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甘蔗(模糊匹配)
509条记录
甘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对近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甘蔗专业的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就每年资助项目的总金额、项目类别、研究领域分布、受资助单位类型、各省区占的比例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使甘蔗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情况及国内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甘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除草膜防除蔗地杂草试验

广西蔗糖 2010

摘要:为更有效地防除蔗地杂草,在甘蔗下种后进行甘蔗除草膜防除蔗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旱地蔗盖膜后60天内,除草膜对单双子叶杂草株防效达100%;水田蔗盖膜后90~110天,与普通地膜(CK1)比较,除草膜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为:4.1%、2.7%和21.9%,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为:83.5%、65.2%和52.5%。与露地模式(CK2)比较,除草膜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为16.2%、-215%和-96.5%,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7.4%、84.4%和89.2%。甘蔗除草膜在膜后90天内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但在长期连作、多年生恶性杂草种子库丰富的地块使用除草地膜,易造成杂草种类剧减而使杂草种群单一,诱发单一杂草的爆发,因此除草地膜的应用要有选择性。

关键词: 甘蔗 除草膜 田间杂草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陆蔗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及防控对策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对在我国大陆蔗区发生的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甘蔗黄叶病(Sugarcane yellow leaf disease)和甘蔗杆状病毒病(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 disease)的病原病毒、田间症状、分布及危害、传播途径及大陆各蔗区的检测技术做一综述,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提高对甘蔗病毒病的重视,保护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甘蔗 病毒病 防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甘蔗专用除草剂药效试验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5种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49%蔗安、30%蔗龙乐、80%蔗农乐、保蔗等药后14d,防效均达97%以上,且对甘蔗安全。因此,它们均可用作甘蔗苗后杂草处理剂,使用剂量以商品标准剂量即可。

关键词: 甘蔗 除草剂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传甘蔗病害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甘蔗种苗是传播甘蔗病害的主要媒介。结合田间调查对近年来甘蔗生产上最具威胁性的几种常见种传甘蔗病害的发生为害、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流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甘蔗 种传病害 流行特点 防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新台糖甘蔗品种杂交育种潜力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用9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与不同类型亲本杂交,选配组合38个,研究了新台糖系列品种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新台糖系列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64.2%)>母本(57.5%)>父本(26.8%);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蔗产量>糖产量>有效茎>茎径>锤度;9个新台糖系列亲本中,ROC26作为母本,ROC23和ROC24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ROC26×云蔗89-7、选蔗15×ROC23、云蔗94-343×ROC24、L75-20×ROC22、粤糖93-159×ROC10、ROC22×粤辐90-15、ROC10×CP67-412、ROC11×CP72-3591、ROC10×CP72-2086和CP67-412×ROC10等组合后代蔗、糖产量及锤度表现佳,特殊配合力(SCA)强。

关键词: 甘蔗 新台糖品种 育种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传甘蔗病害及温水脱毒种苗检测方法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国外引进的甘蔗主要病害标准抗原抗体,建立了甘蔗细菌和病毒病害系统的血清及PCR检测方法和实验技术体系,可为种传甘蔗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控、温水脱毒种苗生产及推广应用、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甘蔗 种传病害 脱毒种苗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DNA-ITS序列探讨甘蔗近缘属种的系统进化关系

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狼尾草属(PennisetumRich.)的象草(P.purpureum)为外群体,依据rDNA-ITS序列探讨了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与甘蔗植物分类关系较近的8属37种120份材料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ITS1序列长度为200~208bp,变异位点91个,简约信息位点70个,GC含量为60.4%~69.1%;ITS2序列长度为215~220bp,变异位点93个,简约信息位点68个,GC含量为66.1%~73.4%;5.8sDNA序列长度为164bp,变异位点18个,简约信息位点9个,GC含量为54.1%~58.0%;根据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占总位点的比例可以看出,ITS序列比5.8sDNA序列变异程度高,其中ITS1序列又较ITS2序列变异丰富。属种间遗传距离表明芒属(Miscanthus)和荻属(Triarrhena)与甘蔗属(Saccharum)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蔗茅属(Erianthus)和河八王属(Narenga);而莠竹属(Microstegium)、大油芒属(Spodiopogon)、白茅属(Imperata)与甘蔗属亲缘关系较远。根据甘蔗近缘属种的NJ和MP系统发育关系,支持将斑茅(E.arundinaceus)归入蔗茅属,荻属归入芒属的观点;河八王属的河八王(N.porphyrocoma)与滇蔗茅(E.rockii)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属的金猫尾(N.fallax)亲缘关系较远;蔗茅属和芒属属种系统进化关系较其他属种复杂;有4份材料被发现鉴定有误,不应用于后续研究。

关键词: 甘蔗 ITS 系统进化 甘蔗亚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及配套种植技术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在工厂化生产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基础上,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通过一级、二级、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同时,配套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可提高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蔗 温水脱毒种苗 繁殖 配套种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2009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甘蔗间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间作对甘蔗品质和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对甘蔗病虫草害的控制,提出我国甘蔗间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甘蔗 间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