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ermplasm innovation(模糊匹配)
91条记录
15份魔芋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和ISSR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研究不同品种魔芋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对15份魔芋的形态、农艺性状和亲缘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5份魔芋中有6份具有花魔芋的形态特征,4份具有白魔芋的形态特征,2份具有滇魔芋的形态特征,1份为勐海魔芋,1份为珠芽魔芋,1份为甜魔芋。15份魔芋材料的株高、叶柄周长、开展度以及产量都存在差异。42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31条引物共扩增得到49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48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9.80%。15份魔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 1~0.942 9。聚类分析显示花魔芋、白魔芋、勐海魔芋、珠芽魔芋、滇魔芋、甜魔芋各自聚为一类,远杂1号在遗传上更接近于白魔芋。这为今后开展魔芋种质资源的分析评价和魔芋品种选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魔芋 种质资源 生物学性状 I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Bsr-d1的SNP区域在地方品种中的变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地方水稻品种中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Bsr-d1序列变异类型,本研究以收集到的缅甸、老挝和越南共79份地方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计抗稻瘟病Bsr-d1基因特异引物对Bsr-d1基因启动子功能位点区段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研究表明,79份地方水稻均持有抗稻瘟病Bsr-d1或bsr-d1等位基因,品种间存在18个变异位点和22个碱基的差异,根据差异所有品种可归为6种单倍型,其中H4和H6为优势单倍型,分别占测试品种的20.25%、58.23%;6种单倍型中仅H3单倍型携带抗性位点,有8个材料归为此类型,占10.13%。缅甸地方品种拥有H120(15.79%)、H220(2.63%)、H320(13.16%)、H420(18.42%)、H620(50%)等5种单倍型,优势单倍型为H6;老挝地方品种有H120(2.56%)、H320(7.69%)、H420(23.08%)、H520(2.56%)、H620(64.10%)205种单倍型,H6为优势单倍型,表明缅甸、老挝间在单倍型种类和抗性品种比例上均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缅甸、老挝水稻资源携带持久抗性基因Bsr-d1的品种比例远高于中国品种,对中国选育稻瘟病持久抗性品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应加强对该地区种质的引进和分析评价。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有效评价和利用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资源,从400余份云南地方品种糯玉米材料中,筛选出来自云南16个地州市的共48份材料,对其3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数量和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大于10%的有散粉至吐丝(91.4%),抽雄至散粉(55.2%),秃尖长(47.1%),穗位高(26.6%),千粒重(16.7%),穗行数(13.9%),株高(12.6%),吐丝至成熟(11.7%),行粒数(11.7%),轴粗(11.3%),穗粗(10.8%),出苗至抽雄(10.7%),穗长(10.2%),蛋白含量(10.1%);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花丝颜色(1.15)、粒色(1.02)、植株整齐度(0.82)、上位穗上叶叶色(0.72)、株型(0.69)、雄穗护颖颜色(0.67)、花药颜色(0.64)、幼苗强弱(0.5)、支持根发达程度(0.48)、轴色(0.38)、雌穗包被完整性(0.29)、子粒大小(0.2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与株高、穗位高、子粒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含量(干基)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前11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5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1.5时,将48份玉米种质划分为3类。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份糯玉米资源,分别在熟期、株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指标中具有优异性。

关键词: 糯玉米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2份桑树种质资源果用性状调查与分析

蚕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不同桑树种质资源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的适应性,以30份引进种质资源及2份本地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统计果实农艺性状,包括结果枝条数、单芽坐果数、坐果率、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径,检测果实理化性状,包括总糖含量、pH、桑椹红色素含量和出汁率。结果表明,坐果率>95%的品种有21份,单果质量>4 g的种质资源有12份,果汁总糖质量分数>20%的种质资源有1份。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四季果桑、大兴4、72C002、大兴1号、嘉陵30号、云果桑1号、一串红、粤椹大10、46C019等品种生长良好,性状稳定,综合表现较好,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果用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并有效利用印度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筛选可用于评价鹰嘴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及综合表现良好的种质。结果表明: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47%(播种至开花期天数)~85.26%(秕荚数),百粒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实荚数、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和秕荚数的变异系数均大30%,具有很好的改良潜力;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0 9(单株产量)~2.053 5(单荚粒数),平均值为1.930 2,单荚粒数、株高、有效枝数和播种至见花期天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00 0,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700 0,说明各性状的数量指标分布较为均匀;在欧式距离为3.41处,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被分为9个类群,各类群资源数量不同,第Ⅰ~Ⅷ类群均具有一定的性状优势;筛选到4个可用于综合评价印度鹰嘴豆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分别为实荚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株高、分枝数;利用综合D值评价筛选到31份综合表现较好的资源,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优异的基础材料、亲本来源。

