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139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测定及其Ug99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云南省在中国小麦秆锈病的大区传播与病害流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Ug99及其变异体入侵中国,极大可能会首先在本地区定植、增殖、向其他麦区传播,引起全国小麦秆锈病新的流行。因此,论文旨在分析云南省主要生产后备品种及CIMMYT抗Ug99的材料对中国小麦秆锈菌小种的抗性及含有Ug99抗病基因情况,为抗病品种布局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植保学院玻璃温室中,将119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20份经国外穿梭鉴定抗Ug99的材料及感病对照小密穗分别在直径为10 cm泥盆中播种,小麦一叶一心时,用中国小麦秆锈菌流行小种21C3HTTTM、34MRGQM和1个经有性过程的新小种34C3RTGQM进行喷粉接种、保湿箱保湿并在15—26℃(夜/昼)的温室环境里孵育。约两周后,当感病品种小密穗充分发病时,按照0—4级标准调查记载侵染型:(0-2+级记为抗病、3--4记为感病),对供试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进行评价。同时,分别剪取各个未接种的供试材料幼叶组织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利用文献报道的4个抗Ug99基因的分子标记(Sr22、Sr25、Sr26和Sr28)进行PCR扩增、2.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电泳对目标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在119份云南省小麦材料中,有42份材料对参试小麦秆锈菌小种表现出差异性抗性(占35.3%),其中表现免疫-近免疫的有6份(5%),表现高抗-中抗的有36份(30.3%)。剩余77份材料均表现感病,其中高度感病的有42份(占35.2%),中度感病的有35份(占29.4%),而20份抗Ug99的种质中对全部参试小种表现中度和高度感病的材料也各有2份(均占10%)。对全部139份小麦材料用4个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有2份CIMMYT的材料被检出含Sr25、1份材料含有Sr26、1份材料含有Sr28。有12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被检出含有Sr28,但没有检测出含有另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结论】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对中国小麦秆锈菌小种的抗秆锈性水平不高,而部分抗Ug99的CIMMYT材料对中国小麦秆锈菌也表现了不同程度感病。云南省小麦品种(系)中检测出12份材料含有Sr28被认为是国内鲜见报道的Ug99抗性材料。

关键词: 小麦秆锈病 品种抗性 Ug99 基因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葡萄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云南农业 2014

摘要:介绍元谋县鲜食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促进元谋鲜食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从而大力提升元谋鲜食葡萄在我国葡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关键词: 元谋葡萄产业 现状 存在问题 机遇与挑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普洱市野生茶树地理分布和多样性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洱市的野生茶树不但分布广、种群大,类型也极丰富,为茶叶科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通过文献资料对普洱市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整理:(1)主要分布于宁洱、景东、镇沅、景谷、墨江、西盟、孟连等7个县;(2)类型、形态特征呈现丰富的多样性。野生茶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原始的特征特性,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最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期望大家都来关心、爱护、参与野生茶树研究、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野生 茶树 种质资源 分布 多样性 重要性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CHS 基因结构及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CSCD

摘要:[目的]通过试验获得茶树CHS 基因(CsCHS)gDNA 序列,以进一步确定CsCHS 基因结构;研究CsCHS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结合茶树多酚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寻找基因中可能存在的与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SNP 位点。[方法]根据NCBI 数据库中已有CsCHS 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再分别以基因组DNA 和cDNA 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经克隆、测序获得CsCHS1、CsCHS2、CsCHS3三个基因的gDNA 和cDNA 全长序列,通过序列比对方法确定CsCHS 结构。利用Compute pI/Mw、SOPMA 等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和比较CsCHS1、CsCHS2和CsCHS3三者蛋白质结构。以茶多酚含量差异较大的57份茶树品种为材料,分别以57份材料的cDNA 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然后利用PCR 产物直接测序法筛查CsCHS 编码区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CsCHS 编码区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和57份材料多酚含量,利用软件TASSEL 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基因中可能与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SNP 位点。[结果]试验获得CsCHS1、CsCHS2和CsCHS3的cDNA 序列长度分别为1 277、1 320和1 242 bp,各自均包含一个长度为1 170 bp 的开放阅读框;CsCHS1、CsCHS2和CsCHS3的gDNA 序列长度分别为1 600、1 330和1 607 bp。通过gDNA 序列和cDAN 序列比对,结合真核生物内含子GT-AG 法则,确定CsCHS1、CsCHS3分别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内含子大小分别为323和356 bp,CsCHS2可能没有内含子。根据CsCHS1、CsCHS2和CsCHS3 cDNA 序列推导三者对应氨基酸序列,比较三条氨基酸序列发现三者氨基酸同源性较高,达到92.6%—95.4%,CHS 蛋白亚家族中的特征性保守位点在这三条序列中都能找到,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sCHS1、CsCHS2和CsCHS3三者蛋白质结构高度相似。CsCHS1编码区序列中共发现71个SNP 位点,SNP 出现频率为1SNP/16.48 bp,无Indel,基因核苷酸多样性(π)值为0.01088;CsCHS2编码区序列中共发现55个SNP 位点,SNP 出现频率分别为1SNP/21.27 bp,CsCHS2核苷酸多样性(π)值(0.00530)明显低于CsCHS1;因扩增CsCHS3 cDNA 序列的PCR 反应成功率低,未对该基因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关联分析分别从CsCHS1和CsCHS2中找到2个和4个与茶叶多酚含量相关的SNP 位点。[结论]CsCHS1和CsCHS3属于保守型CHS 基因,且CsCHS1、CsCHS2和CsCHS3蛋白质结构高度相似,推测三者可能在茶树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生长阶段发挥类似作用;CsCHS1和CsCHS2活跃,二者编码区内可能存在突变热点区。

