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云木香GAP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云木香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播期设置3/15(月/日)(A1)、3/25(A2)、4/5(A3)、4/15(A4)、4/25(A5)五个水平;种植密度设置穴行距30cm×10cm(B1)、30cm×20cm(B2)、30cm×30cm(B3)、30cm×40cm(B4)、30cm×50cm(B5)五个水平。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对云木香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播期为A3、A4、密度为B2、B3时产量较高,农艺性状较理想。25处理组合中,A3B2、A3B3、A4B2、A4B3较为理想,4月中上旬、30cm×20cm和30cm×30cm为分别当地云木香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
关键词:
云木香
播期
种植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云南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对种植密度、施氮量对白肋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大、施氮量高的处理,其产量、产值也相应较高。但从烟株生长速度、成熟烟叶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等方面来看,种植密度越小,上述各性状表现越好。综合分析,在保山市种植白肋烟,要获取较适中的烟叶产量、较高的产值和优质的烟叶,以每公顷栽烟1.8万株,每公顷施纯氮300 kg为最好。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白肋烟
产量
质量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在海拔2730 m的云南丽江金安乡进行种植密度、纯氮用量、纯磷用量和纯钾用量4个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玛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玛咖的产量有极显著影响,而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对玛咖的影响不明显。玛咖产量较高的是第5组合和第7组合,两者差异不显著,两组合的共同点是施用的纯磷量均达600 kg/hm2。该研究结果可为玛咖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玛咖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施磷量
施钾量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应用L9(34)正交试验,在云南省4个试点进行杂交油菜直播联合栽培试验,研究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的生育时段、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影响均较大,磷、钾肥用量的影响较小。在每公顷种植19.5万株,施纯氮450 kg、纯磷45 kg、纯钾112.5 kg时油菜产量最高。与育苗移栽相比,杂交油菜在直播时需要显著提高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
关键词:
杂交油菜
直播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施磷量
施钾量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关键词:
两系杂交小麦
种植密度
产量
《云南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通过对硼、铜、锌及种植密度4因素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产量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中等施硼量、低施锌量、中等密度下及高施铜量的处理组合籽产量最高;以低施硼量、高施铜量、高施锌量和高密度下的处理组合综合产量最高。
关键词:
工业大麻
云麻1号
硼、铜、锌施用量
种植密度
产量
《花生学报
》
2002
摘要:对法国CIRAD和中国云南的高产栽培方案进行的比较试验表明,花生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不同变化,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云南,花生产量达2500.0~3083.3kg/hm2时,花生高产群体密度以27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花生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云南热作科技
》
2000
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坡地利用雨养条件栽植酸角的 5种密度试验表明 ,种植密度大 ,水保效益和产量较高 ,但果实品质差 ,经济效益较低 ;种植密度小 ,水保效益和产量较低 ,果实品质较好。综合各种因素 ,在中度退化坡地种植酸角以 6m× 6m栽种密度最佳。
关键词:
酸角林
种植密度
干热河谷,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