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模糊匹配)
623条记录
余甘子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给余甘子品质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余甘子种质创新及果实开发,研究测定源自不同地区的12份余甘子资源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等主要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皮数和腹缝线在聚类指标中可不予以考虑,余下的18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首先单果重、果肉重、果核重、纵径、横径、果肉厚最先聚在一起;粗纤维、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等7个体现了果实质构的指标聚为一类;回甘度和果核粘离度聚为一类;最后Vc单独聚为一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单果重、粗纤维、回甘度、维生素C 4个主要因子。

关键词: 余甘子 品质 评价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悬根长度对水培生菜产量质量和水溶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研究了生菜水培中5种悬根长度(0、1、2、3、4 cm)对其产量品质、生理指标和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在2 cm悬根处理下,地上、地下生物量的鲜重,干重最大;4 cm处理条件下最小。适当提高悬根长度,有助于Vc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悬根长度处理中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低顺序为1 cm>2 cm>3 cm>0 cm>4 cm。根系活力在试验进行至第1周时,除4 cm处理生菜根系活力显著低于其他4个处理,其他各处理间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从试验进行至第2周开始,2 cm处理生菜根系活力均明显高于其余4个处理。通过对营养液中溶解氧含量的检测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悬根长度与水中溶解氧含量呈正相关趋势。综合考虑产量,生理指标和品质(2 cm处理产量为83.00 g/株,Vc含量为12.82 mg/100 g,可溶性蛋白为7.86 mg/g),水培生菜的高度建议采用2 cm悬根处理。

关键词: 水培生菜 悬根长度 产量 质量 生理指标 水溶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土壤无机磷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玉米籽粒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施磷120 kg/hm2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到玉米籽粒理论最高产量的磷肥施用量为181.8 kg/hm2;土壤无机态磷(Olsen-P、Ca Cl2-P)含量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及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过量施用磷肥会降低玉米对磷肥的利用率。

关键词: 玉米 磷肥 产量 土壤无机磷 磷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中国热带农业 2015

摘要:通过开展三类不同株型(直立型、伞状半张开型、张开型)木薯品种在一年生和二年生木薯种植中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观测株高、茎粗、单株薯数、单株鲜薯重和地上部分重量,统计分析单位面积产量,探讨并推荐不同株型木薯品种在云南一年生和二年生木薯生产中的合理种植密度,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云南省木薯单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薯 株型 种植密度 产量 一年生木薯 二年生木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湿交替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2014年在宜良县利用楚粳38和云粳36进行浅湿交替灌溉试验,研究了水稻移栽至成熟期不同浅湿交替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浅湿交替天数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浅湿交替灌溉处理7天后产量比对照减产5%以上。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交替灌溉后受影响,但无明显规律,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产量产生差异。与对照相比,浅湿交替灌溉处理后前期分蘖增长快、齐穗期功能叶叶面积指数增加,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齐穗期浅湿交替处理后茎、叶干重增加、穗干质量下降,成熟期茎、叶、穗干质量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浅湿交替灌溉 产量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对云南春马铃薯适应季节性干旱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云南冬春干旱给旱区农作物带来的农业损失,在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曲靖市开展了免耕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置了5种处理:翻耕种植(CK)、翻耕地膜覆盖(处理2)、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处理3)、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宽行地膜覆盖(处理4)、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套种玉米(处理5),分析不同处理对耕层土壤含水率、土壤储水量、马铃薯出苗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主要生育期覆盖栽培模式的耕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储水量都高于CK;覆盖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出苗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4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为96.7%。处理4和处理5马铃薯株高与CK及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差异显著;处理3、处理4和处理5马铃薯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CK及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处理3和处理4马铃薯商品率显著高于CK,处理4和处理5马铃薯商品率与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差异显著;单株结薯数未达到显著水平。马铃薯增产顺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5,其中处理4增产率最高为71.10%。从经济效益来看,5种处理中马铃薯收益最好的是处理4,净收益为12425.07元hm-2,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净收益为765.04元hm-2,处理1净收益最低,亏损5941.24元hm-2。综合考虑,马铃薯免耕+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模式对提高土壤含水率(5.67%)、增加土壤储水量(4.09 m3hm-2)、缓解季节性干旱效果最好,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宽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增产和增效效果最好。

关键词: 免耕覆盖栽培模式 土壤储水量 马铃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快,株高、单株茎叶鲜重、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鲜重高于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较沟灌增产6 416.08 kg·hm~(-2),增产21.29%,水分利用率高79.5 kg·hm~(-2)·mm-1。膜下滴灌下不同灌水量马铃薯水分利用率随灌水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和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滴灌1950 m3·hm~(-2)的产量最高,为39 732.0 kg·hm~(-2),当灌水量增加到2250 m3·hm~(-2)时,产量较滴灌1950 m3·hm~(-2)处理的下降6 624.5 kg·hm~(-2),下降16.67%。从产量提高和节水方面考虑,在生育期间有效降雨量在70 mm左右时,灌水量在1650~1950 m3·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下滴灌 灌水量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营养液对干旱期及复水后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水分条件及复水后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叶片及根系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程度及复水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营养液均能提高马铃薯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与CK相比,叶片游离脯氨酸增加了8.05%~21.35%,根系游离脯氨酸增加了4.04%~18.37%;叶片可溶性糖增加了12.93%~20.12%,根系可溶性糖增加了10.76%~28.36%;叶片可溶性蛋白增加了6.22%~14.12%,根系可溶性蛋白增加了1.17%~6.54%,马铃薯产量增加了3.19%~7.55%。水分胁迫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大于正常供水,且显著提高重度水分胁迫下马铃薯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植物生长营养液 渗透调节物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的效应研究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研究甘蔗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获得施肥量与产量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均对云蔗06-407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氮、磷、钾肥在较低施用水平比较高施用水平对于甘蔗产量具有更明显的增产作用,各因子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施肥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顶羊肚菌优质菌株的筛选方法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逐级淘汰的方法,对采集的20个尖顶羊肚菌菌株依次从个体大小、菌盖形态及颜色、菌柄形态及颜色、孢子颜色及数量、菌核生成能力方面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尖顶羊肚菌优质菌株M012。产量测试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尖顶羊肚菌优质菌株M012出菇早,个体生长速度快,且高产、稳产。

关键词: 尖顶羊肚菌 优质菌株 筛选方法 菌核生成能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