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富源花魔芋对不同硝酸钾施用量的吸收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展叶期不同硝酸钾施用量(0、337.5、675.0、1 012.5 kg/hm2)对富源花魔芋的长势、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含钾量、球茎葡甘露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钾肥的施用对展叶期魔芋株高和展幅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8月前,株高增加显著;展幅增加延续到9月,以至于显著增加了魔芋的产量。最佳KNO3施用量为337.5 kg/hm2,平均单个大芋重量和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0.375 kg和42 855 kg/hm2,生长系数为7.14,比对照增加55.2%。魔芋地上和地下部分含钾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而上升,说明魔芋是一种喜钾作物,对钾素营养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但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不明显,高施钾处理甚至比中施钾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下降。魔芋地下部分植株钾增长率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降低,低施用量处理植株钾增长率最高为45.09%。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魔芋中葡甘露聚糖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供钾量为1012.5 kg/hm2时,葡甘露聚糖含量最高,达到53.89%,是对照的1.49倍。低KNO3施用量处理,魔芋葡甘露聚糖产量增长率最高为411%。

关键词: 富源花魔芋 生长发育 吸收与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色关联度对草莓品种的综合评估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准确地给12个草莓外引品种进行合适的定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果品特性、产量、株高等9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等权关联度评判各品种优劣地次序依次是‘超早’>‘宫本’>‘枥乙女’>‘托特母’>‘鬼怒甘’>‘红颜’>‘森格纳’>‘红珍珠’>‘法兰帝’>‘丰香’>‘美香莎’>‘甜查理’;结合消费者对草莓果品的选择和各方面的意见,赋予草莓不同性状的权重值后,加权关联度的排序依次是:‘枥乙女’>‘超早’>‘鬼怒甘’>‘宫本’>‘红颜’>‘托特母’>‘法兰帝’>‘红珍珠’>‘森格纳’>‘丰香’>‘美香莎’>‘甜查理’。2次排序结果表明,‘枥乙女’、‘超早’和‘宫本’具有一定的丰产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较适宜在丽江高海拔山区推广利用。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草莓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大麻“云麻2号”对重金属Pb、Cu和Cd富集特征的研究

中国麻业科学 2015

摘要:通过人工添加重金属盆栽试验,研究工业大麻"云麻2号"不同器官对重金属Pb、Cu和Cd的耐受性和累积能力。结果显示:Pb主要富集在工业大麻根上,Pb2+浓度为600mg/kg时,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积累在根、茎、叶和纤维含量分别为109.05、44.72、34.41、31.52mg/kg,而在种子和雄花重金属含量最低(2.66和2.55 mg/kg),种子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00、0.02;Cu主要富集在根、茎、叶、种子和雄花中,在纤维中的含量最低,当处理浓度为300 mg/kg时,纤维中含量为10.00mg/kg以下,其余部位的含量在10.00~50.00mg/kg之间,且纤维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小于0.20;工业大麻对Cd2+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当处理浓度为150mg/kg时,工业大麻的根、茎、叶、纤维的含量均超过了Cd2+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含量(100.00mg/kg),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中雄株根和纤维的富集系数大于2,种子和雄花中含量分别为30.52mg/kg和4.89 mg/kg。研究结果表明"云麻2号"较耐受Pb2+,对Cd2+具有较强的累积能力。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重金属 富集 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花椰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指导花椰菜杂交种规模化生产,以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开展种植方式对棚室蜜蜂授粉花椰菜杂交制种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亲的种植方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双亲行比1∶1的种植方式较2∶2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花椰菜网室杂交制种种子的产量,种子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单株产量提高15.08g,种子产量提高了316.65kg·hm-2。

关键词: 花椰菜 棚室 蜜蜂授粉 杂交制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造成蚕种孵化率低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针对生产中蚕种孵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多年的调查及分析,找出了造成蚕种孵化率低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措施及办法,以期为更好地提高蚕种孵化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种 孵化率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系K121S育性转换基因的分子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核不育系1161A和温敏雄性不育系K121S的BCF1为作图群体,采用混合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定位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系K121S的育性转换基因(Fc)。研究结果表明,从86对多态性SSR引物中获得了5个连锁标记:Ol11-G11a、Na10-F06、Na14-G10、CN48和Br GMS961,其中Ol11-G11a、Na14-G10和Na10-F06等3个SSR标记与K121S育性转换基因的遗传距离较近,分别为1.6 c M、11.0 c M和19.7 c M。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系K121S的育性转换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其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菜 温敏雄性不育 育性转换基因(Fc)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普洱茶产地溯源中化学计量学工具的应用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摘要:目的基于不同产地茶叶中微量元素差异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构建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两个主产区的普洱茶中21种微量元素和15种稀土元素进行检测,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对数据进行筛选、主成分分析和产地鉴别模型的构建,与常用Fisher判别方法(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比较,对构建模型所采用的决策树算法C5.0(decision tree C5.0,C5.0)、树扩展朴素贝叶斯算法(tree augmented Bayes network,TAN)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3种算法进行了评价。结果 C5.0、TAN和BP-ANN 3种算法构建的模型均适用于不同地域普洱茶的产地溯源。利用构建的模型经过外部样品预测集验证,以决策树算法C5.0构建的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判别率达83.33%。结论化学计量学工具构建的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将为普洱茶溯源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普洱茶 微量元素 原产地 模型构建 化学计量学工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AMMI模型分析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70的稳定性及适应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70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2011~2013年度云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产量资料分析,以期评价云麦70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结果]云麦70属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应地区广。结果还表明,利用AMMI模型分析小麦区试资料可以较好地评价单个品种的表现。[结论]云麦70在嵩明、楚雄、文山、临翔等地具有较高的产量,适宜作为这些地方的主推品种。

关键词: AMMI模型 云麦70 稳定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新台糖甘蔗品种作亲本培育强宿根后代的潜力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选用10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ROC6、ROC9、ROC10、ROC11、ROC22、ROC23、ROC24、ROC25、ROC26和ROC28作父、母本与不同类型的甘蔗亲本杂交,选配组合45个,采用家系评价法对甘蔗有性杂交后代在干旱条件下的宿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作父、母本,对后代宿根蔗的影响较新植蔗更为显著,且宿根蔗遗传力表现高于新植蔗,对强宿根后代的选育贡献大,其作父本使用的效果优于作母本;其中,ROC25分别作父、母本使用时,两个植期重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均较高,作父本或母本使用,选育出强宿根甘蔗品种的潜力均较大,是优良的甘蔗亲本。ROC11和ROC24作母本使用时优势明显,ROC23和ROC28作父本使用,选育出强宿根甘蔗品种的潜力大。

关键词: 甘蔗 新台糖品种 亲本 家系评价 宿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受两对显性上位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其主基因效应分别为1.95和6.69,多基因效应为2.80;主基因遗传率为72.09%,说明小麦材料间得胚率的差异主要受基因型影响,但非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对那些得胚率低的小麦材料。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单倍体胚得胚率 DH群体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