,从中筛选出新宿平均糖分高于15%的材料12个,占总数27.27%,超过对照ROC22(14.64%)的有23个材料,占总数的52.27%;平均产量高于120 t/hm~2的高产种质14个,占总数31.82%,超过对照ROC22(147.04 t/hm~2)的有4个材料,占总数的9.09%;平均含糖量高于17 t/hm~2的高糖材料13个,占总数29.55%,超过对照ROC22(21.82 t/hm~2)的有3个材料,占总数6.82%;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用于甘蔗遗传改良。

关键词: 甘蔗 品种资源 糖分 产量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