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rowth(模糊匹配)
200条记录
4个猕猴桃品种在云南省石漠化地区的引种表现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省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的猕猴桃品种,引进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4个猕猴桃品种,观察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进的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差异较大,以东红最早,金艳最晚,早晚差异达42 d;萌芽率以翠玉最高,为86.00%;果枝率及着果率均以金艳最高,分别为82.00%和79.00%;翠玉及寻猕196的单株产量分别达到41.57 kg及42.53 kg,显著高于东红及金艳;单果质量最大的为金艳,达到了116.97 g,最小的为东红,为92.99 g;可溶固形物以金艳及东红较高,分别为17.50%及17.17%,显著高于翠玉和寻猕196;可滴定酸寻猕196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为15.19 g/kg;维生素C以翠玉最高,为159.00 mg/100 g。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序为东红、金艳、翠玉及寻猕196。引进的这4个猕猴桃品种均适合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选择东红及金艳猕猴桃。如考虑到成熟期及果肉颜色等因素,也可同时发展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品种。

关键词: 猕猴桃 引种 石漠化地区 物候期 生长特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的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研究

中草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栽培滇重楼Paris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生物量和性状差异,并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异速生长分析.方法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滇重楼根茎生物量与采集地经纬度、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与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样品间植物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比较;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standardized major axis regression)对滇重楼的生物量积累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异速生长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12个不同产地的5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平均值在1.19~19.73 g,不同产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该差异与产地经纬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滇重楼植株的根茎生物量均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种植5年后根茎生物量一直呈现快速积累趋势.相同生长年限植株中,云南省元阳县样品根茎生物量显著高于姚安县样品(P<0.05),并且数值具有更高的变化范围.滇重楼植株的总生物量、株高、叶生物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均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比叶面积均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减小.云南省元阳县滇重楼样品根茎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云南省姚安县样品根茎生物量比例不随生长年限变化而变化.滇重楼植株总生物量和根茎生物量、株高、叶生物量、比叶面积之间均存在异速生长关系.与云南省姚安县滇重楼样品相比,云南省元阳县滇重楼样品根茎生物量积累速率高、株高较矮、叶生物量积累速率较低、比叶面积较大.结论 培育高产滇重楼,应考虑选择株高较矮、叶片较大而薄的地理种源;人工栽培滇重楼时需要注意合理控制光照等因素,从而提高滇重楼药用部位产量.

关键词: 滇重楼 生物量 异速生长 功能性状 产量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叶面肥对魔芋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研究分析叶面喷施不同量"量宇植物之母"对魔芋长势、叶片光合效率及其球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T1(CK,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处理T2、处理T3、处理T4分别为10 mL、20 mL、30 m L"量宇植物之母"+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结果表明,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都高于处理T1(CK)。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处理T1(CK);处理T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最大,大芋平均重量(0.149 kg)、子芋平均重量(13.0 g)和单株产量(0.206 kg)均最高,生长系数为8.24,折合单产为21330 kg·hm-2,比对照增产10.09%。处理T2、处理T3、处理T4的烂芋和死株占比都低于处理T1(CK)。处理T3粘度最大,为5083 mPa·s;处理T4葡甘露聚糖含量最大,为18.91%;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为7.70%;4个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08%~2.11%。施用"量宇植物之母"能够增加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增加了魔芋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强了魔芋植株的抗病性,提高了魔芋的产量。施用较高浓度"量宇植物之母"能够提高魔芋球茎葡甘露聚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关键词: 花魔芋 叶面喷施 长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比例配施对文山三七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施肥对于三七产量的影响,为减少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文山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试材,设计5个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的氮肥处理,分别为T1硝态氮∶铵态氮=100∶0、T2硝态氮∶铵态氮=75∶25、T3硝态氮∶铵态氮=50∶50、T4硝态氮∶铵态氮=25∶75、T5硝态氮∶铵态氮=0∶100,分析比较在不同追肥时期施用不同配比的硝态氮与铵态氮对植株农艺性状、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三七生物量及产量最高;随着施用NH+4-N比例的增加,植株根茎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皂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皂苷含量在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及皂苷含量积累有显著影响;单一施用NO-3-N或NH+4-N效果差,混合氮源施肥更利于二年生三七生长,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二年生三七生长和药用成分积累状况最佳。

