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蔗区多样性地形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潜力研究
《中国农机化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调查了云南蔗区38个县不同坡度(≤2°,2°~6°,6°~15°,15°~25°,>25°)甘蔗耕地的面积,并调查了不同坡度(2°~6°,6°~15°,15°~25°)耕地发展甘蔗种植的潜力面积。调查数据表明,云南省坡度在0°~15°之间的甘蔗耕地面积最大,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62.6%;坡度≤2°甘蔗耕面积地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4.6%,坡度2°~6°甘蔗耕面积地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5.9%,6°~15°甘蔗耕地占全省甘蔗耕地面积的32.1%;云南蔗区有大面积甘蔗耕地适宜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大部分蔗区优先发展中小型甘蔗实用机械,0°~6°坡度面积较大的蔗区可考虑发展中大型甘蔗机械。


甘蔗微喷节水灌溉试验初报
《中国糖料 》 2012
摘要:对比分析了微喷节水灌溉、漫灌对甘蔗生长和蔗茎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采用微喷节水灌溉技术,实际用水量仅为漫灌的1/3,且能满足甘蔗正常生长水分需求,甘蔗在株高、有效茎、蔗茎产量等农艺指标上与普通抽水灌溉基本一致。


云蔗03-194甘蔗组培快繁技术
《中国糖料 》 2012
摘要:以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2,4-D浓度对幼嫩叶片的切片进行愈伤诱导,以不同6-BA和KT激素配比对甘蔗愈伤进行分化诱导和增殖培养,以不同NAA浓度及香蕉汁添加量诱导甘蔗组培苗生根。结果表明:适宜甘蔗幼嫩叶片愈伤诱导的培养基为MS+2,4-D 1.5mg/L,诱导分化培养以MS+6-BA1mg/L+KT 0.5 mg/L为宜,增殖培养以6-BA 2.0 mg/L+KT 1.0 mg/L为宜,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5mg/L+30mL香蕉汁。以河沙:红壤土(2∶1)为假植基质,假植成活率达92%~96%,植株生长健壮,长势良好。


国外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中国糖料 》 2012
摘要:对引进的9个甘蔗品种在云南开远进行了品比试验,观察测量各品种相应的农艺性状及产质量指标,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了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品种4个。试验结果对甘蔗良种的扩繁、示范、推广及进行杂交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糖蜜生产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中国糖料 》 2012
摘要:介绍了采用糖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技术,以及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废醪液生产沼气的工艺技术,提高了制糖企业经济效益。


国家第六轮甘蔗区试品种瑞丽点表现的同异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参加国家第六轮甘蔗区域试验的13个品系在云南瑞丽点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评价为优秀的是闽糖95/261、福农02/3924、福农99/20169和粤甘16号4个品系,良好的是粤甘18号、闽糖96-6016、赣南99-591、云蔗99-91、粤糖93-159(CK2)和桂引6号(B8)6个品系,表现一般的是Rb76-5418、桂辐98-296和ROC16(CK1)3个品系。在同异分析评判优良的10个品系中,除桂引6号(B8)外,其余8个品系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当地大面积栽培品种粤糖93-159(CK2),可在生产上示范应用;在全国种植面积排第二位的ROC16(CK1)号,在瑞丽试验点同异分析评价表现一般,其在云南瑞丽蔗区生产上基本没有应用。试验结果与品系材料在田间的实际表现吻合,可作为参试品种在云南瑞丽湿润气候生态区及其相似蔗区推广应用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