关键词: 印度 鹰嘴豆 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江卫矛属植物资源种类与开发利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通过对丽江卫矛属种质资源走访及实地调查,结合标本鉴定和文献资料考证,初步了解了丽江市卫矛属植物资源种类与地理分布,丽江现有卫矛属植物资源16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6种,并对丽江卫矛属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卫矛属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丽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Waxy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位点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为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Waxy基因的4个功能性分子标记,针对75份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PCR检测与分析,并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器对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检测与综合分析。【结果】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基因功能标记In1位置处为GG基因型的有39份,其余的36份为TT基因型或GT基因型;在Waxy基因功能标记E2位置处存在缺少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有63份;在功能标记E4mq位置处为A基因型、G基因型、C或T基因型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有8、37和30份;在功能标记E4op/hp位置处为A基因型、G基因型、C或T基因型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有18、15和42份;Waxy基因功能标记E2、E4mq和E4op/hp位置处,携带不同的基因型,其对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对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标记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结果,发现携带不同Waxy等位基因型,其对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不同,这为利用Waxy基因功能标记辅助选育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软米 种质资源 Waxy基因 功能标记 直链淀粉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甘蔗种质资源梢腐病田间抗性评价及农艺性状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瑞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梢腐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优异的云瑞甘蔗种质,为甘蔗抗梢腐病育种及培育高产高糖新品种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161份云瑞甘蔗种质为研究对象,3个生产性品种为对照,分别调查参试材料新植蔗和宿根蔗梢腐病发病情况,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病性评价;于甘蔗成熟期测量与甘蔗产量和糖分相关的株高、茎径、锤度和有效茎数4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新植蔗与宿根蔗间的梢腐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田间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梢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株高、有效茎数和锤度呈负相关,其中发病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情指数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梢腐病的发生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大;根据病情指数将161份云瑞种质划分为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6大等级,其中高抗30份(占18.63%)、抗病54份(占33.54%)、中抗24份(占14.91%)、中感13份(占8.08%)、感病10份(占6.21%)、高感30份(占18.63%);新植蔗和宿根蔗均未发生梢腐病的有11份(占6.83%);聚类分析将86份抗病型种质分为六大类群,第Ⅱ和第Ⅴ类群产量和糖分性状较好,其中云瑞04-145、云瑞09-753、云瑞05-283、云瑞05-733和云瑞10-554等27份材料不仅抗梢腐病,还具有高产高糖育种潜力。【结论】大部分供试云瑞甘蔗种质易感梢腐病,且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率高、发病更严重。CP×云瑞类型组合具有较好的梢腐病抗病性和高产高糖育种潜力,评价出的27份云瑞甘蔗材料可为甘蔗抗梢腐病和高产高糖育种提供种质来源。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梢腐病 抗病性评价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普通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是水稻(O.sativa L.)的野生近缘种,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以覆盖除云南外的中国普通野生稻分布区的1777份种质资源为对象,进行抽穗期、花药长度、粒长、粒宽和粒重5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方差分析.结果 表明,中国普通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抽穗期、花药长度、粒长、粒宽和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是6.36%、17.10%、7.32%、8.86%和15.90%,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30、1.47、1.45、1.39和1.33.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和第2主成分主要与产量性状有关,累计贡献率达到83.31%;第3主成分主要与抽穗期有关,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约为95.46%.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发现普通野生稻群体可以分成3个类群,类群1主要来自江西和湖南,类群2主要来自于广西和广东大部分区域和福建,类群3主要来自于海南和广东南部区域的湛江市,样品的聚类关系和地理位置成正相关.以地理群为因素对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药长度、抽穗期和粒长变异在不同地理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分别为69.09%、57.98%和77.56%,而粒宽变异所占比例为6.20%,花药长度、抽穗期和粒长变异在普通野生稻地理群间差异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稻是水稻基础研究与育种的战略性资源,野生稻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稻种质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野生稻栖息地遭到严重破环,一些重要居群濒临灭绝.自1996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设立专项对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并实施了异位保存和原生境保护项目.本文全面总结了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取样、异位保存与原生境保护的技术、方法和成效,并通过对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现状评估和未来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野生稻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野生稻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