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果中外源植物激素的快速前处理方法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快速、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技术(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测定水果中氯吡脲、2,4-滴丙酸(2,4-D)和多效唑3种植物激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Pak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20mmoL H3PO4(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双波长λ1=230nm和λ2=270nm紫外检测。考察了紫外双波长、流动相的pH和净化材料对三种植物激素残留测定的影响。对草莓、葡萄、苹果和桃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其回收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008mg/kg,定量限为0.02~0.1mg/kg。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日常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 外源植物激素 残留量 水果


杧果新品种‘云热-5006’
《果农之友 》 2014
摘要: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不耐贮运,通常采后3周即出现腐烂变软(唐婷等,2009),致使杧果产区产品滞销。近年来杧果加工企业不断增加,需要高产稳产、出汁率高、商品性好的品种。实生选种是杧果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占目前国内外栽培品种的80%以上(Lakshminarayana,1980)。1985年在永德县勐底农场‘三年杧’种植区发现(380)


甘蔗杂交品种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评价及亲缘关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7份甘蔗杂交品种核心种质为研究材料,ROC22为对照品种,通过新植和宿根2年的田间试验,对蔗茎公顷产量、甘蔗蔗糖分、公顷含糖量等性状进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两两比较和Duncan多重比较评价,筛选优异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建立优异材料与我国骨干亲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36份材料在蔗茎公顷产量、甘蔗蔗糖分、公顷含糖量等指标上优于对照品种,可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且蔗茎公顷产量对公顷含糖量的影响远大于甘蔗蔗糖分对公顷含糖量的影响;20对SSR引物扩增得到292个标记,其中283个为多态性标记;优异材料与我国骨干亲本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84~0.590之间,平均为0.437,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UPGMA聚类可将所有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蔗茎公顷产量和公顷含糖量表现优异的材料在各类群都有分布,甘蔗蔗糖分表现优异的材料主要集中在Ⅱ、Ⅲ、Ⅳ类群,Ⅲ类群更集中;本研究为甘蔗种质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了优异亲本材料,为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重要指导。


云南割手密血缘F_1创新种质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0份云南割手密血缘F1创新种质材料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中8个公因子保留前3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79.35%。第1公因子中载荷值较大的是单产、含糖量、有效茎数、出苗率和分蘖率等性状;第2公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性状是茎径和株高两个产量因子;第3公因子只有11月理论蔗糖分起主导作用。以70份创新材料3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中的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2.4处,参试材料被聚为10类,其中占参试材料总数50%的第Ⅰ、Ⅳ、Ⅶ、Ⅷ、Ⅹ类材料,表现高产;占参试材料72.8%的第Ⅰ、Ⅱ、Ⅳ、Ⅴ、Ⅵ、Ⅶ、Ⅸ类材料,表现高糖,特别是其中占参试材料38.6%的Ⅰ、Ⅳ、Ⅴ、Ⅵ类材料,11月理论蔗糖分均高于12%;占参试材料总数38.6%的第Ⅰ、Ⅳ、Ⅶ类材料,表现高产、高糖。本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材料,培育高产、高糖创新亲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南景谷湿热地区杂交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云南景谷湿热地区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优点和现状,总结了头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保护云南水稻地方品种基因多样性的历时变化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4 CSCD
摘要:水稻是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其遗传多样性在人为选择和驯化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与现代选育品种相比,由当地农民保存的传统水稻地方品种可为水稻育种和改良在抗病虫性、抗逆性等特性方面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水稻地方品种是丰富水稻基因库的重要种质资源。云南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稻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尽管由于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云南省很多地方稻种资源已经在生产中被淘汰,但当前仍然有不少地方稻种因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病虫、品质优以及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等原因而以农家保护方式年年种植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很多地方稻种的种植历史在50年以上。因此,有效保护和利用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不同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