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pecies diversity(模糊匹配)
105条记录
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对工蜂的形态差异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采集区域产卵和自然产卵2种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培育下的蜜蜂(Apis L.)群各3群。参照Ruttner提出的38个蜜蜂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每群测定15只工蜂,每只测定40个指标。结果显示,18个跟蜜蜂体型大小相关的指标中,有15个指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其中跗节长、第三腹板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吻长、胫节长、跗节宽、第三腹板蜡镜长、第三腹板蜡镜斜长、第三腹板蜡镜间距、第六腹板长、第六腹板宽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控制蜂王在特定区域产卵的方法能使其后代工蜂的体型增大;而试验组的肘脉a和肘脉b都减小,11个翅脉角中有7个减小,后翅翅够数也减小,说明不同的育王方式能引起蜜蜂翅型和翅脉的变化,但多数差异不显著。在8个跟蜜蜂体色相关的指标中,试验组的小盾片颜色K、颜色B和喙的颜色Lab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试验组第四背板颜色小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的育王方式能引起蜜蜂体色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表明,不同的人工育王方式能使后代工蜂的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为培育优质蜂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蜜蜂(Apis L.) 人工育王 区域产卵 自然产卵 工蜂 形态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种“云葡1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云葡1号"是以云南野生毛葡萄为母本,以"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长势特别旺盛的中熟两性花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果粒整齐紧凑,果皮紫黑色至蓝黑色,平均单穗质量165.0g,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多数2~3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19.0%,味酸甜,用其酿造的红葡萄酒颜色较浅、偏酸。抗白粉病和黑痘病,中等抗霜霉病,不抗灰霉病。在干旱少雨地区尤其适宜作抗旱砧木和庭院绿化栽培。

关键词: 葡萄 品种 云葡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引进甘蔗品种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中国糖料 2017

摘要:利用3对SSR引物,对40份国外甘蔗品种进行品种鉴定。结果表明:同名种质除CP78-1628和Ti80-5同名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24和0.50相对较低外,其他同名种质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高,都≥0.95,平均0.93。聚类分析表明,除CP78-1628和Ti80-5两份种质出现分支外,其他种质分支都按照同名种质分别聚类。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P78-1628和Ti80-5为同名异种种质。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鉴定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种“云葡2号”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云葡2号"是以云南野生雌能花毛葡萄为母本,以"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葡萄新品种。抗旱性强,长势特旺盛,扦插容易成活。作砧木嫁接其它品种成活率高,能明显增强接穗品种的长势和产量,没有"小脚"现象,是旱区比较理想的耐旱砧木品种

关键词: 葡萄 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第九轮甘蔗区试品种瑞丽点的同异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国家第九轮区试瑞丽点的12个甘蔗品系(其中包括2个对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为优秀的是柳城05-136、福农1110、云蔗05-49、云瑞06-189、云蔗06-80等5个品系材料表现优秀,均优于对照粤糖93-159和ROC22;其次是德蔗03-83、闽糖01-77表现良好,德蔗03-83的同一度和联系度约低于对照粤糖93-159而高于ROC22,闽糖01-77的同一度和联系度接近对照ROC22。以上7个品系材料可考虑进一步重点扩繁观察,结合同异分析综合评价结果,以期为区试材料在云南湿润气候生态区及其相似蔗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其余材料综合性状皆次于双对照,仍需作进一步试验观察或给予淘汰。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试 同异分析 云南瑞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树杜鹃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4年,在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树杜鹃群落可分为4层,包括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共有植物14科,23属,30种;灌木层共有植物16科,22属,25种;草本层共有植物14科,21属,21种。大树杜鹃所在群落多样性较高,从群落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来看,其多样性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则互有交叉。乔木层平均高、平均胸径的变化与Margalef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平均高、平均胸径达到一定数值时,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不再上升而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大树杜鹃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云南元谋的引种表现

热带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对引进的‘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硕丰’、‘香妃’、‘26-3-4’和‘火洲黑玉’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6-3-4’品种在元谋地区表现良好,成熟较早、颜色鲜艳及耐储运,适合在元谋地区大面积栽培发展;‘火洲黑玉’品种成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及耐储运,但果粒质量较小,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弱,‘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硕丰’和‘香妃’4个品种果穗小、果粒软及不耐运输,不适宜在元谋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鲜食葡萄 品种 引种 云南 元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杧果优良品种综合性状比较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对云南省引进及选育出的12个杧果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在云南推广种植的优良杧果品种。笔者以‘三年杧’为砧木,分别嫁接‘云热-5006杧’、‘云热-5007杧’、‘贵妃杧’、‘凯特杧’、‘金煌杧’、‘圣心杧’、‘台农1号杧’、‘帕拉英达杧’、‘四季杧’、‘南逗迈4号杧’、‘圣德隆杧’、‘三年杧’12个杧果品种,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果实耐贮性、产量、市场潜力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杧果品种果实成熟期均晚于对照‘三年杧’,耐贮性优于‘三年杧’;11个品种产量均高于‘三年杧’;除‘云热-5006杧’外,其余参试杧果品种市场价格均高于对照。以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耐贮性、平均单株产量和平均单价进行综合评分,综合性状排名由高到低为:‘南逗迈4号杧’>‘金煌杧’>‘四季杧’>‘帕拉英达杧’>‘贵妃杧’>‘凯特杧’>‘圣德隆杧’>‘台农一号杧’>‘圣心杧’>‘云热-5006杧’>‘云热-5007杧’>‘三年杧’。供试品种嫁接换种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推广种植,其中‘南逗迈4号杧’、‘金煌杧’、‘圣德隆杧’、‘台农一号杧’、‘帕拉英达杧’、‘贵妃杧’适宜云南省海拔1200 m以下的无霜地区种植;‘云热-5006杧’、‘云热-5007杧’、‘三年杧’、‘四季杧’适宜云南省海拔1400 m以下热区种植;‘凯特杧’、‘圣心杧’适宜云南省海拔1400~1600 m以下热区种植。

关键词: 杧果 品种 果实品质 综合性状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朱砂叶螨与桑蓟马的生态位及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其种群消长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朱砂叶螨与桑蓟马是云南省蚕区桑树的主要害虫。连续6年调查了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中朱砂叶螨与桑蓟马的生态位及种群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消长,为害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各调查年份桑园中2种害虫的种群在桑树上的空间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朱砂叶螨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于枝条顶端往下的5~10位叶之间;而桑蓟马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集聚于枝条顶端嫩叶部分。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叶位的虫量与总虫量之间的关系:朱砂叶螨主要集中在第2、4、6和9叶位;而桑蓟马主要集中于第1、3、5和7叶位。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31和0.494,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521和0.509;二维(时空)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432和0.247,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SPSS软件拟合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量(y)与温湿度系数(RH/t)的数学模型方程分别为y=55 558.650e~(-3.491(RH/t))(F=49.470,R=0.643,P<0.001)和y=0.007e~(-2.412(RH/t))(F=49.081,R=0.642,P<0.001),有利于桑蓟马、朱砂叶螨种群增长的温湿度系数分别为3.5和2.5左右,而低温高湿或高温低湿环境均不利于2种害虫的种群增长。

关键词: 桑树害虫 朱砂叶螨 桑蓟马 生态位 种群 温度 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西南冬麦区不同小麦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西南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选用西南冬麦区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密度与品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极显著,对结实小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差异极显著,有效穗差异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品种和密度对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互作作用。西南冬麦区4个主栽品种中以川麦104和云麦53的综合表现较好,小麦品种创高产的适宜密度水平为基本苗240万苗/hm~2。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密度 农艺性状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