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几个新台糖甘蔗品种杂交育种潜力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用9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与不同类型亲本杂交,选配组合38个,研究了新台糖系列品种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新台糖系列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64.2%)>母本(57.5%)>父本(26.8%);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蔗产量>糖产量>有效茎>茎径>锤度;9个新台糖系列亲本中,ROC26作为母本,ROC23和ROC24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ROC26×云蔗89-7、选蔗15×ROC23、云蔗94-343×ROC24、L75-20×ROC22、粤糖93-159×ROC10、ROC22×粤辐90-15、ROC10×CP67-412、ROC11×CP72-3591、ROC10×CP72-2086和CP67-412×ROC10等组合后代蔗、糖产量及锤度表现佳,特殊配合力(SCA)强。
基于rDNA-ITS序列探讨甘蔗近缘属种的系统进化关系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狼尾草属(PennisetumRich.)的象草(P.purpureum)为外群体,依据rDNA-ITS序列探讨了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与甘蔗植物分类关系较近的8属37种120份材料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ITS1序列长度为200~208bp,变异位点91个,简约信息位点70个,GC含量为60.4%~69.1%;ITS2序列长度为215~220bp,变异位点93个,简约信息位点68个,GC含量为66.1%~73.4%;5.8sDNA序列长度为164bp,变异位点18个,简约信息位点9个,GC含量为54.1%~58.0%;根据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占总位点的比例可以看出,ITS序列比5.8sDNA序列变异程度高,其中ITS1序列又较ITS2序列变异丰富。属种间遗传距离表明芒属(Miscanthus)和荻属(Triarrhena)与甘蔗属(Saccharum)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蔗茅属(Erianthus)和河八王属(Narenga);而莠竹属(Microstegium)、大油芒属(Spodiopogon)、白茅属(Imperata)与甘蔗属亲缘关系较远。根据甘蔗近缘属种的NJ和MP系统发育关系,支持将斑茅(E.arundinaceus)归入蔗茅属,荻属归入芒属的观点;河八王属的河八王(N.porphyrocoma)与滇蔗茅(E.rockii)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属的金猫尾(N.fallax)亲缘关系较远;蔗茅属和芒属属种系统进化关系较其他属种复杂;有4份材料被发现鉴定有误,不应用于后续研究。
云南瑞丽内陆高原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试验
《中国糖料 》 2009
摘要: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瑞丽甘蔗育种站在2007~2008杂交季节,通过温室管理对3个杂交组合甘蔗种子分别进行温室内、温室外萌芽试验,对培养基质森林腐质土(山土)和大田耕作土(田土)分别进行炒土、蒸土、拌土和泥土处理。结果表明:①温室内种子萌芽率、成活率、苗高分别为32苗/g、64%、2.0cm,均高于温室外的12苗/g、20%、1.1 cm;②山土培养基质种子萌芽率、成活率、苗高分别为23苗/g、41%、1.5cm,均高于田土培养基质的19苗/g、41%、1.4 cm;③拌土、泥土、蒸土和炒土处理表明,萌芽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蒸土>泥土>炒土>拌土。
云南甘蔗创新亲本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用11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与国内外常用亲本杂交,配制组合26个,研究了云南甘蔗创新亲本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创新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后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86.7%)>父本(79.3%)>母本(58.4%);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锤度>有效茎>蔗产量>茎径>糖产量>株高;在11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中,云瑞03-417、云瑞99-113、云蔗97-84和云蔗03-97等作为母本,云蔗71-790、云蔗89-351、云蔗94-343和云瑞99-151等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或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或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云蔗03-97×ROC10、CP72-1210×云89-351、CP77-1776×云瑞99-151、CP84-1198×云蔗91-790、粤糖93-159×云蔗94-343、云瑞99-151×PS45和云瑞99-155×内江86-117等组合后代蔗、糖产量及锤度表现佳,特殊配合力(SCA)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