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转录组分析款冬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及表达特征
《中草药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与款冬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对野生款冬花蕾和叶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rinity软件de novo从头组装,并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挖掘款冬中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酶基因.结果转录组测序获得39 912 371条高质量reads(SRA号:SRR9113366,SRR9113367),组装获得91 118条Unigene,55 830条Unigene在NR、Swiss-Prot、GO、COG、KEGG等数据库得到注释.鉴定出参与款冬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129个Unigene,包括91个参与三萜骨架生物合成酶基因,32个萜类合成酶基因,6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25个,涉及上游MVA途径的4个差异基因在花蕾中表达量高于叶,MEP途径的5个差异基因在叶中表达高于花蕾,另外还有10个基因在叶中高表达,9个基因在花蕾中高表达.根据差异基因HMGR、TPS、AS、CYP450基因在花蕾中高表达,推测可能与花蕾中萜类物质含量高有关.结论从款冬转录组数据库中初步获得了可能参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关键酶基因,为进一步阐明款冬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云南省"一县一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热带农业 》 2020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茶叶、水果、蔬菜等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培育产业的发展基础、品牌建设、主体培育、流通平台建设等系统调研,针对在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存在"一县多业"普遍、同质化低层次竞争、资金及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高等农林类院校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分析出现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将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科研及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的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云南粮食政策:运行·问题·完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2011年开始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后,云南实施了包括补贴、耕地、技术发展支持等一系列粮食问题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保持了粮食生产和供给的稳定。但随着情势的变迁,一些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逐渐弱化、耕地的藏粮能力仍然不足、科技方面的进步已难保证"藏粮于技"、一些新情况没有配套政策加以应对等问题也突出出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云南必须完善相关政策,实现粮食生产补贴的合理化,厚植耕地的粮食生产潜力,克服粮食技术支持上的短板,积极应对新情况、提高政策的配套性,使云南粮食生产始终能承担起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方乡村振兴中的应有责任。


酶解时间对灯盏花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原生质体是进行单细胞测序和基因编辑研究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不同酶解时间对灯盏花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采用纤维素酶1%+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0.5%酶液处理愈伤组织悬浮细胞2,3,4,5,6 h,纤维素酶0.5%+果胶酶0.2%+离析酶0.5%酶液处理幼叶4,6,8,10,12,14,16 h.结果表明,不同酶解时间,灯盏花悬浮细胞和幼叶的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均差异显著.悬浮细胞酶解5 h,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达到最高,分别为3.73×105个·g-1、75.84%;幼叶酶解12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1.17×106个·g-1,酶解10 h,原生质体活力最高,为80.98%.叶片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明显高于悬浮细胞.


美国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
《甘蔗糖业 》 2020
摘要:食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本文通过认真梳理、分析美国蔗糖产业有关甘蔗种植、管理、加工、贸易、政策等方面,找出适合我国食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对我国的食糖产业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食糖产业政策,其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高、铁路运输系统十分发达、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借鉴:加强高标准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推进突破性甘蔗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重视甘蔗生产机械化和复合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蔗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滇龙胆草高效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滇龙胆草(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是中国药典常用中药材.滇龙胆草也称尖龙胆,药用根和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肋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等.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糖浆剂、冲剂、丸剂、片剂等多种制剂[1-2].人工种植滇龙胆草是解决原料供求矛盾和发


辣木优良单株的初步筛选
《热带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筛选优良果用种源,以3年生辣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对辣木各相关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产量高、果形好、种子饱满、长势良好的优良单株30株,为进一步开展辣木良种选育及辣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