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发育和性比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7℃的范围内,半闭弯尾姬蜂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完成一个世代在15℃时需要35.97d;20℃时需要21.75d;22℃时需要18.57d;25℃时需要14.92d;27℃时需要14.29d。半闭弯尾姬蜂由产卵至羽化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53℃,有效积温为269.07日度。在15~25℃的范围内,20℃时雌蜂比例最大,雌雄(♀:♂)性比为0.95,温度超过25℃,雌蜂比例明显降低,温度为27℃时,性比仅为0.25。综合温度对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室内繁殖半闭弯尾姬蜂以22℃为最适合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试管子球培育影响因子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百合试管子球出瓶移栽后能较好地萌发,并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东方百合系品种"Siberia"为试验材料,将0.2 g的百合试管子球接种在3种不同蔗糖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中,并在3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以ρ(蔗糖)=6%的培养基25℃培养条件为对照,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对百合试管子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ρ(蔗糖)=2%培养基、15℃的培养条件能进一步促进百合试管子球膨大,田间定植60 d后萌芽率较高,为92.45%,与对照相比,试管子球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淀粉含量降低,说明15℃培养条件能一定程度打破休眠有利于萌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龙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观测滇龙胆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和结论:25℃为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发芽率可达76.33%。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在自然条件下,干藏为种子最佳贮藏方式,可促进种子后熟作用,保持种子活力,但不能超过6个月。100~1 0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明显缩短滇龙胆种子萌发时间,其中5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95.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刺足根螨实验种群生命表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了梯度恒温14~35℃下,温度对刺足根螨实验种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卵孵化率、幼螨和若螨存活率等参数的影响显著,26~29℃为刺足根螨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刺足根螨的雌成螨平均产卵量、种群趋势指数和世代存活率与温度的关系均可用二次抛物线表示,拟合方程分别为y=-1.3434x2+64.881x-602.81(R=0.9596),y=-0.574x2+28.359x-288.19(R=0.9819),y=-0.564x2+28.934x-295.01(R=0.96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