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泰国芒果栽培及近年产销情况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本文针对泰国芒果产销环节中独有的技术及经验进行调查总结,重点介绍了泰国主要栽培种芒果及其苗木繁殖技术,并分析了2005年以来的产销情况及特点。发现泰国芒果在生产和贸易2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生产方面,2011年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量较2005年分别提高6.33%、41.41%和44.99%。贸易方面,2011年总产值较2005年高44.99%,2010年鲜果出口量及出口值较2005年分别提高98.95%和94.40%,鲜果出口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三的位置。泰国芒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给中国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学习的模式:生产和销售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云南干热区番茄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长江蔬菜 》 2014
摘要:云南干热区夏秋两季露地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番茄疮痂病发生,加上栽培品种抗病性差、栽培措施不当等原因,导致番茄疮痂病的发生和流行。生产中,应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健壮幼苗、选排水良好的地块作高畦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采用膜下滴灌,并结合药剂防治。


新西兰猕猴桃“伞”形棚架建设图解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新西兰是世界猕猴桃生产大国,出口量和667m2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栽培管理水平居世界前列。"伞"形棚架是目前新西兰黄肉猕猴桃及新建果园普遍采用的新型栽培模式。该研究就"伞"形棚架的构造特点及建造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配以图解予以说明,为生产提供指导。


云南小菜蛾对Bt的抗药性及盆栽药效评价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12年,采用浸叶法连续5年测定了云南省2个主要蔬菜种植区通海县和弥渡县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Bt制剂的抗药性,并进行了盆栽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两地区小菜蛾对Bt制剂均表现为低抗或无抗性,抗药性无明显上升趋势。比较了在光照培养箱和自然条件下3种不同Bt制剂对通海和弥渡县小菜蛾盆栽药效,药后第5天通海和弥渡小菜蛾种群在恒温(25±1℃,RH65%~70%)和自然条件下(12~28℃,RH50%~75%)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3%~95.5%和80.2%~90.6%、78.8%~89.1%和73.4%~85.7%,两者差异不显著。云南小菜蛾种群对Bt制剂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有选择地使用。


第七讲 温室工程的总体规划
《云南农业 》 2014
摘要:1温室工程规划原则1)优化布局,发挥优势。发挥区域品种和产业优势,着力优化区域布局。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统筹育种、栽培、装备、管理等多方面的力量,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设施农业生产潜能,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地区气候、资源、生产方式、种植养殖传统等特点,有重点地选择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坚持效益优先,着力提高种养殖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评价与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在杧果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长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和种子重量间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除与果宽和果厚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的优异性状,这些优异性状为杧果的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