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不同产地臭灵丹草氨基酸测定及营养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摘要:目的以云南10个不同产地臭灵丹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臭灵丹草的资源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氨基酸测定,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探讨不同产地臭灵丹草在氨基酸营养价值上的差异。结果各产地臭灵丹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1种非蛋白类氨基酸γ-氨基丁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产地臭灵丹草氨基酸总量为9.25%~19.7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7%~8.63%,各产地臭灵丹草中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但各种氨基酸含量分布类似。臭灵丹草中氨基酸含量较高,且比例均衡,超过FAO/WHO提出的推荐值。臭灵丹草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平均值为78.22,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臭灵丹草中含有丰富的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2.74%~66.48%。以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药效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T)、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SRC值等为指标,聚类分析将各地臭灵丹草分为4类。结论臭灵丹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有待成为新资源食品,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臭灵丹草 氨基酸 成分分析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冲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和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草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极为发育,形成大量侵蚀劣地,对该区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差异较大,草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且坡下部与坡上部和坡中部之间草被生长状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同等降雨状况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现指数递减趋势,但其衰减速率不同,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衰减速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相反顺序;3)监测时段内土壤水分(土壤平均含水量和末次土壤含水量)与草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侵蚀劣地不同坡位下土壤水分差异是决定草被生长差异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坡位 草被生长 土壤水分 侵蚀劣地 冲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云瑞创新亲本与国外引进亲本间组合的DTOPSIS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采用DTOPSIS法对18个云瑞创新亲本与国外引进亲本的组合后代群体的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Hocp95-988×云瑞06-8270、VMC95-88×云瑞06-4806、ya84-125×云端07-336、云瑞07-596×VMC95-09、Hocp95-988×云端06-4337、M336×云瑞06-8270、云瑞06-6003×CP34-425、ya80-50×云瑞06-74、VMC95-09×云瑞06-4679这9个组合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粤糖93-159(CK_2),从优良组合中进一步筛选材料,可为生产性亲本或新品种选育提供特异性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甘蔗 云瑞创新亲本 国外引进亲本 杂交组合 DTOPSIS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8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甘蔗蔗糖产量约占中国食糖总量的92%。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甘蔗种质资源是甘蔗杂交育种的基础,杂交亲本的选择和组合的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研究98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甘蔗杂交组合选配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甘蔗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10个国家的98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选择性扩增产物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银染显色。电泳结果得到"0,1"矩阵,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每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数、多态性比率、多态信息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同时使用NTSYS pc-V.2.1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根据相似性系数进行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nalysis)聚类分析和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效应分析,对甘蔗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采用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筛选出的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39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 34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6.5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39.2个位点和134.4个多态性位点。98份种质的相似性系数在0.484—0.929,平均为0.734,多态信息量为0.2495,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09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3890,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KN90-418和KN90-455,达到0.929,最低的是云蔗94-375和IS76-126,为0.484。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64处切割时,可划分为4个类群,第I类群有5份澳大利亚种质,包括IK76-48、IS76-126、IK76-22、SES309和E.SARPET;第II类群有1份澳大利亚种质是IS76-199;第III类群有3份种质,包括KN93-06、90-110-9和BURMA;第IV类群有89份种质,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9处切割时,可将第Ⅳ类群划分为9个亚群(A、B、C、D、E、F、G、H和I)。基于Jaccard系数用PCA法对98份甘蔗种质AFLP标记结果进行主效应分析,主效应分析显示了不同种质的分类位置,分子主效应分析结果与分子聚类结果一致,集中在一个区域的种质亲缘关系较为紧密,澳大利亚种质位置较为分散,最分散材料为蔗茅属和细茎野生种。【结论】9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澳大利亚种质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90-110-9、KN93-06和粤糖00-236较为特殊,在杂交组合选配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关键词: 甘蔗 种质 AFL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以28份不同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春梢一芽二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花青素含量和各儿茶素组分、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30%~27.50%,平均为23.43%,高茶多酚(>25.00%)材料有7份,以‘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幅为1.50%~5.80%,平均为2.99%,高氨基酸(>4.00%)材料有4份,以‘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变幅为0.90~26.40 mg/g,平均为4.50 mg/g,高花青素(>10.00 mg/g)材料有3份,以‘隔界大叶1号’含量最高。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紫色深浅与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供试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关键词: 紫芽茶树 种质资源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激素调控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一个生活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显著不同的发育阶段。在变态过程中家蚕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方式及生理机能等诸多方面都要发生改变。该文综述了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在变态发育中的激素调控,以期为阐述家蚕变态发育过程和调控方式以及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 变态 调控 促前胸腺激素 蜕皮激素 保幼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冷藏4年的甘蔗种子发芽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腺嘌呤(6-BA)浸种对甘蔗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时间和浓度的外源GA3、IBA和6-BA对冷藏4年的甘蔗实生苗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GA3促进甘蔗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而IBA和6-B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想浓度分别为50和10 mg/L,其中100 mg/L GA3促进甘蔗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效果最好。[结论]一定浓度的GA3、IBA、6-BA浸种均可提高甘蔗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

关键词: 甘蔗 种子发芽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土壤调理剂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新型高效土壤调理剂M3T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开展水分胁迫下不同浓度M3T对盆栽玉米幼苗的抗旱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M3T可增强土壤保水能力;M3T处理延长玉米幼苗的存活时间3~11天,增加玉米幼苗的株高和生物量;玉米幼苗体内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动态测定结果表明,未加M3T的处理玉米幼苗最早感受到水分胁迫而产生生理生化反应,M3T处理的玉米幼苗出现水分胁迫反应延迟。干旱胁迫下,0.01%~0.03%M3T处理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0.04%~0.05%M3T处理增强了玉米幼苗抗旱性,其存活时间更长;0.02%~0.03%M3T处理下农作物在干旱胁迫下可正常生长发育,且具有较好的抗旱性,为较佳处理。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土壤调理剂 玉米幼苗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食品玛咖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玛咖的植物学特征、栽培、传统利用、营养物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玛咖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玛咖 功能性食品 植物学特征 营养物质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腺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新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红腺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红腺忍冬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4个新基因LHPAL4,LHHCT1,LHHCT2,LHHCT3,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红腺忍冬LHPAL4与LHPAL1关系密切;LHHCT1,LHHCT3,LHHQT2关系密切,LHHCT2单独聚为一类。通过Real-time PCR检测4个新基因在红腺忍冬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情况,发现LHPAL4,LHHCT1,LHHCT3在败花中表达量最高,LHHCT2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为揭示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机制提供依据,也为活性成分的合成生物学提供元件。

关键词: 红腺忍冬 活性成分 基因家族 变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