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5个主要甘蔗品种蔗叶的营养成分分析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蔗叶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蔗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选取云南5个主要的甘蔗品种ROC 22、粤糖93-159、柳城05-136、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剥叶模式下的非功能蔗叶,经干燥预处理后,对样品的水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蛋白质(CP)、粗脂肪(EE)、抗营养因子、pH值、发热量、纤维分和有机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品种蔗叶平均含水量为72.38%,干重水分在6.98%~7.16%,ROC 22与粤糖93-159蔗叶含水量显著低于云蔗05-51、云蔗08-1609和柳城05-136 (P<0.05)。不同品种甘蔗叶片经过预处理后,干叶干物质(DM)含量在92.84%~93.02%。5个甘蔗品种伸长中期的蔗叶WSC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云蔗05-01、云蔗08-1609、ROC 22、柳城05-136和粤糖93-159;CP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ROC 22、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粤糖93-159。粤糖93-159和柳城05-136蔗叶中EE含量最低,云蔗05-51最高。5个甘蔗品种蔗叶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低的是云蔗05-51,最高是ROC 22;ROC 22与云蔗08-1609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在46.90%及以上,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P<0.05)。云蔗05-51的蔗叶纤维素含量最低,柳城05-136的蔗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低,粤糖93-159的蔗叶半纤维素含量最高,ROC22的蔗叶木质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最高。云蔗05-51蔗叶的发热量最低,ROC 22最高。蔗叶中乙酸和乳酸含量范围分别为1.16%~1.38%、0.85%~0.99%,含有少量丙酸和丁酸,5个甘蔗品种蔗叶中平均有机酸含量为2.28%。蔗叶pH值呈弱酸性,范围在5.58~5.69。研究表明,伸长中期蔗叶的基本成分因品种不同而差异显著,基本成分与蔗梢相近,可直接作为青贮饲草原料。
不同生态蔗区气候土壤差异对甘蔗生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主产蔗区甘蔗综合实验站的气候和土壤差异、甘蔗产量和糖分差异,明确影响甘蔗大田生产的关键气候、土壤要素,探讨如何通过土壤改良和水肥优化管理提高甘蔗生产潜力,为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通过收集云南、广西和广东3个主产蔗区5个代表站点2018~2019年甘蔗产量和糖分数据,测定土壤指标14项: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度、充气孔隙度、初始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持含水量、有效含水量,比较耕作层(0~40 cm)、深层(40~80 cm)和底层(80~120 cm)各项土壤指标差异;综合分析不同生态蔗区气候、土壤因子与甘蔗产量和糖分间的相关性,明确影响甘蔗大田生产的关键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对甘蔗产量和糖分进行预测。不同生态蔗区站点的昼夜温差、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数年际变异显著,同一站点不同土层的养分指标差异显著,耕作层的有机质和有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层;蔗区土壤为红壤,偏酸性(4.5<pH<6.0),各层土壤容重1.15~1.61 g·cm-3,有效含水量83~206 g·kg-1;土壤有机质含量6.67~22.48 g·kg-1,碱解氮含量37.56~96.97 mg·kg-1,有效磷含量0.42~37.84 mg·kg-1,速效钾含量58.90~171.12 mg·kg-1。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甘蔗产量、糖分综合影响较大且重要变量投影值>0.8的6个关键指标,分别为土壤萎蔫含水量、有效含水量、速效钾含量以及种植地海拔、降水量和蒸发量。上述变量构建的回归预测模型对甘蔗产量、糖分的拟合优度为0.79~0.97,相对误差为4.54%~5.61%。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数学模型,采用种植地海拔、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环境关键变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萎蔫含水量和有效含水量等土壤水肥关键变量,可以对中国主产蔗区甘蔗产量和糖分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另外,建议今后除更新甘蔗良种外,还应注重提高蔗区土壤pH,加强中耕培土、合理施肥并提高钾肥比例,有利于实现甘蔗高产高糖。
