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unnan Province(模糊匹配)
666条记录
云南两系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及适应性AMMI分析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不同籼粳类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95076S(粳型)、培矮64S和蜀光612S(籼型)为测验系,分别与来自云南不同海拔的15个籼粳类型育成种和恢复系按NCⅡ配制出45个F1(3×15)杂交组合。在云南省石屏县(海拔1 000 m,籼稻区)、弥勒县(海拔1 450 m,籼粳交错区)、玉溪市(海拔1 650 m,粳稻区)3个试点进行多点试验,用AMMI模型分析单株产量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V23在石屏和玉溪都表现较好;在弥勒V12、V10和V32等3个组合可以继续扩大示范;V32适宜在玉溪种植;在石屏V36表现较好。因此,推荐V12和V23等2个组合进入省级区试,V10、V32、V20和V36等4个组合进入省级区试预备试验。单株产量试验资料的变异来源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3%和49.17%,两者变异累计达到82.17%,说明基因型受环境的影响较小,3个试点均能让基因型充分表现出产量潜力。

关键词: 云南 两系杂交稻 杂种优势生态型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有机质4.66%、碱解氮167.48 mg/kg、速效磷13.57 mg/kg和速效钾81.46 mg/kg,有效硼1.07 mg/kg、有效钙292.93 mg/kg、有效镁47.2 mg/kg、有效铁85.99 mg/kg、有效锰20.72 mg/kg、有效铜0.93 mg/kg和有效锌1.33 mg/kg,全铬74.28 mg/kg、全铅96.67 mg/kg和全汞0.13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国目前一等土壤生产水平和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低于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

关键词: 云南 古茶园 土壤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木薯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木薯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 云南 木薯 发展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米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为实现云南小米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强、做大云南小米辣产业,使小米辣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对云南小米辣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小米辣产业发展现状,对云南小米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作了系统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云南小米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云南 小米辣产业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农田外来杂草及其危害现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来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当今生态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农田外来杂草是农田杂草防除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者根据1981~1985云南农田草害调查、1996~2001年云南农田草害补充调查,结合近年来农田杂草危害情况,报道云南农田中外来入侵杂草10种,其中中国新纪录种4种,云南省新分布种6种,以及这这10种杂草在云南的分布和危害情况。

关键词: 云南 农田 外来杂草 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枣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存在问题及建议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分析云南省枣产业发展的现状、经济效益、前景,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枣产业 发展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摘要: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市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抓住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吸附力"这一主绳,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途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劳动力转移 新途径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1~2008年云南省粳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粳稻新品系产量及其结构与对照品种产量及其结构差异变化。分析显示,云南省新育成品系产量总的趋势是增加,但与对照比,产量增加幅度不大,产量差异中部在359.25~850.95 kg/hm2,中北部在141.7~927.5 kg/hm2,影响其产量差异的主要结构因素是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其次是群体结构。千粒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稳定,变异小,遗传性强,提高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产量与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确定后,穗粒数成了产量构成中的决定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单产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云南省 粳稻品种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用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

农村科学实验 2010

摘要:一、特征特性云亚1号是云南省自主选育的首个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茎绿色,叶片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具有高产、稳产、广适、耐寒、抗倒伏、

关键词: 苗期生长 绿色 抗旱能力 特征特性 抗倒伏 云南省 亚麻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