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分析其生化成分的多样性,初步筛选出生化成分特异的品种资源,为特异品种的发掘利用和繁殖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组分等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5.53%,在4项常规生化成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氨基酸,为14.13%.在儿茶素组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儿茶素,为63.51%.多变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 26份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77.179%的信息,第1主成分贡献率达50.165%,贡献最大的是酚氨比;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6.894%,贡献最大的是表儿茶素(EC);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20%,贡献最大的是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11个生化成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主要聚集了云抗系列品种资源,主要特点为水浸出物、茶多酚、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儿茶素DL-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较高,氨基酸与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含量较低;第2类群聚类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资源,特点是氨基酸、咖啡碱、EC含量较高,儿茶素总量、EGCG及ECG含量较低;第3类群主要是人工杂交茶树品种资源,特点是EGC和EGCG含量较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儿茶素DL-C、EC含量较低.3个类群的4项常规成分的含有率均相对一致,酚氨比和儿茶素组分含有率存在差异.[结论]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大,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茶树资源26份,高咖啡碱茶树资源1份,高儿茶素总量茶树资源15份.
烘焙工艺与拼配对"云南咖啡"品牌的影响分析
《热带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咖啡生豆必须经过烘焙才能产生咖啡独特的色、香、味,烘焙也是将咖啡生豆原料从初级农产品转变成精深加工商品的重要环节。种植海拔、品种、生长区域、初加工方式等显著影响咖啡生豆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及最适宜的烘焙工艺。在单一品种、产区咖啡豆的基础上,采用同种加工方式产生的咖啡生豆原料经烘焙后,口感也较为单一,杯品风味、醇厚度较差。很多企业不会根据生豆特点调整烘焙曲线与进行拼配,导致消费者对“云南咖啡”精深加工产品认可度低,咖啡产品销量增长与国内咖啡消费增长不成正比。文章通过对云南咖啡原料品质特点、咖啡烘焙与拼配重要性的分析,旨在引起生产者关注,从而提升云南咖啡烘焙质量,提高云南咖啡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
云南省4个州(市)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杂交水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云南省疣粒野生稻的自然生存现状,为进一步制定野生稻资源保护政策提供依据,2021-2022年对云南省玉溪市、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等4个州(市)的疣粒野生稻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22年8月,调查的4个州(市)现存疣粒野生稻共有25个点,4个点为新发现.其中,分布范围小于300 m2的分布点占36%,分布范围在300~900 m2的分布点占12%,分布范围在900 m2以上的分布点占52%.根据疣粒野生稻分布的历史资料,本研究调查的州(市)原有11个乡镇共有分布点36个,然而本次实地调查其中的34个分布点,只有21个分布点尚有疣粒野生稻,分布点丧失率为38.24%.本次调查中,部分分布点疣粒野生稻呈现濒危趋势,因此抢救性收集了405份疣粒野生稻种茎样本进行异位保存,有效地保存了云南疣粒野生稻资源,提高了种质保存的安全性.本次调查发现,造成疣粒野生稻消失的主要原因有城镇化建设、开垦种植橡胶树和桉树、除草剂的使用、人为药用以及自然灾害等.针对上述濒危原因,本研究提出建立原位保护、异位保护和生物技术保护等多层次保存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提高野生稻保存和保护的安全性.
关键词: 云南 疣粒野生稻 野生稻资源 分布现状 调查 收集 保护
高蛋白大麦新品种云饲麦406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3
摘要:云饲麦406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云大麦1号为母本、06YD-6为父本杂交,采用系统选育和一年两代等方法选育而成的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20.49%,于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22)530012.在2015-2017年度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中云饲麦406平均产量为5538.0kg/hm2,较对照增产6.6%,表现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和产量高等优良特性,适宜在云南秋播大麦种植区种植.
云南小粒咖啡害虫及其天敌种类
《中国植保导刊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2019-2022年在云南省普洱、大理(宾川县)、保山、德宏、临沧、怒江州6个咖啡主产区开展小粒咖啡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和发生程度的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10目63科109种,其中57种为国内为害小粒咖啡新记录种,为害较为严重的主要害虫有咖啡盔蜡蚧(Saissetia coffeae)、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lor)、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a)、咖啡绿 蚧(Coccus viridis)、茶茸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和革衣云南蝗(Yunnanites coriacea)共计11种;发现天敌昆虫8目22科48种,小红瓢虫(Rodolia Pumil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绒茧蜂(A panteles sp.)、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4 种为优势天敌种类.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60年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种质资源是保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茶科技原始创新、品种选育和特色新产品研发的物质基础。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推动茶树种业创新和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悠久的种茶历史与低纬高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分布有众多的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资源,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和中国茶组植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省份。经过60年的研究,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系统阐述了60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茶树种质资源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特异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以定植于国家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中的50份云南不同地方茶树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化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筛选特异资源。结果表明,50份云南不同地方的茶树资源茶多酚含量为20.35%~33.02%,平均含量为26.72%;氨基酸含量为1.95%~4.20%,平均含量为2.99%;咖啡碱含量为2.03%~5.17%,平均含量为2.93%;儿茶素总量为8.21%~21.29%,平均含量为11.12%。50份云南不同地方茶树资源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较高,32份试验材料属于高茶多酚茶树种质资源(茶多酚含量≥25.0%),26份试验材料属于高氨基酸茶树种质资源(氨基酸含量≥3.0%),1份试验材料属于高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咖啡碱含量≥5.0%),1份试验材料属于高儿茶素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总量≥20.0%)。筛选出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为茶树遗传改良与创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