甘蔗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摘要:以12个甘蔗品种试验材料,通过桶栽试验,在苗期进行反复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甘蔗幼苗存活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运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苗期甘蔗各生理指标性状进行了反复干旱胁迫下的抗性评价和鉴定,为甘蔗抗旱品种的选择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为其抗旱育种和蔗区抗旱品种示范推广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反复干旱处理后,所有甘蔗品种幼苗存活率、叶片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酶活性均有降低,而叶片Pro、REC、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增加,且各甘蔗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LC 09-15’、‘GT 32’、‘FN 08-3214’、‘YZ 08-1609’、‘YZ 11-1204’、‘YZ 05-51’、‘YR 11-450’和‘DZ 12-88’等8个甘蔗品种的苗期抗旱性强于对照品种‘ROC 22’。通过甘蔗优异抗旱品种的筛选和推广,解决蔗区主栽甘蔗品种‘ROC 22’种性退化性状,可为蔗区有效抵御早春干旱、保证甘蔗稳产、高产提供理论指导。
第十四轮甘蔗区试品种抗旱性比较
《中国糖料 》 2022
摘要:研究甘蔗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对参试品种进行抗旱性综合排序,为抗旱品种的发掘和选育提供参考.本试验以第十四轮全国甘蔗区试品种中13个参试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称重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式,在伸长期测定干旱胁迫第6天时各品种绿叶率、叶片含水率、叶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9个性状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对14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干旱胁迫下,各参试品种绿叶率、叶片含水率降低;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配对处理t检验有5个指标处理间P<0.01,3个指标P<0.05,说明所选指标对干旱胁迫响应较敏感;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可代表甘蔗抗旱性84.1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可概括为形态因子、生理调控因子和伤害感受因子.根据综合抗旱能力D值对14个参试品种的抗旱性排序为:'云瑞12-263'>'福农10-0574'>'新台糖22号'>'福农10-14405'>'云蔗11-1074'>'海蔗28号'>'中蔗6号'>'粤甘52号'>'桂糖13-386'>'中糖13-01'>'粤甘53号'>'粤甘51号'>'柳城09-19'>'中蔗13号'.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试/区域试验 抗氧化酶活性 隶属函数法
甘蔗种质资源蔗糖分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高糖种质发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糖种质是甘蔗高糖育种取得成功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变异的评估是提高遗传改良效率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292份国内外甘蔗品种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3年(1年新植2年宿根)系统的田间试验,对蔗糖分的方差和遗传参数(遗传方差、广义遗传力、变异系数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种质间蔗糖分性状差异极显著,但与年份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3年试验的广义遗传力为0.8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尽管具有较大的极差(平均为10.66%),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平均为10.13%),这可能与参试种质大部分为不同时期育成的商业品种有关.变异系数进一步分析显示,不管是新植还是宿根试验,11月的变异系数均大于之后的各月份.相关性分析显示,11月与总平均蔗糖分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5(P<0.001).表明11月或更早时间可能更有利于蔗糖分的选择.基于3年蔗糖分数据,发掘出平均蔗糖分超过16.00%的高糖种质32份提供杂交利用,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糖育种亲本基因库.此外,本研究还就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糖育种研究提出了建议.
