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质地对柱花草生长发育、生物量及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土壤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云南省元谋县小雷宰流域内壤土、砂壤土和重壤土3种质地土壤上,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土壤质地对柱花草生长发育、生物量及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土壤质地上种植柱花草,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幼苗期增加缓慢,而分枝期后增加快的趋势。壤土耕性好,兼有砂土和重壤土的优点,有利柱花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柱花草地上部生长量、生物量及改善土壤肥力方面显著高于重壤土。砂壤土有利于柱花草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柱花草地下部生长量、生物量及根瘤显著高于种植在重壤土。在3种土壤质地种植柱花草后,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均有上升趋势。综合而言,通气性和保肥保水能力居中的壤土更适合柱花草的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的积累。


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探明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统一采用烟草专用肥(配合常规施肥方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比分析氮素前移模式(伸根期追肥40%,旺长期60%)与常规施氮方式(伸根期追肥25%,旺长期45%,成熟期35%)烤烟的田间生长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前移处理较常规氮肥模式的烤后烟单叶重、叶质重以及含梗率显著降低,物理性状更好,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增加。在不同施肥方式中,上部叶以氮素前移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表现较好,中部叶则以氮素前移配合常规施肥方式处理的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氮素适当前移,有利于促进烤烟前期生长发育,并控制后期长势促进成熟落黄,提高烟叶质量与经济效益。


几种食用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筛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木薯品种,为在生产上推广种植鲜食木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试验方法,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SC9、GR891、SC201、沙田木薯、ZM8229的出苗率、生长发育、节点数、节点距、产量、淀粉含量。【结果】SC205(CK)发芽快、出苗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SC201生长最快,其次是GR891,最慢的是SC9;SC205(CK)的节点数最多,节点距最短,SC201节点数最少,节点距最长;SC9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9.14%,其余品种均比对照低,以沙田木薯产量最低;淀粉含量SC201最高,为30.35﹪,其次是GR891,为30.12%,分别比对照增加32.71%和31.71%。【结论】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木薯品种是SC9,其次是GR891和SC201,沙田木薯和ZM8229居中,最差的是SC205(CK)。


不同光质对苹果砧木JM7组培苗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苹果砧木"JM7"春季茎尖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及组合对不同阶段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萌芽诱导培养基LS+6-BA 4.0mg/L+NAA 0.2mg/L,增殖培养基LS+6-BA 2.5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1/2LS+NAA 0.5mg/L+IAA 1.0mg/L)、培养温度、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LED光源比荧光灯光源有利于苹果砧木JM7的发芽、增殖分化、幼苗生长发育及生根;LED红/蓝配比为5∶5时,JM7的发芽效果最好;LED红/蓝配比为6∶4时,在增殖分化阶段、生根阶段的效果最好,其次为LED红/蓝7∶3、LED红/蓝5∶5,有利于苹果砧木JM7的萌发、幼苗的分化生长以及生根,优于荧光灯组和其他光源搭配。


不同巢脾对大蜡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蜜蜂杂志 》 2016
摘要:大蜡螟是东方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是造成蜂群飞逃的主要原因。为了弄清饲料营养对大蜡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用5种不同的饲料(中蜂不带花粉巢脾、中蜂带花粉巢脾、人工饲料、意蜂带花粉巢脾、意蜂不带花粉巢脾)饲喂大蜡螟幼虫,通过定期测定幼虫体长,以确定饲料营养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蜡螟幼虫在不同饲料中平均增长长度分别为:3.25 mm、10 mm、4 mm、11.25 mm、3.66 mm,在带花粉的中、意蜂巢脾两组中大蜡螟幼虫生长最快,人工饲料组、不带花粉的中意蜂巢脾组中大蜡螟幼虫生长最慢。说明有花粉的巢脾有利于大蜡螟幼虫的生长发育。


不同光质对烟草叶片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覆盖白、红、黄、蓝、紫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了烟草叶片在70 d生长发育期内,光质对烟叶生长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白膜处理相比,处理14 d,红、紫膜处理的叶长显著增加,各处理叶宽、株高、茎围差异不显著;在14~42 d处理下,蓝膜处理对叶长、叶宽、株高抑制明显,增加茎围粗度;2处理14~42 d,蓝、黄膜促进光合色素含量降解,处理42~70 d,蓝、紫膜延缓烟叶衰老,红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3处理14~70 d,与黄膜处理相比,红、蓝、紫膜处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结果表明,烟草不同生长期对光质的反应不同,红光、蓝光、紫光有利于烟叶的生长发育,黄光对烟叶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


几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A)、哈茨木霉(B)、德根贝(C_1、C_2、C_3、C_4、C_5)等微生物菌剂对3年生三七植株的病害发生情况、生长发育、地下部分干物质产量和三七根部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植株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总干重、总皂苷含量均有一定的作用。处理C_1的植株发病率为13.25%,防治效果最佳;各生物菌剂对三七病害防治作用效果大小依次为:C_1>A>C_2>C_4>C_5>B>C_3>CK_2>CK_1。处理C_1对三七的株高、茎粗和剪口粗影响最大,比CK_1分别提高41.11%、44.44%和33.96%。处理C4对三七的叶长、叶宽影响最大,比CK1分别提高37.13%、24.27%。各生物菌剂处理对三七地下部分干重的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C_1>C_3>C_4>B>A>CK_2>C_2>C_5>CK_1。处理C_3的剪口和须根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69.15%、248.24%,分别比CK_2提高87.34%、378.71%;处理C_1主根和剪口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59.61%和36.78%,分别比CK_2提高205.01%和51.49%。综合来看,处理C_1(97 mL/667m~2)对三七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产量及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富源花魔芋对不同硝酸钾施用量的吸收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展叶期不同硝酸钾施用量(0、337.5、675.0、1 012.5 kg/hm2)对富源花魔芋的长势、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含钾量、球茎葡甘露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钾肥的施用对展叶期魔芋株高和展幅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8月前,株高增加显著;展幅增加延续到9月,以至于显著增加了魔芋的产量。最佳KNO3施用量为337.5 kg/hm2,平均单个大芋重量和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0.375 kg和42 855 kg/hm2,生长系数为7.14,比对照增加55.2%。魔芋地上和地下部分含钾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而上升,说明魔芋是一种喜钾作物,对钾素营养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但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不明显,高施钾处理甚至比中施钾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下降。魔芋地下部分植株钾增长率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降低,低施用量处理植株钾增长率最高为45.09%。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魔芋中葡甘露聚糖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供钾量为1012.5 kg/hm2时,葡甘露聚糖含量最高,达到53.89%,是对照的1.49倍。低KNO3施用量处理,魔芋葡甘露聚糖产量增长率最高为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