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滇西北野生牡丹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揭示滇西北天然牡丹居群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利用12个形态指标对18个滇西北牡丹(Paeonia delavayi)的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牡丹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存在广泛的变异,12个性状居群间的变异系数为16.65%~107.78%,种群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8.44%。在研究的18个居群中,宁蒗拉伯乡居群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25.02%;其次是玉龙县大平坝居群,变异系数为26.68%;以丽鸣线路旁居群的变异为最大,变异系数为50.86%。滇西北牡丹变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丰富的表型多样性,12个表型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98.51%,居群间的变异(48.87%)大于居群内的变异(0.59%),表明居群间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滇西北牡丹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坡度能正向依次解释单荚荚长(y_(11))、果柄长(y_(8))、叶柄长(y_(4))和单荚总数(y_(10)),负向依次解释单荚荚宽(y_(12))、荚果数(y_(9))和株高(y_(1));聚类分析结果说明滇西北牡丹居群间表型性状变异是不连续的。


蜈蚣草快繁及其组培苗对砷的富集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应用不同外植体建立蜈蚣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组培苗对砷的富集研究。【方法】以蜈蚣草的孢子、幼芽,以及无菌苗的幼叶、幼茎和顶芽为外植体,以不同浓度的蜈蚣草混合匀浆配比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优选出蜈蚣草组培快繁的最适条件。【结果】幼叶为最佳外植体,其次是孢子,顶芽和茎最差。1/2MS+2,4-D 2 mg/L+蜈蚣草茎叶匀浆混合液(PVCLM)60 g/L为最佳的愈伤诱导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可达100%;1/2MS+6-BA 2 mg/L+NAA 0.2 mg/L+PVCLM 200 g/L为最佳分化培养基,分化率达98.3%;1/2 MS+6-BA 2 mg/L+NAA 0.2 mg/L+PVCLM 200 g/L为最佳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1.1;1/4MS+NA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98%,以上涉及的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7.8 g/L,蔗糖浓度为20 g/L,p H为5.8~6.0。组培苗移栽至尾矿库栽种,成熟后检测蜈蚣草中富集的砷的量达到3318 g/hm~2。【结论】摸索出一套适合工厂化的蜈蚣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组培苗对砷的富集量较野生型高。


云南省昆明市马铃薯晚疫病菌甲霜灵抗药性监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明确云南省昆明市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晚疫病菌对不同浓度甲霜灵的相对生长量。[结果]甲霜灵浓度为5、100μg/m L时,晚疫病菌相对生长量分别为59.24%~98.81%和43.25%~94.15%。52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全部为高抗菌,未检测到敏感和中抗菌株。[结论]甲霜灵在昆明马铃薯产区已完全失效,需引进新型高效杀菌剂进行晚疫病的合理防控。


蛋白质酶水解物的功能特性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 2018
摘要:蛋白质的酶水解产物主要是氨基酸和多肽,其中多肽的含量最高。多肽不仅具有与蛋白质相类似的功能特性,而且还有蛋白质无可比拟的生物活性。综述了蛋白质酶水解物所具有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性质,以及所具有的抗氧化、降血压、抗菌等生物活性,并为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不同树龄水晶蜜柚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为云南地区水晶蜜柚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3、5、7、10、14和21年生树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形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单果重、皮厚及果皮占单果重比例随树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树龄小于14年水晶蜜柚果实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皮厚和果皮占单果重比例显著降低(P<0.05,下同),当树龄为21年(进入老龄结果期)时,单果重显著降低。果皮色差指数L*、a*和b*随着树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树龄相差越大,差异越明显。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97%、18.91和53.70 mg/100 m L;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小值,为0.63%,与其他树龄差异显著。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也随树龄的增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最高,为2.5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晶蜜柚果实的内在品质与果实感官风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感官风味影响均较明显,Vc含量对果实风味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云南省瑞丽地区14年生水晶蜜柚果实的外观品质趋于稳定,其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最佳。


不同消毒药剂及激素对桑树冬芽组织培养的影响
《中国蚕业 》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消毒药剂和激素对桑树冬芽组织培养的影响,以桑树冬芽为研究材料,研究了3%次氯酸钙溶液、10%次氯酸钙溶液、20%次氯酸钙溶液和3%过氧化氢溶液等不同消毒药剂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桑树冬芽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NAA(α-萘乙酸)和6-BA(6-苄氨基嘌呤)不同浓度组合对桑树冬芽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桑树冬芽组织培养的消毒药剂为10%次氯酸钙溶液消毒5 min,污染率为0;桑树冬芽外植体诱导的培养基以WPM培养基中添加0. 01 mg/L的NAA和0. 60 mg/L的6-BA的诱导效果最好。


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的选育
《中国糖料 》 2018
摘要:云蔗081609亲系为云蔗94-343×粤糖00-236,中大茎,早熟、高产、高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5级中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属耐贮性品种。在预备品比、品比和生态试验中,云蔗081609平均蔗产量97.06 t/hm2,全期(11月至翌年2月)甘蔗平均糖分15.88%,平均含糖量15.48 t/hm2;在云南省甘蔗区域化试验中,云蔗081609平均蔗产量108.59 t/hm2,全期(11月至翌年3月)甘蔗平均糖分15.70%,平均含糖量15.98 t/hm2。该品种适宜在水田、坝地、旱坡地、台地种植,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坝地种植增产增收效果更佳。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分析蜂蜜中的黄酮类未知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on trap-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IT-TOF)定性分析蜂蜜中的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推断该未知物可能是黄酮类物质,用质谱检测可知与其他干扰物质是否分离。在确定干扰物质与未知黄酮进行分离后,可以得到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子离子峰和三级质谱碎片,根据碎片离子,推导出了裂解途径,并使用分子式软件预测了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子式。结果综合实验结果,最后定性了蜂蜜中的未知黄酮类物质为"短叶松素",其分子式为C15H12O5。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将黄酮类未知物质与短叶松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离子对m/z 271.06>253.10和m/z 271.06>191.00及离子比率进行比对,确证定性结果是准确的。结论本实验为蜂蜜中黄酮类未知物定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短叶松素 黄酮类未知物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