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川续断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14
摘要:为了研究川续断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川续断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川续断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覆土厚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续断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0~25℃,发芽率可达76.50%;(2)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3)对pH值的适宜范围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4)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45%和35.83%;(5)川续断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cm;(6)川续断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


粗茎秦艽种子检验方法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的方法,对云南维西产粗茎秦艽种子的真实性、净度、水分、重量和发芽率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粗茎秦艽送检种子批次的最大重量应为5000 g,送检样品最小重量为25 g,净度分析试样最小重量为5g;种子真实性鉴定采用感官加显微观测法,重量测定采用千粒法,水分测定采用高温烘干法(130~133℃,1 h)。发芽试验采用纸床法,可采用20℃温汤浸种24 h或赤霉素(GA3)50×10-6溶液浸种8h进行种子处理,其发芽记数时间分别为10~28 d和10~32 d。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粗茎秦艽种子检验方法,为制定粗茎秦艽种子检验规程提供了依据。


肥荚红豆种子无菌诱导植株再生及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肥荚红豆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种子预处理、诱导萌发、不定芽增殖、壮苗、生根的方法,摸索培养基中激素的最佳配比,建立了肥荚红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5%~10%NaOH溶液浸泡种子1 h的预处理有利于促进肥荚红豆种皮的剥离和种子萌发;适宜于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MS(Read)+6-BA 0.5 mg·L-1+NAA 0.1 mg·L-1,萌发率可达1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Read+6-BA1.0~1.5 mg·L-1+KT 0.1 mg·L-1+NAA 0.1 mg·L-1,增殖数可达每瓶23个以上;最佳壮苗培养基为Read+6-BA 0~0.5 mg·L-1+NAA 0.1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Read+IAA 1.0 mg·L-1,其生根率可达90.54%。研究结果提高了肥荚红豆的繁殖效率,有效促进肥荚红豆组培规模化育苗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应用,对推动其产业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和播种基质对5种野生百合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宝兴百合、大理百合、岷江百合、山丹花和黄绿花滇百合等5种野生百合种子为材料,利用4类不同基质,分别于室温和恒温条件下播种,探讨温度和基质对野生百合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野生百合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在红土和混合基质(腐殖土∶珍珠岩∶红土=2∶1∶2)中3~7 d开始萌发,在腐殖土和草炭土中10~15 d开始萌发,萌发后均快速生长。岷江百合种子在腐殖土里发芽率最高,另外4种野生百合在草炭土里的发芽率最高。在草炭土里播种的百合种子,虽萌发较晚,但萌发后长势较快,以岷江百合种子生长势最快。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促进种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农业科技通讯 》 2012
摘要:建立健全的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文章对蒙自市种子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并列举了种子管理和执法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提出了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的措施和建议。


水稻种子风筛精选加工中筛片组合孔径比参数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确定水稻风筛精选中筛片组合关键参数,提高加工的水稻种子的净度和发芽率,进而提高种子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以云南省籼稻、粳稻2个类型的18个主栽水稻品种的种子为材料,在测定其种子的粒径比基础上,用进口的LA-LS小型风筛精选机设备,开展风筛精选加工中不同筛片组合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粳稻种子平均粒径比为1.40,籼稻种子平均粒径比为1.33;种子粒径比、下/上筛片孔径比(以下简称筛片孔径比)与净度及获选率之间呈线性关系;满足粳稻进行精选加工的上层筛片尺寸为2.60mm,下层筛片尺寸范围为1.70~1.90mm,最佳筛片孔径比为0.73。适于籼稻进行精选加工的上层筛片尺寸范围为2.25~2.60mm,下层筛片尺寸范围为1.50~1.90mm,最佳筛片孔径比为0.63。本研究获得的筛片组合关键参数在加工能力为4t/h的CIMBRIA DELTA SUPER 104型种子加工精选设备上进行验证,获得了加工种子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步提高的效果,研究结果为水稻种子风筛精选加工和标准化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