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rape(模糊匹配)
45条记录
云南干热区葡萄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及发展对策

中国热带农业 2016

摘要:云南干热河谷区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是生产优质葡萄的理想产区。但随着葡萄产业迅猛发展,暴露出气候规律异常、极端天气频发、劳动力匮乏、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和果园管理水平差等问题,严重影响葡萄产业健康发展。针对上述情况,作者系统调查了云南干热河谷区葡萄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云南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葡萄 干热河谷 限制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云南元谋的引种表现

热带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对引进的‘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硕丰’、‘香妃’、‘26-3-4’和‘火洲黑玉’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6-3-4’品种在元谋地区表现良好,成熟较早、颜色鲜艳及耐储运,适合在元谋地区大面积栽培发展;‘火洲黑玉’品种成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及耐储运,但果粒质量较小,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弱,‘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硕丰’和‘香妃’4个品种果穗小、果粒软及不耐运输,不适宜在元谋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鲜食葡萄 品种 引种 云南 元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葡萄品种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的引种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对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和抗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在果实品质、抗性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根据综合性状比较,表现最好的是L20,其次为L18,适宜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葡萄品种 适应性 干热河谷 云南元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葡萄架式和树形应用调查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通过对云南葡萄主产区的葡萄栽培架式和树形应用的调查分析,对架式和树形与葡萄生长发育、产量、果实品质和用工量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从大理州宾川县的架式和树形改造中汲取了一些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对今后类似的葡萄园改造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葡萄 单篱架 双篱架 树形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特色葡萄栽培技术现状调查

中国热带农业 2015

摘要:2014—2015年,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会商2种方法,对云南金沙江、红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区的12个县2.82万公顷葡萄的栽培模式、技术、设施和水肥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葡萄栽培模式日渐丰富,栽培技术逐渐提高,设施栽培水平日趋提升,水肥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应用新栽培技术占调查总面积的36.1%。持续开展栽培技术的引进结合现有栽培技术的整合和优化,集成适宜云南不同气候类型下的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对加快该省葡萄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云南 葡萄 栽培技术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元谋县葡萄品种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介绍元谋县葡萄种植发展优势、品种应用现状、优势品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元谋县葡萄品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品种 应用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氯吡脲和噻唑隆残留及消解

环境化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氯吡脲,可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能防止落花落果,常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葡萄的种植过程中.氯吡脲对人体、牲畜等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眼睛和皮肤具有轻度刺激.噻唑隆也是一种常用于葡萄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芽的分化,而残留于植物中的噻唑隆对人畜具有低毒作用,可对眼睛产生轻微的刺激.很多国家对于氯吡脲和噻唑隆在农业生产中的限量都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如我国国家标准GB 2763—2014中规定了氯吡脲和噻唑隆在葡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都为0.05 mg·kg-1.国内外关于氯吡脲和噻唑隆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葡萄 氯吡脲 噻唑隆 残留 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县干热区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元谋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全国葡萄最早熟的地区之一。介绍元谋县葡萄病虫害和生理病害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对葡萄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元谋 葡萄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白藜芦醇

生物加工过程 2013 CSCD

摘要:以巨峰葡萄果皮为外植体,在添加2.0 mg/L 6-苄基嘌呤(6-BA)和0.1 mg/L 2,4-二氯苯氧基(2,4-D)的B5培养基上诱导葡萄愈伤组织;以50 g/L的初始接种量在添加1.0 mg/L 6-BA和0.05 mg/L 2,4-D的B5液体培养基上建立葡萄悬浮培养体系。在25~27℃下,摇床振荡暗培养(120~130 r/min)18 d后,葡萄细胞生物量和白藜芦醇含量达到最大值(16.17 g/L、95.69μg/g干质量)。在培养第12天时,向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茉莉酸甲酯(MeJA),经过6 d处理,细胞中白藜芦醇含量达235.73μg/g干质量。

关键词: 葡萄 悬浮细胞 白藜芦醇 茉莉酸甲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区葡萄不同灌溉模式需水量调查

中国热带农业 2013

摘要:2011—2012年,在位于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元谋县,采用走访农户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不同灌溉模式的4个葡萄园的亩用水量、株用水量、土壤类型等指标进行定点调查,并随机对其他果园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及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滴灌比漫灌的株用水量节约近50%,比非覆膜滴灌节水30%,该灌溉模式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具有推广潜力。

关键词: 灌溉 葡萄 云南 干热河谷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