关键词: 查尔酮合酶基因(CHS)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重组猪生长激素表达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 2014

摘要:猪生长激素作为猪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蛋白质激素,能增加肌肉组织蛋白含量、降低脂肪含量、促进骨骼发育、刺激乳汁分泌等,是畜牧养殖业中值得开发利用的激素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猪生长激素使猪生长激素在生产上应用成为可能。本文简要介绍了猪生长激素,总结了重组猪生长激素表达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重组猪生长激素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猪生长激素 生理功能 重组表达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评估方法对呈贡蔬菜铅的风险评估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对蔬菜中铅的风险评估结果的适应性。[方法]以文献报道的呈贡土壤、蔬菜铅数据为基础,用THQ法、%ADI法、HQ蔬菜法对呈贡蔬菜铅含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THQ、%ADI的结果表明,6年大棚和6年以上大棚已经不适宜种植叶菜类蔬菜;HQ蔬菜的结果表明,在6年以下大棚叶菜类蔬菜只能少量食入,而6年大棚和6年以上大棚的已经不可食入。全部结果显示,棚龄越长给其消费人群铅摄入的风险强度越大;儿童的风险强度大于成人。[结论]从计算结果、对ADI的贡献率和公式本身对蔬菜铅的限量看,HQ蔬菜法过于严格,THQ法略显宽松,%ADI法相对适宜用于叶菜类蔬菜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关键词: 蔬菜 THQ法 %ADI法 HQ蔬菜法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简述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对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常规PCR、优化PCR、巢式PCR、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早期诊断、田间发生动态监测、脱毒种苗的生产及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提供帮助。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PCR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新品种“云油杂10号”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摘要:通过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杂交油菜品种云油杂10号在泸西县种植的种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硼肥5个栽培因子对产量影响的优化数学模型Y=254.61+15.76X12-11.87X22-11.03X32+2.60X42-0.55X52。频率分析得出,油菜产量大于4 500 kg/hm2的优化条件为种植密度20.94~23.28万株/hm2,纯N、P2O5、K2O、有效B施用量分别为246.33~280.49 kg/hm2、82.08~102.72 kg/hm2、129~156 kg/hm2、1.44~1.69 kg/hm2。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云油杂10号 优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薯对农田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红薯(Ipomoea batas)对农田杂草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者研究了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建水县5种不同覆盖度红薯田的杂草种类、密度、重要值及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红薯田共统计到25种杂草,隶属18科。其中4种入侵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鬼针草(Bidens pilosa)、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2种本地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密度较高,为红薯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物种。随红薯覆盖度增加,杂草优势物种的密度和重要值显著降低(P<0.05),然而2种本地物种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和早熟禾(Poa annua)密度却显著增加,2种本地物种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重要值与红薯覆盖度成正相关(P<0.05)。红薯覆盖度为1–25%和26–50%时,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23.5、24.5)、Simpson指数(0.89、0.85)、Shannon-Wiener指数(2.36、2.35)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75、0.73)较高,说明中低水平的红薯覆盖度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以推断,红薯种植改变了农田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优势杂草和入侵杂草的发生危害,中低水平的红薯覆盖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旱田替代化学除草剂的生态控草措施。

关键词: Ipomoea batas 杂草密度 重要值 农田多样性 生态控草 入侵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1993~2008年云南南部山区农业生产效率。由综合效率评价可知,该地区DEA有效年份居多,且非有效年份处于边缘非效率阶段易于调整,规模经济整体发挥较好。同时,由交叉效率排序可以看出,该地区农业生产呈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其次,通过对DEA非有效年份的分解效率分析认为,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影响了整体效率的发挥。根据松弛变量调整提出,结合市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节约利用水利资源、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排灌系统、合理施用化肥、积极稳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相关建议,并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以促进云南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