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云木香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云木香GAP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云木香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播期设置3/15(月/日)(A1)、3/25(A2)、4/5(A3)、4/15(A4)、4/25(A5)五个水平;种植密度设置穴行距30cm×10cm(B1)、30cm×20cm(B2)、30cm×30cm(B3)、30cm×40cm(B4)、30cm×50cm(B5)五个水平。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对云木香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播期为A3、A4、密度为B2、B3时产量较高,农艺性状较理想。25处理组合中,A3B2、A3B3、A4B2、A4B3较为理想,4月中上旬、30cm×20cm和30cm×30cm为分别当地云木香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Ⅰ.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江谷退化坡地雨养酸角林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云南热作科技 》 2000
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坡地利用雨养条件栽植酸角的 5种密度试验表明 ,种植密度大 ,水保效益和产量较高 ,但果实品质差 ,经济效益较低 ;种植密度小 ,水保效益和产量较低 ,果实品质较好。综合各种因素 ,在中度退化坡地种植酸角以 6m× 6m栽种密度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