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中国糖料 》 2022
摘要:为促进云南蔗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本文借助营销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与威胁(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蔗糖产业具有:自然条件、区位通道、发展基础完善、外籍劳工成本相对国内低、甘蔗科技社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拥有全国最大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及数据库等优势(S);蔗区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人工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地膜残留日趋严重,蔗产品单一、企业效益低等劣势(W);国家、省州市和县级对糖业大力支持的核心糖料基地建设,政策优势的机遇(O);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蔗糖产业处于劣势,种蔗比较效益低、相关资源利用率低,干旱、虫害对蔗糖产业造成很大冲击,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替代糖、走私糖的冲击威胁(T).据此提出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加快新良种培育和推广利用力度、科学精准防控病虫害,因地制宜建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甘蔗生产新技术,加快推广地膜回收技术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强甘蔗及其副产物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甘蔗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提升甘蔗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大政府投入,扩大"产学研"的合作力度,进而促进云南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省蔗区农业推广服务系统运行现状和发展的研究
《甘蔗糖业 》 2022
摘要:在2011~2015年间,由于受到国际糖价的冲击,云南省一些糖厂倒闭,蔗农收益下滑,甘蔗种植面积下降.在这期间云南省甘蔗产业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果还远不能令人满意.为了明确云南省信息化系统中蔗区农业推广系统运行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蔗区农业推广中主要有蔗区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且不均衡,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落后,信息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同时研究中还发现:云南省蔗区移动互联网络普及率高于电脑宽带网络这一特点.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一代甘蔗产业信息化系统将成为云南省甘蔗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甘蔗新品种在耿马蔗区试验示范评价
《甘蔗糖业 》 2022
摘要:在云南省耿马县勐永蔗区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地点对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进行试验示范,对照品种为ROC22.试验结果表明: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在试验示范中,甘蔗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整体都高于对照ROC22,其中最高的是云蔗08-1609.参试品种综合表现为早熟高产高糖,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优化蔗区品种结构、蔗农增收和企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云瑞17系列鉴定圃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对云瑞17系列47份鉴定圃甘蔗新品系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单茎重、蔗产量、糖分、含糖量等7个性状进行DTOPSIS综合评价,筛选出16份接近度值Cg均超过对照ROC22、粤糖93-159的品系,分别是云瑞17-948、云瑞 17-906、云瑞 17-960、云瑞 17-918、云瑞 17-913、云瑞 17-946、云瑞 17-927、云瑞 17-909、云瑞 17-925、云瑞17-955、云瑞17-919、云瑞17-953、云瑞17-952、云瑞17-924、云瑞17-902、云瑞17-964,其接近度值Cg分别是0.774 3、0.753 1、0.6800、0.6766、0.6640、0.6467、0.6009、0.585 3、0.573 1、0.568 6、0.5652、0.5582、0.5446、0.5400、0.531 1、0.514 2;结合田间观察可知,DTOPSIS评价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其中云瑞17-948、云瑞17-960、云瑞17-918、云瑞17-946、云瑞17-927、云瑞17-955、云瑞17-919等7份材料升级进入品比圃试验.DOPSIS分析法有助于甘蔗新品系的筛选.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甘蔗镉吸收的影响
《甘蔗糖业 》 2022
摘要:为探求Cd污染的土壤添加生物炭对Cd从土壤-甘蔗迁移的影响,本研究以云蔗05-51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土壤生物炭含量分别设为0%、2.5%、5.0%,并加入不同量的Cd(NO3)2·4H2O到土壤,土样有效Cd含量设4个水平(0、100、250、500 mg/kg),共12个处理.在甘蔗幼苗期,对甘蔗株高、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进行测量,对甘蔗地上部分、根系的Cd含量和积累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土壤有效C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蔗幼苗期,土壤中0~500 mg/kg有效Cd对甘蔗株高、生物量积累抑制作用不明显.有效Cd浓度为250 mg/kg的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变化趋势为:5.0%生物炭<2.5%生物炭<0%生物炭.有效Cd浓度500 mg/kg处理85天后,甘蔗地上部分Cd含量趋势为:0%生物炭>2.5%生物炭>5.0%生物炭,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有效Cd浓度为500 mg/kg、生物炭0%的处理,甘蔗根系Cd含量达最高值为131.86 mg/kg,甘蔗根系Cd积累量6.43 mg为最大值.土壤有效Cd浓度为100、500 mg/kg的处理,地上部分Cd积累量趋势为:5.0%生物炭<2.5%生物炭<0%生物炭.总的来说,土壤有效Cd浓度在0~500 mg/kg范围,云蔗05-51在苗期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积累不受抑制.云蔗05-51地上部分Cd积累量明显低于根系.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有效Cd含量呈降低的趋势,甘蔗地上部分和根系Cd含量和积累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