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
《农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3.6%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60d后,60、75、90kg/hm2(制剂用量)的防效分别为73.36%、85.97%、86.29%。75、90kg/hm2防效与对照药剂3%呋喃丹颗粒剂相当,且明显优于其他对照药剂。3.6%杀虫双颗粒剂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替代农药,使用剂量以75kg/hm2为宜。


甘蔗蓟马防治新农药试验
《中国糖料 》 2010
摘要:采用多种新农药进行甘蔗蓟马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园、伊维能有效防治甘蔗蓟马,防效均达80%以上,是进行甘蔗蓟马防治较为有效的药剂。


滇西南地区甘蔗生产调查报告
《中国糖料 》 2010
摘要:对滇西南四大蔗区106户甘蔗种植者的生产情况,如蔗地类型、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及效益、产业科技应用状况和甘蔗的竞争作物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田间管理较粗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种蔗效益较低。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建议。


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推进现代甘蔗产业过程中,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是"双高"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甘蔗害虫上百种,不同国家、不同蔗区甘蔗病虫害种类不同,病菌生理小种、病毒株系也不相同,而许多重要的甘蔗病虫害都是通过种苗传播的。提高对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认识,有效地阻止危险性病虫随种苗传播蔓延,增强减灾防灾能力,对确保甘蔗品种质量和甘蔗生产安全,促进甘蔗种植业和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生物有机肥在甘蔗上的应用试验
《中国糖料 》 2010
摘要:采用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与等量配施化肥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较等量配施化肥增产甘蔗13.87t/hm2,提高蔗糖分0.02%,增产蔗糖产量2.18t/hm2,增产甘蔗和蔗糖产量达到显著水平。


建水蔗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