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2个柱花草材料幼苗期抗旱鉴定初步结果
《热带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旱季是云南柱花草种植幼苗主要生长期,鉴定柱花草各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性对指导柱花草种质创新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试验棚内,对2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 gianensis)种质材料幼苗期进行干旱处理,分别测试其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其幼苗期的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中,圭亚那柱花草1(S.gianensis seabrana)、爱得华柱花草(S.gianensis cv.Endeavour)、黑种柱花草(S.gianensis USF873016)和西卡柱花草(S.scabra cv.Seca)相对较耐旱,其中西卡柱花草的抗旱性最强。


云南苹果病害的调查与鉴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昆明、昭通、曲靖、丽江等4个市苹果主产区的苹果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苹果常见病害共23种。其中,真菌病害16种,病毒及类病毒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4种。与全国总体病害调查情况比较,云南腐烂病的发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与全国其他省份相似,是昭通危害生产的主要病害。苹果白粉病、病毒病和锈果病等为云南苹果常见病害。苹果锈病、灰斑病为云南首次报道的新分布。本文还讨论了病害对云南苹果产业的潜在影响和苹果病害的防控策略。


苗期不同基因型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与评价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28份耐低磷种质资源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苗期耐低磷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5×10-6磷水平下可有效鉴定苗期各水稻基因型的耐低磷能力,以苗期相对根干重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以相对根干重为筛选指标获得苗期耐低磷种质共14份,分别为武糯1号、盐粳2号、双城糯、麻酒谷、软稻子、大红芒、大白芒、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普粘7号、嘉农育257、农林12、意大利4号、滇屯502,这些品种可作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云南大豆品种抗虫性鉴定及评价方法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栽培接虫鉴定与田间套种自然鉴定相结合,对9个大豆育种新材料和品种进行了抗鳞翅目害虫鉴定及评价试验研究,用目测抗虫指数调查法,计算平均抗虫指数,得到综合抗虫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2-1、滇豆6号、滇豆7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抗虫(R);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1-1、29-1、67-1、89-1、滇豆4号、滇豆5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中抗(MR)。试验结果品种间差异明显,调查及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为大豆田间抗虫品种筛选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ISSR标记对茶树新品种佛香茶亲本的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佛香茶新品种的亲本来源,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佛香茶及其拟似亲本共15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18个引物共扩增出235个位点,其中198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4.25%,表明15个品种间遗传基础较窄。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860,平均0.724。相似系数分析表明,佛香1号、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比较一致;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较一致;而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基本一致。UPGMA聚类则将佛香茶与云抗10号、长叶白毫、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显示,佛香1号与云抗10号距离较近;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之间距离较近;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之间距离较近;而福鼎大白茶则处于中心位置,表明福鼎大白茶为佛香茶亲本之一。ISSR标记分析结果明确了佛香茶的亲本来源:佛香1号的亲本是云抗10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2号、佛香4号的亲本是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3号、佛香5号的亲本是长叶白毫与福鼎大白茶。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筛选适于高效抗性育种的茶树亲本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低温处理试验等方法,对105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和抗虫性鉴定,筛选出11份抗性表现较好的资源,其中抗寒性较强的资源有‘86-8-1’、‘86-9-12’、‘86-12-7’、‘86-6-9’、‘河头白尖毛茶’和‘弄岛黑茶’等6份,抗假小绿叶蝉虫性较强的资源有‘马鞍山大叶茶’、‘昌选2’和‘中叶2号’3份,抗咖啡小爪螨虫性较强的资源有‘基诺大叶茶’和‘丫口小茶’2份,抗根结线虫性较强的资源有‘84-1-1’和‘曼喷龙大叶茶’2份。这些抗性资源既可直接用于推广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为推动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