关键词: 三七 硝态氮 铵态氮 生长发育 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寄主选择性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选择压力 非选择压力 危害指数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21

摘要:菌核形成与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子实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其他物质培养羊肚菌菌丝,观察菌核生长情况,从而初步判断其形成菌核的培养基限定条件.结果表明,碳源营养添加物为淀粉和乳糖,浓度为10 g·L-1;氮源添加物为NH4HCO3、KNO3和甘氨酸,浓度为250 mg·L-1;添加KH2PO4,浓度为1 g·L-1,均能较好地促进羊肚菌菌核的形成.

关键词: 羊肚菌 菌核 生长影响 培养基 添加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木薯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根腐病评价

中国热带农业 2021

摘要:本研究从出苗率、生长发育、产量、淀粉含量以及对棕榈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评价等方面,对8个木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在云南地区表现较好的优良抗病品种‘SC8’和‘GR4’,以期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木薯 生长发育 产量 抗病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薹和芥蓝种间杂交胚挽救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适合菜薹和芥蓝种间杂种的胚挽救实验方案。【方法】以菜薹(菜心)作为母本,芥蓝作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对种间杂种进行人工胚挽救培养,设置8种不同成分的胚挽救培养基,6个不同取材时间,4种增殖培养基,9种不同成分生根培养基。【结果】ERM4(MS+6-BA 0.5 mg·L-1+NAA 0.5 mg·L-1+KT 1.0 mg·L-1+AC 1.0 g·L-1)出胚率达26.32%,为最佳胚挽救培养基;授粉后第12天取材,出胚率达26.32%,为最适宜取材时间;DM1(MS+6-BA 0.9 mg·L-1+NAA 0.1 mg·L-1)培养基增殖系数最大,为5.37,为最佳增殖培养基;RM4-2(1/2MS+IBA0.5 mg·L-1)培养基生根率为37.21%,平均生根时间为8.33 d,生根最快,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于授粉后12 d取材,胚珠接种在ERM4培养基上,出胚后接种在DM1培养基上增殖,在RM4-2培养基上生根,能够显著提高种间杂种的获得率。

关键词: 菜薹 芥蓝 种间杂交 胚挽救 增殖 不定根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海拔气候因子对香蕉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香蕉作为云南热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缺乏对高品质形成外部环境因素和品质组成内部因子的系统研究,不能有效地突出其品质优势,直接影响了云南省香蕉产业的整体效益.[方法]通过对蕉园海拔510、660和810 m的香蕉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调查,结合测定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湿度和香蕉品质,分析不同海拔气候因子对香蕉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香蕉生育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延长.光照强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空气温度随海拔升高显著降低.植株高度和假茎周长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香蕉果实品质随着海拔的增加呈现显著提升趋势.[结论]本研究认为温度是影响香蕉生长的重要气候因子;香蕉果实品质随着海拔的增加呈现显著性提升趋势,其中酸度也呈现提高趋势,需进一步明确海拔对香蕉果实口感的影响.

关键词: 海拔 香蕉 气候因子 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除草期对白芨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目的:探索白芨不同时期除草对白芨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白芨适宜的除草时期,为白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紫花三叉白芨为材料,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除草(CK)为对照,除1次(4月初),除2次(4月初,5月初),除3次(4月初,5月初,6月初),除4次(4月初,5月初,6月初,7月初),除5次(4月初,5月初,6月初,7月初,8月初)。结果:除草不同时期对白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选择在5月初,6月初,7月初各除1次草有利于白芨的生长发育;白芨进入旺长时期,对白芨生长采取除草措施对白芨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不同的除草时期对白芨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影响,在5月初和6月初除草促进根的生长,7月初除草促进茎和叶的生长发育。结论:不同的除草时期对白芨的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大,应选择在4月初、5月初、6月初、7月初分别进行除草1次,能保证白芨的生长发育良好,品质优良。

关键词: 白芨 生长发育 除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