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Fertilization(模糊匹配)
69条记录
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节水灌溉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的优化施肥方案,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陆良县多年多点早春马铃薯"3414"试验确定的推荐施肥量为基础,设置5个施肥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及肥料相同用量条件下,与常规施肥处理(T1)相比,采用滴灌施肥的T2、T3、T4和T5处理马铃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高,增产增效明显。其中以配方肥70%做基肥+苗期滴单质肥料15%+现蕾期滴单质肥料15%和配方肥50%做基肥+苗期滴水溶肥25%+现蕾期滴水溶肥25%处理效果最好,比常规施肥处理出苗率提高了1.5%~4.7%、单株结薯数增加了0.7个以上、单株薯重显著增加了33.6~47.3 g、商品薯率提高了0.2%~0.5%,同时在产量上与常规施肥处理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分别显著增产10.7%和9.3%,增效15.6%和9.7%。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选择应用这两种施肥方式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冬马铃薯 水肥一体化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3414”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在马铃薯生产中,施肥的种类和用量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试验通过采用14种不同处理施肥方法的"3414"试验,寻求好的施肥配方组合。[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第12(N1P1K2)种处理的施肥方法不但对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分枝、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有较大的作用,其茎叶产量也最好。即每667 m2施氮、磷、钾分别为12.5 kg、8.0 kg、25.0kg,马铃薯茎叶产量为4 334.2 kg,地下薯块产量达到2 866.8kg,在14个配方试验组合中是最高的。[结论]通过实验,为马铃薯栽培选择好的施肥配方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3414 配方施肥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研究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为三角叶薯蓣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采用种植密度、有机厩肥、氮肥、磷肥、钾肥5个可控栽培因子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1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试验结果表明:16个试验处理的产量折合在6241.67~26416.67 kg/hm2之间,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4个试验因子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磷肥用量F值达显著水平,不同试验处理对三角叶薯蓣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15万株/hm2,施用底肥45000 kg/hm2,氮肥375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480 kg/hm2为该试验设计的最优试验组合。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能有效提高三角叶薯蓣的产量;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是影响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三角叶薯蓣 密度 肥料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枝高度及嫁接后柠檬苗的发芽率、株高、茎粗、分枝数及生物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综合表现最好的为T4(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处理,其次是T2(撒施尿素0.6 g)、T3(撒施柠檬专用肥0.8 g)处理,表现最差的是T8(浇施5%柠檬专用肥)和T7(浇施3%柠檬专用肥)处理。在一定施肥浓度范围内,施肥对嫁接后柠檬容器苗的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柠檬容器苗培育时建议采用在基质中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

关键词: 柠檬 容器苗 施肥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及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粳稻品种云粳4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和分次施用尿素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密度相同时,分次施肥的处理比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增产,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直播稻产量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基本苗2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6万/667 m~2的处理产量居中,10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低。(2)在施用控释肥的处理中,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施氮量相同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每穗颖花数刚好相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颖花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提高直播稻产量的主要途径。(3)当密度相同时,抽穗至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群体叶面积和总颖花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分次施肥A1RPQ4处理的群体结构优于其他处理,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最为平稳,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颖花/叶比和粒质量/叶比最大,产量最高,达到875.14 kg/667 m~2。

关键词: 直播稻 施肥方式 密度 产量 群体 干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种类和配比对葫芦巴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提高葫芦巴的生物产量以及籽粒产量,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施肥种类和肥料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4个因素对葫芦巴生物产量的影响为磷肥>有机肥>氮肥>钾肥,对葫芦巴籽粒产量影响为磷肥>氮肥>有机肥>钾肥;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条件下,葫芦巴最高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施用有机肥400kg/667m~2、磷肥17kg/667m~2、钾肥7.5kg/667m~2。

关键词: 葫芦巴 肥料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马铃薯肥料效应研究初探

云南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在现代农业中,准确有效把握N、P、K施肥量,提高肥料农学效率,是农民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为更好地掌握冬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肥料施用的定量化、标准化,进行"3414"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分析N、P、K的合理施用量及肥料农学效率,种植前、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增产增收的效果等。结果表明,N、P、K 3因素对马铃薯产量贡献率最大是K肥,其次是N肥,而P肥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显著。N、P、K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105 kg/hm~2,P2O590kg/hm~2,K_2O 180 kg/hm~2(N∶P∶K=7∶6∶12)。

关键词: 马铃薯 “3414”试验 肥料效应 施肥量 贡献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大金元有机肥配合施用対烟叶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摘要:为了确定寻甸烟区种植“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対烟叶成熟度的影响,2014年在倘甸镇马街村红壤山地烟进行施肥试验。结果:666.6㎡施农家肥1000kg,总施纯N4.2kg,,烟叶的茎叶夹角增大1.5~2.94%;叶的SPAD值增大1.2%~4.1%;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9.7%~11.2%;16.2%~18.7%;6.7%~7.6%;1.62%~12.04%;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 红花大金元 施肥 成熟度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施对大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部分实施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工业大麻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养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以中氮-低磷-中钾处理的养分利用效率较为理想;中氮-低磷-中钾配施使氮素的代谢与同化水平加强,干物质分配更合理,麻皮增厚,麻皮干物比重增加,麻皮产量较高.据此认为,氮磷钾肥料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用量及配比应综合考虑农艺指标和养分利用效率来确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工业大麻 生理 农艺性状 养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控释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控释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参试籼稻在控释肥用量为60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为12.20 t/h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89 t/hm2,差异显著,其抽穗后干物质最大积累量为595.36 g/m2,肥料最大贡献率为48.23%;参试粳稻在控释肥施用量为75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为9.33 t/h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33 t/hm2,差异显著,其抽穗后干物质最大积累量为566.62 g/m2,肥料最大贡献率为25.00%;籼稻控释肥用量超过600 kg/hm2,粳稻控释肥用量超过750 kg/hm2,均不利于其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控释肥 施肥量 干物质 产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