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动物组织中金霉素残留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反应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动物组织中金霉素残留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研究了镁离子和草酸体系对金霉素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离子浓度和草酸浓度为1∶1.2时,金霉素的荧光强度最强。动物组织样品以5%高氯酸提取,正己烷脱脂,C18净化,Hy-persil ODS C18(250×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草酸=80∶20(V/V),流速为0.7 mL/min,柱后0.05 mol/L乙酸镁衍生,流速为0.1 mL/min,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同时测定,提高了金霉素残留定量灵敏度。紫外检测波长365nm,荧光检测波长eλx=360 nm,eλm=520 nm。


三七病原根结线虫核糖体基因ITS区段的克隆测序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NCBI基因库中根结线虫属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M18s/M28s,对采自云南文山、砚山、马关、蒙自等地的4个三七病原根结线虫种群(Meloidogyne hapla)rDNA区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将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rDNA同源性为100%,ITS区序列长度为479 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213 bp,5.8S序列长度为159 bp,ITS2序列长度为107 bp。根据此序列设计-对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Mhf/Mhr,应用PCR技术,以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hapla)、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和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全基因组DNA为对照,对三七病原根结线虫全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该对引物能从供试的北方根结线虫和三七病原根结线虫种群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462 bp长度的分子片段,而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则无扩增产物。该引物可用于三七病原根结线虫的检测。


云南普洱茶人工接种发酵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用优势菌株进行培养、制备菌种液,对普洱茶进行人工接种发酵,并与未接种自然发酵的比较.结果显示:人工接种发酵比自然发酵时间大大缩短;(黑曲霉+酵母)组合及(青霉+酵母)组合为人工接种发酵的优势菌种组合;用这2种菌种组合进行发酵时,发酵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及感观评价最接近陈化3年的特级普洱茶.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与抗瘟性的关系
《中国水稻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1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引物扩增43个水稻品种的DNA片段和接种33个稻瘟菌株测定它们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抗病性聚类结果与DNA扩增条带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相关系数达0.6117(α=0.01),即利用RGA分析品种的抗病性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相关性在引物间不同,从0.1701到0.5305。结合多态性分析,5对引物S1/AS3、S1INV/S2 INV、XLRR For/XLRR Rev、Pto-Kin 1 IN/Pto-Kin 2 IN、NLRR For/NLRR Rev可用于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分析,它们扩增的DNA条带数据与抗瘟性间达极显著相关。此外,除高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和CO39两个品种未被聚类到不同的亚种外,RGA扩增的DNA条带还能区分水稻的籼粳亚种类型。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牛奶中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和双烯雌酚
《分析化学 》 200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对牛奶中己烯雌酚(DES)、己烷雌酚(HEX)和双烯雌酚(DS)残留进行提取和净化处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研究雌激素在C18,Florisil和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的保留行为,并研究不同流动相和色谱柱对3种雌激素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相为20 mmol/L磷酸/乙腈(42/58,V/V),流速1.0 mL/min,紫外波长230 nm。Xterra C18柱对3种雌激素分离最好。3种雌激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4.1%~93.5%,相对标准偏差为3.5%~7.8%。DES、HEX和DS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4,0.004和0.006 mg/kg,定量限(LOQ)分别为0.01、0.01和0.02 mg/kg;本方法可对样品进行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 牛奶 雌激素 己烯雌酚 己烷雌酚 双烯雌酚 高效液相色谱


药剂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比较
《农药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云南通海、元谋和澜沧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云南上述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各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为1.74~31.1倍;对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为7.41~764倍;对阿维菌素类药剂则产生了5.60~4.06×104倍的抗性。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定了药剂对小菜蛾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敌敌畏和灭多威对通海抗性品系AChE离体和活体内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09、26.5倍和2.21、2.16倍;敌敌畏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IT50)小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0.32和0.17倍;而灭多威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IT50)则大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37和1.74倍。


有机烟叶及其生产地的评估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照有关有机、绿色农产品对产地环境要求的国家标准,以及有机茶叶的相关质量标准,对有机烟叶生产基地拉乌乡的有关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烟叶样品中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33个项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试验基地的农田灌溉用水和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对产地环境要求。试验种植的有机烟叶达到国家有机茶标准。烟叶产品中25项农药没有发现残留,8项有害物质(重金属)的检测值也远低于对比的有机茶叶标准。该基地的有机烟叶种植试验基地无论是环境质量还是所生产的烟叶,均达到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目前中国还没有有机烟叶的生产标准,本试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旨在对有机烟叶生产地和有机烟叶农残、重金属量进行评估,为规模生产有机烟叶及其在卷烟工业上的使用作前期研究。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是生产有机烟叶的重要基础。建立有机烟叶生产基地及其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有机烟叶质量标准和相关生产技术规程是有机烟叶的规模种植的保证。


优良树莓品种及当地野生树莓的生活力与抗病虫性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8个树莓品种与当地表现良好的2个野生种的生活力和抗病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树莓品种与野生种间生活力存在差别,生活力最强的树莓品种为Chengong no-thorn black raspberry、Willamette和2个野生种R.biflorus与R.niveus;茎腐病和叶斑病是树莓的2种主要真菌病害,抗病性较强的为树莓品种Chengong no-thorn black raspberry、Fengmanhong、Fall Gold、Golden har-vest和两个野生种R.niveus与R.biflorus;果蝇和小长蝽是危害树莓果实和花的主要害虫,受虫害程度最轻的是树莓品种Chengongno-thorn black raspberry、Fengmanhong、Boyne和2个野生种R.niveus与R.biflor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