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甘蔗(模糊匹配)
505条记录
34份甘蔗栽培原种抗褐锈病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甘蔗栽培原种对黑顶柄锈菌的抗性水平,了解Bru1基因在甘蔗栽培原种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可以帮助筛选甘蔗原种抗源种质,提高抗褐锈病育种效率。本研究于2013年对中国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34份甘蔗栽培原种进行苗期抗褐锈病鉴定和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4份供试材料中,1级高抗至3级中抗的有26份,占76.5%。其中13份材料表现1级高抗,占38.2%,6份材料表现2级抗病,占17.6%,7份材料表现3级中抗,占20.6%。分子检测结果显示:34份供试材料中25份抗病材料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出现频率为73.5%;其余1份抗病材料和8份感病材料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本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国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甘蔗栽培原种资源中褐锈病抗性主要由Bru1控制,这一发现为利用Bru1防治由黑顶柄锈菌引起的甘蔗褐锈病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蔗 栽培原种 抗褐锈病基因Bru1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料甘蔗重金属镉、铬、铅含量风险调研初报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采取调查问卷、走访调查和取样本检测共3种方法,在我国糖料主产区广西和云南区域调查甘蔗生产情况,并取甘蔗样本81份检测其茎的铬(Cr)、镉(Cd)、铅(Pb)含量。检测结果:甘蔗在11月份成熟期两地Cr平均含量0.353mg/kg、小于限量值0.5 mg/kg,Cd平均含量0.020 mg/kg、小于限量值0.03 mg/kg,Pb平均含量0.085 mg/kg、小于限量值0.2 mg/kg。说明广西和云南采样区甘蔗3种重金属含量是安全的。

关键词: 甘蔗 重金属 铬、镉、铅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杂交后代BC_1核型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属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越南牛蔗和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Keng)云南95-20杂交后代BC_12个无性系(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用以鉴定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BC_1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10,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核型公式分别为2n=110=116m+4sm和2n=110=102m+8sm,核型分别为2B和2C类型。根据BC_1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推断杂交F1子代与甘蔗商业品种新台糖10号(ROC10)杂交时,染色体以2n+n方式遗传到BC_1后代。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后代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染色体计数法鉴定甘蔗真假热带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

摘要:甘蔗热带种中5个品种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法,分别统计染色体条数,旨在鉴别真假热带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罗汉蔗和Badila染色体条数较为固定,2n=80条,为典型热带种;而50uahpele、Muckche和白眉蔗的染色体众数分别为86、142和104条,与典型热带种(2n=80条)有较大的偏差,由此表明该3个甘蔗品系为假热带种。

关键词: 甘蔗 热带种 染色体 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的效应研究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研究甘蔗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获得施肥量与产量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均对云蔗06-407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氮、磷、钾肥在较低施用水平比较高施用水平对于甘蔗产量具有更明显的增产作用,各因子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施肥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胚性愈伤高效诱导系列研究II.基础培养基对甘蔗胚性愈伤发生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甘蔗栽培品种ROC22、桂11、云蔗06-40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培养基、氮素铵硝比和碳源对甘蔗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培养基对甘蔗胚性愈伤诱导差异显著,MK培养基为最佳基础培养基,而氮素铵硝比和碳源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从基础培养基角度优化了甘蔗胚性愈伤直接诱导体系。同时,由于MK为原创培养基,本研究可丰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培养基选择。

关键词: 甘蔗 胚性愈伤 基础培养基 氮素铵硝比 碳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3份云南育种机构常用的甘蔗亲本资源为研究对象,10份甘蔗原始亲本种为外群体,使用30对多态性较高、在甘蔗遗传连锁图谱上分布较为广泛的Genomic-SSR引物对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开展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常用亲本在30个SSR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获得363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352个,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和多态性信息量分别为96.97%和0.9441;在Jaccard相似性系数方面,云南甘蔗常用亲本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2804~0.7329之间,平均为0.4309,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来自大陆地区的亲本遗传差异最大,其次为来自国外地区的亲本;UPGMA聚类分析将所有亲本材料分为一大一小两个类群,而大类群又可分为2个亚类群,中国大陆地区一些既是主栽品种又是亲本的材料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引自国外的大部分亲本和一些老的国内自育亲本也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将为上述亲本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全国育种机构在亲本选择和组合配置上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甘蔗 常用亲本 遗传多样性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株高相关性状数量研究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以31个甘蔗栽培品种的无性系植株为材料,对甘蔗株高相关表型性状进行了数量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株高、节间数、节间长度及下部、中下部、中部节间长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节间长度与节间数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节间长度同株高的相关度优于节间数。中部节间的长度与甘蔗株高的相关程度高于其他两个部位。除首段外,材料差异对甘蔗各段节间的长度均造成了显著性差异。不同段位节间长度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具有随节间距离增加而减弱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实用性,同时可为甘蔗选种技术的改良与提高进行有益的数据积累。

关键词: 甘蔗 株高 节间数 节间长度 相关 数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AUSCANE和QCANE等其他甘蔗模型作了介绍。对甘蔗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甘蔗 作物生长模型 APSIM–Sugarcane CANEGR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败育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染色体压片法研究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终变期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均出现落后染色体;中期Ⅱ形成"八"字形纺锤丝、后期Ⅱ二分体2个子细胞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三分体、微核、大小不等的四分体以及多面体等异常细胞;同一小花的3个花药中几个不同时期的分裂相同时存在。进一步应用DAPI荧光染料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小孢子在单核时期就发生皱缩变形。该结果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染色体行为和异常细胞分裂是导致杂交F1代花粉完全败育的主要原因。花粉败育时期为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单核小孢子时期。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F1代 花粉败育 减数分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