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侵染番茄的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元谋采集表现曲叶症状的番茄样品中分离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s)分离物YN678。序列分析表明其DNA-A为单链环状,全序列长度为2739 bp,编码6个ORFs。BLAST比对发现,该分离物与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的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HeNZM1分离物(PaLCuCNV-[HeNZM1])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8.5%,表明番茄中的分离物YN678是PaLCuCNV的1个分离物。利用WTGs卫星分子DNAβ特异引物Beta01/Beta02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在YN678中扩增到DNAβ分子,全长为1357 bp,该序列与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YN149分离物(TYLCCNV-[YN149])伴随的DNAβ相似性最高,达到99.1%。这是首次从云南番茄中分离到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
关键词: 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 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 番茄 DNA-A DNAβ
AGPase反义基因转化番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含有魔芋AGPase反义基因的质粒pBAGP通过冻融法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中,再采用叶盘法将其转化进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栽培品种"合作908"中,获得含AGPase基因的番茄抗性植株。最后,经卡那抗性鉴定、NPTⅡ基因和AGPase基因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反义AGPase基因成功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为番茄改良品质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反义载体 遗传转化 番茄
侵染番茄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的遗传多样性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番茄中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不同分离物的致病性相关分子DNA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全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滇西北和滇南各分离物DNAβ同源率较高而且进化关系较近,滇西南与之差异较大.获得的16个DNAβ分离物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差异.
关键词: 番茄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DNAβ 遗传多样性
番茄根结线虫分离和苗期接种方法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5年番茄栽培地的根结线虫发病状况调查,得出蔬菜栽培地的根结线虫发病率为90%~100%。采集发病株根系及其附着的根系土,利用蔗糖高渗溶液离心法与分离筛法分离,获得病原线虫3种虫态的虫体。接种不同虫态的分离物于培养的番茄幼苗,培养56 d后,调查结果显示:已分化并具有卵雏形的雌虫所产生根结和卵块团的数量极少,缺乏侵染性;接种虫卵和幼虫对苗期番茄根系具有侵染性,但形成根结时间不同,接种幼虫后10 d可见根结雏形,同时接种的虫卵,16 d可见根结雏形,病圃土则需17 d;接种J2幼虫后,苗期番茄单株平均形成卵块团数为48.1个,虫卵和病圃土则约有4.5个,表明接种幼虫是测试植物对根结线虫敏感性的有效虫态。
云南省马铃薯、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及地理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用含药平板法对2003年至2005年分离自云南省2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257个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菌株的甲霜灵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在11个马铃薯或番茄产区检测到甲霜灵抗性或中抗菌株的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由甲霜灵敏感群体组成,而番茄晚疫病菌主要由甲霜灵抗性和中抗群体组成。测定的167个马铃薯晚疫病菌中,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为20.4%、7.2%和72.4%;测定的90个番茄晚疫病菌中,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为56.7%、28.9%和14.4%。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和中抗菌株在滇中多季作种植区内发生的比例较高。甲霜灵的药效已在云南省的少数马铃薯和大部分番茄产区下降甚至失效,因此,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菌剂对晚疫病进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番茄品系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北方园艺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11个番茄育种品系选取与单株产量有关的5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果型番茄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不同,小果型番茄(var.cerasiforme)的单株产量与单果重、花序数和每花序果数关系密切,每花序果数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大果型番茄(var.vulgare)的单株产量与每花序果数和单果重关系密切,单果重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
番茄品系红熟果实贮藏分级试验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本文采用3因子交叉试验设计对12个番茄育种品系红熟果实在2个环境因子(温度和冷害)4处理条件下贮藏21 d的变质率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总体情况,最适温(t=11~13℃)贮藏在受到冷害和无冷害情况下的变质率均低于常温(t=17~25℃)下的两个处理的变质率。在不受冷害的情况下,在最适温贮藏条件下裂果率是变质的主要原因,而在常温条件下病果率是变质率的主要原因;在受到3 d冷害后,对于最适温和常温贮藏,病果率均是主要的变质原因;小果型(Lycopersicum esculentumvar.cerasiform e,L.pimpinellifolium)品系的耐贮性总体上好于大果型(L.esculentumvar.vulgare)品系,2个空间诱变品系YH0-26,YH02-2和醋栗番茄种品系YH02-12(L.pimpinellifolium c)耐贮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